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8 (週二) 9:19 pm
#0 由 wangel543
103高考題目 感覺這次出考古題(98~102的高考 土技 結技 三特)的比重變的很少
而且感覺今年各科考的都滿難的
想問前輩 只做五年內的考古題夠嗎(答案遮住重從頭到尾7成對)?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8 (週二) 9:24 pm
#1 由 tn002681
沒考高考,只考普考,就今年的考題來看,一句話難。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8 (週二) 9:38 pm
#2 由 LHD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8 (週二) 9:51 pm
#3 由 tn002681
我想應該不是抄考古題的問題,

小弟認為考選部有意要顛倒過去的傳統,力學分數拉高好拿分數,背科分數拉低難拿分數。

力學的邏輯判斷性要很強才解的出來,變成要融會貫通很多很多的觀念才有辦法拆解,故意把力學分數往下拉。

主攻在,平時在觀念的打底上很深的人比較吃香。

若要一時之間速成的人,可能會被電的很慘。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8 (週二) 9:52 pm
#4 由 wangel543
今年
測量竟然沒考誤差傳撥
營管沒考三級品管 也沒採購法
結構沒有傾角變位
怪了!!!!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09 (週三) 3:01 pm
#5 由 b516
我個人覺得計算題考古題重覆性還是很高…例如今年高考結構1、2、3題跟往年差不多…第1題外伸梁求變位(送分題)、第2題門架上的三角桁架水平與垂直桿件均為0所以一次靜不定變成靜定用單位力法算頂點水平變位(送分題)、第3題也是門型鋼架只是變成斜梁,斜梁無側移用彎矩分配法分析(計算量大一點算進階題)…普考工力也與往年考古題差不多….空間力系本就是靜力的一大重點不可不念….結構與RC概要除了第三題問答考抽驗鑽心頻率與標準有點冷僻之外…其他題目均是往年考古…我個人覺得想要上榜還是要「努力鑽研過去考古計算題」…所以今年應考策略應該是把握每科計算題…問答題要拿高分本就不易阿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10 (週四) 2:50 pm
#6 由 wangel543
b516 寫:我個人覺得計算題考古題重覆性還是很高…例如今年高考結構1、2、3題跟往年差不多…第1題外伸梁求變位(送分題)、第2題門架上的三角桁架水平與垂直桿件均為0所以一次靜不定變成靜定用單位力法算頂點水平變位(送分題)、第3題也是門型鋼架只是變成斜梁,斜梁無側移用彎矩分配法分析(計算量大一點算進階題)…普考工力也與往年考古題差不多….空間力系本就是靜力的一大重點不可不念….結構與RC概要除了第三題問答考抽驗鑽心頻率與標準有點冷僻之外…其他題目均是往年考古…我個人覺得想要上榜還是要「努力鑽研過去考古計算題」…所以今年應考策略應該是把握每科計算題…問答題要拿高分本就不易阿



大哥
想請問你做了幾年的考古題?還有怎做的? 除了考古題外 大哥你有其他的題目嗎?
我97~102的高考 三特 土技 結技 不看答案 大概7成的題目可以重頭做到尾做對(太冷門的題目除放棄外 像102高考土力 群樁等)
這次很多都不會寫 (像以往測量常考誤差傳撥 這次都觀念 感覺跟99~100 土技同一個老師 ) 我想知道是不是我的準備方法錯了

Re: 103高考 出考古題比重變的很少 大家覺的呢?

文章發表於 : 2014 7月 10 (週四) 3:33 pm
#7 由 b516
講真的我考古題習慣先看補習班的解答…畢竟實力九華時常有兩邊解答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自己要會偵錯與判斷力(哪家寫的比較正確)例如測量我較信任九華解答、其他科目則是實力較佳…另外我猜W大可以將近5年考題都做對7成…但是實際上考場還是覺得觀念很卡..我猜2個原因…第一是缺乏實戰經驗,畢竟考場的臨場感與家裡或圖書館算題目不會可以馬上翻書看解答的方式差異很大…另外就是可能題目是用背的…就是你可能只會這一題的算法(因為補習班有解答)…如果下次考試將已知數改成未知數(未知數改成已知數)、或力量、支承型式改變一下再加個支承移位那是否會?能否算正確?我的方式是鎖定題型,將同類型類似考題(包含碩士考試)不管年代多久只要有解答我都一網打盡…看看同種題型的題目有哪些變化…盡可能每題都算..即使沒時間也要用看的…以今年高考結構為例..第三題剛架根本就是近3年考古題稍微變化一下而已…一樣是3支構件..只是將梁改為傾斜方向、均佈力也改成傾斜作用(歐陽結構學80幾年的成大入學考有考過類似門架)..至於彎矩分配法本就是6顆星等級與傾角同等重要…所以老話一句還是要認真算考古題…但是不要死讀硬記公式與解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