第 2 頁 (共 2 頁)

發表於 :
2010 10月 07 (週四) 1:49 am
#0 由 r96521230
不知道各位覺得 土力 RC 營管如何?
土力出現罕見的CPT..
營管也出現冷門的PERT
小弟的一點感覺 RC似乎比較親近一些些..

發表於 :
2010 10月 08 (週五) 6:47 am
#1 由 study1
第一題
`S_1`=`S_2`=0
`S_3`=21.633KN
`A_X`=18KN`(rarr)`
`A_Y`=108KN`(uarr)`
`B_x`=18KN`(larr)
`B_Y`=12KN`(uarr)`'
ANS相同
第二題
`Delta_C`=0.058m(darr)`
ANS相同
第三題
`M_(AB)=-48(KN-m)`
`M_(BA)=-M_(BC)=-36(KN-m)`
`M_(DC)=-18(KN-m)`
順時針為正
第四題
`M_(AB)`=-`M_(AE)`=`M_(EA)`=-`M_(ED)`=38.4KN-m
`M_(BA)`=-`M_(BC)`=`M_(DC)`=-`M_(DE)`=120KN-m
`Delta_C=(964.8)/(EI)(darr)`
ANS相同

發表於 :
2010 10月 08 (週五) 9:25 am
#2 由 夏燁
r96521230 寫:love770177 寫:請問一下結構第二題
是不是在水平桿左側才有
沉陷量所產生的MOMENT?
還是說斜桿也有@@?
是說第三題吧??
沉陷引起的moment 只在BC桿左端才有
--------------
三根桿件側位移有一個互制關係
所以只要有一根有側位移
另外兩根也會有側位移
因此必然三根都有側位移引起之彎矩

發表於 :
2010 10月 09 (週六) 2:09 am
#3 由 r96521230
夏燁 寫:r96521230 寫:love770177 寫:請問一下結構第二題
是不是在水平桿左側才有
沉陷量所產生的MOMENT?
還是說斜桿也有@@?
是說第三題吧??
沉陷引起的moment 只在BC桿左端才有
--------------
三根桿件側位移有一個互制關係
所以只要有一根有側位移
另外兩根也會有側位移
因此必然三根都有側位移引起之彎矩
當然~構架本身會側移
在自由度選取時,勢必得考量側移自由度
但由A點 "支承垂直沉陷" 引起的 固端彎矩 是只有在BC桿左端才有的喔(用修飾)

發表於 :
2010 10月 09 (週六) 1:48 pm
#4 由 夏燁
r96521230 寫:夏燁 寫:r96521230 寫:love770177 寫:請問一下結構第二題
是不是在水平桿左側才有
沉陷量所產生的MOMENT?
還是說斜桿也有@@?
是說第三題吧??
沉陷引起的moment 只在BC桿左端才有
--------------
三根桿件側位移有一個互制關係
所以只要有一根有側位移
另外兩根也會有側位移
因此必然三根都有側位移引起之彎矩
當然~構架本身會側移
在自由度選取時,勢必得考量側移自由度
但由A點 "支承垂直沉陷" 引起的 固端彎矩 是只有在BC桿左端才有的喔(用修飾)
--------------
這觀念應該有錯喔
有互制關係 表示其他兩桿也可由幾何關係求得側位移
因此會有三個固端彎矩
另外本題不須再假設側移自由度
因為側移是已知值 只有一個轉角自由度

發表於 :
2010 10月 10 (週日) 11:37 am
#5 由 study1
RC部份
1.略
2.
(一)`S=25.88<min(24.83,30)=24.83cm(rarr)NG`
(二)`改用#10-3根S=13.12(cm)<S_(max)ok
且淨間距s=9.9大於`S_(min)`=max{3.22,2.5}=3.22(cm) ok
3.
(一)`delta=0.015538(cm) `
(二)`(f_(s))_前=79.01((kgf)/(cm^2))`
`(f_(s))_後=209.58((kgf)/(cm^2))`
`(Deltaf)_(s)=130.57((kgf)/(cm^2))`
4.
(一)`拉力區之最外側拉力筋應變不得大於0.004`
目的:
(1)確保韌性破壞,避免脆性破壞(這ans一定要寫因為子題(二)就是要考這個)
(2)預警功用
(二)
`3-D32`
`(M_y)=39.81(tf-m)`
`(M_u)=34.68(tf-m)`
`varphi_y=7.79X10^(-5)`
`mu=2.28`
`4-D32`
`(M_y)=52.15(tf-m)`
`(M_u)=35.27(tf-m)`
`varphi_y=1.332X10^(-4)`
`mu=1.579`
討論一下:
若用0.004計算最大鋼筋量`(A_s)=27.88(cm^2)`
`(M_y)=45.09(tf-m)`
`(M_u)=34.99(tf-m)`
`varphi_y=8.067X10^(-5)`
`mu=1.927`
有關99高考二級高等工程力學 第四題...

發表於 :
2010 11月 04 (週四) 5:28 am
#6 由 jessehdj
laimaddux31 寫:
第三題
`a/L=(5sqrt(2))/(16)
第四題
第1桿挫曲P1=180
第3桿降伏P2=295
第2桿降伏P3=520
以上答案供參考
想跪求laimaddux31大大 提供第四題的解題步驟...
因為所得答案跟下面"MERLE大大"
180
265
325 ......一樣的答案說??
可否請大大提供關鍵的步驟... 或是版上強者可以提示一下
在此先謝謝...

發表於 :
2010 11月 04 (週四) 11:00 am
#7 由 laimaddux31
這題答案是MRELE為正確
第一階段1號桿挫曲
`P_1`=180
第二階段3號桿降伏(1號桿挫曲)
`P_2`=265
第三階段2號桿降伏(1號桿挫曲,3號桿降伏)
`P_3`=325

發表於 :
2010 11月 04 (週四) 12:44 pm
#8 由 jessehdj
謝謝laimaddux31大大的回覆~~
解了小弟疑惑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