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去年我準備普考的經驗給你,去年二月開始猶豫要不要離開營造廠報考高普考,思考了半個月終於遞上辭呈,於3/12號開始準備,但因為有經濟壓力所以我不可能讓考試時間拖太久,所以先以相對好準備的普考下手,我跟你一樣RC、測量幾乎沒有頭緒。於是先到補習班上課,我上的是影帶班(時間較好控制),先行擬個自己的課程表,天真的以為一天上兩堂課所有課程能在一個月左右結束,接著複習,但是發現根本不可能,於似乎我的課表一直修改 往後延,但是這有個好處,就是你不敢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上課聽不懂就馬上看書再聽,一直逼自己不能落後你的課表(但是要保持著一個原則,寧願聽懂不要只是拚進度),如果真的還是聽不懂就問老師、學長(優點:很快可以懂),我當時個性害羞,所以我都自己看書看到懂才繼續上課(缺點:時間拖長,會慌會想放棄),RC就花了三個禮拜我才整個上完課程(略懂),測量我也花了三個禮拜上完課程(略懂),這兩科佔了我一大部分的時間,這之間很想放棄但是我逼自己要突破,看久就懂了。
回歸原PO主題:我建議你可以先從靜力學開始看,建立力學的概念。再來看結構靜定部分跟材料力學軸力桿件、應力應變部分(普考的主要範圍),再來看RC或測量選一個,這兩個需要自己的努力跟突破,這中間上課累了可以看施工學,只要把上課老師教的有概念就好,當成是聽介紹工法的講座。都上完課也真的懂後,再去補足材料力學其他部分還有結構靜不定部分(我個人都是放棄,因為沒有時間)。我當時花了2個月將課程結束,剛好5月份開始,然而自己複習作考前筆記(這個階段非常重要,這是整個弄懂的時刻,精讀),這樣到5月中,之後開始算狂考古題,大約花半個月將所有考古題算過第一次,就進入六月,當時我有報考鐵路特考(好像是6/15號),算完第一次考古題後,接著規劃3天要算完一次考古題,這樣重複的算考古題(時間非常緊湊,一天約花12~15小時在算),算到後面會越來越快,看到題目就知道整個流程跟答案(逼出來的)。鐵路特考前一個禮拜早上算題目複習晚上看憲法,就去考了!! 考得還不錯平均有65分,但那年上榜要7X分的樣子。
考完特考後,有了考試經驗,我突然發現憲法挺重要的一定要拿分,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去讀法律,繼續的算考古題,就上普考戰場了,結果我放棄的範圍都考出來了,考完很灰心,覺得自己太雖,於是又回到營造廠,放榜那天我也不想看榜單,但是朋友說我上了,我看了成績單,我有寫的都幾乎拿很高分數(平常狂寫考古題的成果),放棄的就0分不用說。但平均起來也有57分。
最後我想說,四個多月的準備期裡,要抓到重點去讀,還不及的就放棄,把會的要把握住就一定會上榜。如果你是要準備一年以上的人,那當然是全部要讀熟才去考。只是這樣我建議你直接連高考一起考。 有點冗長請見諒,希望可以幫助你順利考上普考。 PS.普考工程力學範圍我沒記錯應該是靜力學跟材料力學沒有考流體力學。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