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 寫:kpolor 寫:不管土木的考試還是水利的考試我都去參加
也自覺蠻認真的
上榜除了認真之外,準備考試的方法也需要符合考試需要。
站上有很多前人的經驗談,先看過後再想想哪裡不足,補強改過就好。
加油囉。
考上真的不會比較快樂。
曾經聽同仁轉述一個案子,
十年前,有個國內大學教授(好歹也國外博士),
第一次成立『技師事務所』拿技師牌出來接設計案,
施工中,鋼橋就自己彎了(細節不要講太詳細)
營造廠當然要爭議,營造廠想破腦袋(國立大學畢業的經理人、技師),
他們招集顧問團(榮工處),研判後,
決定鉅資將計算書送第三方審查(國外公司),夷?為什麼不送公會?
嗯,好問題,營造廠也盤算的很深入。
報告結論,證明,設計時忘了加『工作載重』。
就好像做題目那樣,軟體跑完,剩下沒仔細檢核,
看那些數據『沒有感覺』,
他可能是缺 事務所的設計流程的 基本訓練,
假如30歲以內在三中結構設計部門內發生這種錯誤,
大概在公司內會被揪出來海K,這我不知道?
但當教授後出來開業,當然很多經驗、數據、流程有可能 skip掉。
也沒有peer review 同儕審核,一人包賺賺較多,計算書就出去了。
那是他的第一個案子。股本、資本額拿出來賠光。
若鋼橋掉下來,還有刑事責任,公共危險?
這故事聽完,你會不會覺得
沒考上,在事務所、工地蒐集各項數據、經驗、與小包技術交流,
是壞事嗎?
就算在營造廠,你拿了技師牌,營造廠碰到上述 case 要你主辦,
你不爭,營造廠半倒,股東不信任你的值業能力、營業能力、成本管控能力
跑光光,募資困難,這都是『輸贏一瞬間』。
業主一定一定一定纏訟,反正法務職系公務員,每天寫狀子為職志,寫狀子風險最低,
進入訴訟階段,他們只負責證據蒐集、寫狀子。
都不做合約執行的預防工作,執行階段防火牆用腳就跨過去,
預防工作丟給 土木職系自己想辦法。
假如有機會跟大大老闆開會,一定要參到他們後空翻。
武鬥大會,大家拿的不再是練習用木劍,是武士刀、雷射槍,不擇手段。
反過來講,就是公務員轉任技師,沒經過事務所、營造廠營利的洗禮,
您真的覺得,他們在實務界 work out嗎?
我看過都是,實務很厲害才有機會,最多,聘為個案顧問,
案子結束也是再見,也是退休在家看電視。
英美土木、結構技師一定要有實務經驗(上班年數)才可以報考。
他們也很怕蛋頭學者、或考試機器。
人的境遇,不是只有考上,就海闊天空,
水利、土木業不是臺積電一廠內的生產線,隨時都有『驚喜』會發生。
你真的會覺得 考上比較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