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轉貼]分享94土木技師、96結構技師上榜經驗 (medcvl 版)

文章發表於 : 2009 2月 18 (週三) 6:47 pm
#0 由 站長
本站文章 medcvl兄 http://bbs.civilgroup.org/viewtopic.php?p=13859#13859

這個版好像越來越冷清,如果能有多些有意義的發言可能會更好。

我來分享我的心得好了,小弟是在畢業後5年,於92年底重拾書本,在邊上班邊唸書的情況下一路自93北市基特、高考、土技、94土技、95結技、96結技考上,其中兩種技師均考了兩次,除了測量和結動耐震有去補習班看帶子外,其餘科目皆自習,所以以下的建議我想針對邊上班邊自習的朋友們應該有些幫助:

我想主要提三個關鍵

▊關鍵一:考古題

土木的考試科目這麼多,每科又都好幾本,要如何下手??我想考古題絕對是第一優先,針對考古題絕對要經歷蒐集、分析、整理、反覆練習等步驟,才能抓住考試的重點。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整理考古題上,針對考古題出題重點的章節下功夫,至於考古題冷門的章節則輕描淡寫甚至不碰,小弟覺得受用良多。
至於考古題的來源可買書、去補習班蒐集、上考選部下載,題解的話不可盡信書上或補習班所謂名師的題解,很多錯誤,要自己判斷。

▊關鍵二:自己的筆記

離開書本這麼多年,年紀又已30好幾,記憶力真的有差,每次念過後一個禮拜就忘記了,又每天可以唸書的時間至多3個小時,怎辦??
所以要作自己的筆記,筆記包涵了章節內容、重要例題、考古題及『告訴自己的話』,其中『告訴自己的話』往往是『重要觀念』、『解題的技巧』、『易錯的地方』,目的在提醒以後的自己,不要忘了這些東西,自己寫過的東西,只要日後稍微看一下就可以恢復記憶,我的筆記上常常寫滿了東西,想到什麼或理解到什麼就趕快寫下來,以免忘記,真的很有用。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每科都有自己的筆記,小弟有作筆記的科目包含RC、鋼構、結構、材力、土力、基工、工程力學(動力)、結構動力。

▊關鍵三:最後衝刺+反覆練習

平常上班忙碌的生活,回家後還要唸書真的不容易,小弟考四次技師考試,考試的準備時間大約都是4個月,但在這四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強迫自己再怎麼累都至少要念1個小時的書,可以的話要念到3個小時,星期六日更要把握,最後衝刺階段小弟認為是很重要的。
至於反覆練習,小弟通常針對筆記上面的例題都會反覆練習,不管之前已經算過,但複習時一定要用算的不能用看的。
至於要背的科目,小弟通常都留到最後一個月來看,也都是拿考古題來背背,以求基本分。

以上是小弟經驗分享,希望對還在試海裡努力的朋友有幫助,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收穫的。

文章發表於 : 2009 2月 18 (週三) 6:48 pm
#1 由 站長
感謝 medcvl 熱情分享~

跟小弟的經驗很符合。
(GOODJOB)

文章發表於 : 2009 2月 18 (週三) 11:25 pm
#2 由 medcvl
站長 寫:感謝 medcvl 熱情分享~

跟小弟的經驗很符合。
(GOODJOB)


站長您客氣了,只是希望這個版有更多正面的討論,花了些中午午睡的時間寫了上述心得。

除了上述的心得外,其實還常有人問我三個問題:

問題一:我需不需要辭掉工作全心準備考試??怎麼能在邊上班邊念書的情況下,利用這麼短時間準備就順利考上,關鍵是什麼?

我的回答:小弟是認為時間並非絕對,時間雖多但方法不對可能只是徒勞無功,每個人只要找出自己的念書tempo加上適當的方法,時間並不會成為問題,但當然如果沒有經濟壓力,有錢有閒的人還是可以選擇當全職考生,但千萬要記得時間多絕對非你的優勢。

問題二:我需要去補習班嗎?

我的回答:補習班有需要嗎? 我想是有需要的,但我不認為每個科目都需要花時間補習。不管是上課或看錄影帶都是很花時間的事,尤其是對於一邊上班一邊準備考試的人而言,全部科目都補習完可能一年時間都沒了,哪還有時間整理考古題和作自己的筆記。我的建議是視自身需求挑些科目來補習即可,比如我挑了完全未知的測量、結動、耐震看錄影帶,其餘科目不是跟人家借筆記自習就是自己買書及蒐集考古題,再融合成自己的筆記,我覺得比去補習班有效率多了。

問題三:你的書單??

