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小吳 寫:leather 寫:念了兩個月的書
5月初退伍後便打算加入補習班的行列
已經報了實力補習班的高普技班(6/1開始)
由於自己念幾乎都很單科單科,最近跟已經考上的朋友討論
他認為我這樣念很沒效率
所以想藉由這次開始加入補習班為導引,讓自己能有系統且循序漸進的念書
想請問各位,對於各科目的準備順序該如何由淺入深
高考三等:靜力、動力、流力、材力、結構、RC、土力、基工、測量、工材、營管
土木技師:材力、結構、RC、鋼構、土力、基工、工程地質、測量、施工、工材、營管
我自己是預設
結構類:靜力→材力→結構→RC→鋼構
大地類:土力→基工→工程地質→施工
其他類:測量→營管→流力→動力
是否可分為結構、大地、其他..這三種類型一起併進?(考量到可以交替著念)
麻煩各位前輩幫忙解答~小弟我是以高考三等為主,
另想請問,我是台北班,若我想看許弘老師的材力請問是要調哪一班的帶子呢?
麻煩各位前輩了,謝謝~
我個人覺得力學類科目順序是靜力→RC→結構→材力因為靜力和RC最好拿高分
大地類只需念土力、基礎念熟最容易拿高分的科目
測量計算類型看考古題就夠用了申論的部份大概看過去即可不用死背
營管部份基本上不用花太多時間只要言之有理大概都有50分
流力和動力部份有時間再看因為投資報酬率超低
其實國考難再各科出題的不確定性,雖然大家都說動力流力投資報酬率很低,
可是91年高考流力考2題、96年高考動力2題,能說它不重要嗎? 我只能說
這二科放在最後念,準備ㄧ些常考代表題,至於能得幾分就看考運吧,另外營管測量的申論題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多花時間準備,像我去年也是自認有觀念不想多花時間準備,想說考試時候瞎掰個45分就好,其它再靠計算科目拉高總平均,放榜結果這二科相加總分還不到80(滿分200),所以補習班出的營管解答還是要找時間多背一下,尤其是專有名詞,例如瀝青混凝土施工及瀝青材料試驗方法種類以及綠建材的定義等相關內容是新考題趨勢,總而言之國考沒有絕對,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