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d007008 寫:拍謝,因為我看的那本厚厚的,書名叫結構分析,橘色皮,
沒注意是不是中譯本,過幾天去書局確認完再回報,
還有一本結構學作者是苟昌煥,裡面題目蠻多的
例如桿件製造誤差、溫度變化、支承下陷等....這類型題目不只一題
如果想做不同類型或有變化的題目可以參考這本,
劉老師不推薦他的結構,毛老師買他的書不如報名他的課
以上,大家再補充吧。
看劉老師的書
錄影帶只需補五捲就夠了
因為百分之八十自己都看的懂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3月 21 (週五) 9:14 am
kidd007008 寫:拍謝,因為我看的那本厚厚的,書名叫結構分析,橘色皮,
沒注意是不是中譯本,過幾天去書局確認完再回報,
還有一本結構學作者是苟昌煥,裡面題目蠻多的
例如桿件製造誤差、溫度變化、支承下陷等....這類型題目不只一題
如果想做不同類型或有變化的題目可以參考這本,
劉老師不推薦他的結構,毛老師買他的書不如報名他的課
以上,大家再補充吧。
gere0311 寫:對我這樣天資駑鈍的人而言,詳盡到讓人害怕才是我所要得啊 做學問又不是只有應付考試而已...
Domon兄,看到你這句話,讓我心中充滿感觸。
如果你還是在校生,沒錯還有許多比國家考試更多的事情要作,大學或研究所並不是以國家考試為目標的場所,它是一種通才教育,主動的學生可以學校得到極大的幫助,相反的消極的學生很容易一無所獲。
但是補習教育是一種目標很明確的教育,就是要你考上國家考試。我記得許弘上材力跟我們說過一句話:「補習班不是作學問的地方,這裡是學習解題能力與考試技巧的場所,以上榜為目的。要作學問請回學校去作,雖然在學校也不一定會作學問。」
當你到補習班的時候,你本身就要轉變心態。當你做一件事情,你的目標要很明確。若你像我一樣,離開學校後,在社會上為生活奔波,只是為了要取得國家考試資格而努力時,你真的會覺得先把考試考上是最重要的。
如同許多先進所說的,國家考試不是全部,國家考試只是多給你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連考試都考不過,我們根本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就如同研究所考試,當你同時考上台、成、台科、交大等校,你才有選擇任一校就讀的權力阿。
此外,大學教授跟補教名師的任務不同,大學教授主要是研究,教學是附屬。如果你遇到會教的大學教授那你賺到了,可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不是如此。
補教名師他唯一重點在教學,他們要比大學教授教學好本來就是必然的。
人的差異都是比較來的。我在大學時,老師材力只教到應力應變轉換,後來到九華聽毛昭綱劉啟台的課,我就驚訝怎麼比學校好很多?後來再到上到實力許弘的課,更讓我覺得「哇靠!材力也可以這麼教,太屌了!」
可是本來這些傢伙就要教的比大學教授還好,不然你繳的錢不就白費了。
最後,我只想說,在補習班就專心補習,在校生應該以學校研究或活動為主。但是你知道的,每當研究所放榜,一大堆人來問:「哪一個老師較輕鬆,可讓學生準備考試」之類的問題,大家就知道,學校真的不一定是作學問的地方。
jasonh714 寫:自己從高考考古題看來材力以平面應力、應變計以及合成應力較常考。因為我之前是看劉啟台的材力最近跟考上高考的同學借毛昭綱的材力來看,選用的座標不同看的蠻辛苦的。
gere0311 寫:jasonh714 寫:自己從高考考古題看來材力以平面應力、應變計以及合成應力較常考。因為我之前是看劉啟台的材力最近跟考上高考的同學借毛昭綱的材力來看,選用的座標不同看的蠻辛苦的。
j大一定是念到應力應變轉換那一章,我心有戚戚焉。
毛昭綱跟劉啟台在應力轉換的符號設定不同,當初我唸的快抓狂!
我一開始先接受劉啟台的系統,後來上毛的,毛說他的比較好,我又改成毛昭綱的系統。
後來到實力又改回與劉啟台一樣的系統。真的有夠幹的。
我說明一下為什麼又改回劉啟台的系統,首先實力許弘、林冠丞與劉啟台都是同一套,剪應力皆以逆時針為正。再來實力許弘、林冠丞與劉啟台那一套應力轉換的設定與所有的原文書亦相同(許弘說這叫世界主流與國際接軌 (XD) ),所以我又改回去了。
重點不是你用哪一套!想想劉老常講的:「符號系統都是人為訂定的。」而是不要像我一樣換來換去的!學誰的都OK,請從一而終。
這是我的血淚心得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