我想再針對一些科目寫些小弟的心得以及自習用到的書,希望也有些幫助。

一、RC:
自習書單:九華王哲筆記(借)+九華陳磊講義(買) + 規範(買) + 考古題
心得1:RC是非常值得投資時間的科目,報酬率很高,通常都是小弟用來拉高分數的科目。
心得2:考古題一定要反覆練習,只要考古題都作熟了,考高分絕對沒問題(除非出題老師刻意出大家都不會的題目)。
心得3:規範(兩本,另一本為例題)一定要買來在身邊參考用,一有問題第一個翻規範或規範例題找答案。

二、鋼構
自習書單:九華王哲筆記(借) + 高立出版社的鋼結構設計 + 考古題
心得1:鋼構是我完全陌生的科目,借了筆記來看後發現仍有不少疑問,去書局翻了翻中譯本的教科書,發現少之又少,最後買了高立出版社的,當作參考書,看補習班筆記有不懂的地方就翻翻教科書,發現還蠻有用的,推廌給要自習的人參考。
心得2:不管是ASD或LRFD,除了筆記外再另外整理所有的公式成小冊,以有條理的方式來記公式(除了複雜公式沒背外,我多半都有背)。
心得3:考古題和 RC一樣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反覆再反覆練習,不管已經練習過幾次。

三、材料力學
自習書單:Timoshenko教科書(中譯本) + 考古題
心得1:有沒搞錯,Timoshenko??不過沒錯,我就是靠他幾乎每次材力都是考最高分,不是大家心中的毛神或劉老師。教科書的觀念是最正確最完整的,又淺顯易懂,範例及後面的例題也是最經典的(不騙大家很多考題都是從裡面出來的),而面對兩大本上下冊,當然不可能全部都念,此時考古題就很重要了,有些冷門的章節是根本連看都不用看的,其實重點章節就那些,刪一刪後其實並不會比補習班講義厚,小弟針對這些章節及後面的例題(書局買的到解答),搭配考古題整理了一套自己的筆記,很夠用,推薦給大家參考。
心得2:高考、土技和結技考的方向有點不太一樣,大家發現了嗎?只要把考古題拿出來整理整理大家會發現。

四、結構學
自習書單:陳宏謀 + 考古題 + 老毛筆記(結構矩陣部分)
心得1:又有沒搞錯,陳宏謀??可能很多年輕人連他是誰都不知道,不過和材力一樣沒錯,在我念書那個時代大家都是看陳宏謀的,結構學並不像RC或鋼構需要一直update,選本自己看得懂書很重要。而又面對厚厚兩大本,當然也不可能全部都念或全部例題都作,和材力一樣,從考古題下手就對了,自己作一份筆記吧!至於結構矩陣的部分,其實我沒花太多工夫在上面,所以我只會直接勁度法和直接柔度法。

五、土力及基工
自習書單:施國欽 + 考古題
心得:若要自習的話推薦施國欽的書,整理得很棒,自己看一定懂,再搭配近幾年的考古題,絕對夠用。

六、土木施工及營建管理
自習書單:考古題 + 慾海的書
心得:說實在的,慾海的書實在不怎麼樣,如果有心想要在這兩科花工夫的,是絕對不夠的。但小弟一向討厭背的科目,市面的其他書又都厚厚一本,所以索性只背考古題和慾海的書裡打三個星星的題目(買書後跟別人借上課過的書來自己畫),大概都在考前一個月,用來填塞算的科目之間休息時間用, 雖然每次都非高分,但總有個基本分,對小弟而言已夠用。

七、結動及耐震
補習:結動(九華王哲)、耐震(九華老毛)
自習:耐震規範
心得:結動和耐震其實是投資報酬率非常低的科目,但我後來才發現花時間花錯了方向,錯在沒有先從考古題下手,九華王哲是很推薦的老師,講的簡單易懂,可以讓你有些基本觀念,老毛的話則是廢話太多,講重點時又感覺輕描淡寫,沒有講到考試最新趨勢和重點。
真正考試的東西在後來整理考古題時才發現,很多章節是根本有觀念即可,計算題通常都集中在某些章節,至於申論題,多從耐震規範裡出來,但也沒辦法都背,故仍只能由考古題下手。小弟另外也買了耐震規範在手邊,想到時就隨便翻翻,讓自己有些印象,不至於考卷是空白的。

以上花了些時間零零雜雜寫了一堆,但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小建議對朋友們有幫助,我想應該也是功德一件,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