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抓到了一個空檔,想說之後會更忙,不如趁現在來說說我得準備過程與上榜心得好了;先說明報考的原因與準備的方式,最後是心得。
※報考原因
小弟的畢生願望只想說考取土技而已,所以在”九華山”一開始只有報土技而已,但因自己是結構組,故97考玩土技後馬上又準備起結技的考試;故本來的人生目標只要 ”兩張” 即可,但萬萬沒想到98結技又上,且媽媽與舅舅又一直希望我再繼續考,又剛好抓到暑假手骨折在家休養的空檔,於是我又悄悄得拾起” 施國欽-土壤力學”……..
※準備過程
因小弟在當下已有三次的國考經驗(97土技、98高考與98結技),所以對考試的準備已經有一套”SOP”了;我秉持的原則是:
1. 只要求上,不求第一
第一名跟最後一名拿的牌是一樣的,能上就好。 (這次也是倒數,但人太少,不能講名次ㄏㄏ)
2. 訂定讀書計畫,一科看完才接一科。
3. 去補個習吧!!!
可以的話真的要補習,自己看書,真的不知道重點在哪。
3. 不要裝懂 …
所以不管多有把握的科目,都要想辦法去找出不太熟的地方,這個過程就必須靠多做考古題來改善這個問題。
4. 讓自己孤獨
把自己關起來讓自己好好靜一下!!!我在這種情形下是最能全神貫注的,我知道這招對有些人可能不行,但是也要盡量把讀書以外的多西推掉,多為自己爭取一些唸書的時間。
※各科的準備
我是依課程的相關性來作為準備得先後,首先是土力,再來是基工,本來要先念岩力的,但岩力與地質真得重疊很多,所以改看地質,之後才看岩力、山坡地與土動,最後才是看施工學。
順序為
土力→基工→地質→岩力與隧道→山坡地→施工
※準備的方式
(1) 土力 — 這科是在家鄉念的,當時手都還是繃帶,相當不方便。從以前就都有聽人說過施老得書很棒,但我都礙於時間緊迫,並沒有辦法好好精讀,於是這次下定決心好好從第一章開始看。
我的做法是看完一個小節,就把內容用自己的話寫成筆記(B5活葉格式),因此科目是在下永遠的痛,故發誓一定要學通。
我筆記做到那,考古題就做到那,而不是整門都念完才做考古題。(若你整門念完才作考題,包你沒有一題會寫!!)
期間若有問題的地方,我都會先註記下來,帶回台北再問人,而這科花了我約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但我並不是每個章節都念,像應力軌跡我就沒念,第一是時間不夠,第二是我賭他不會考,因98年第三題有考過了,結果還真的沒有考。
(2) 基工 — 這科本想說繼續念施老的書,但這時已開學(9月初),如要作筆記來精讀的話,時間一定不夠,且在學時也聽過三遍的基工了(在下在”基隆河流域”就讀,分別是上李咸亨、林宏達及楊國鑫老師的課) ,所以選擇回”九華山”聽帶子來做短時間的衝刺。
基工我是聽”宇翔”的,因他上課的例題大多是結技或土技的題目,又剛好這兩個考試類別的題目都較刁鑽,於是很認真的看完一輪。
我覺得考大地技,土力基工的公式推導大多要會一點,從考古題來看,還是有一些推導的題型,好在宇翔都有教!!
這科念完已兩個禮拜多了,我的好習慣就是會做一份重點資料,作為快速複習之用,故這科也不例外。
(3) 地質 — 因補習可以補到畢業,所以地質還可以聽。之前考土技是聽吳文隆的,但這次是大技,想說怎麼會夠,故是聽新老師—吳銘。
他上的還蠻有系統,因這門是個背科,一定要發揮想像力去做連結,好在學校有修過陳堯中老師的地質,所以已有個底子了,再念比較輕鬆。
其實這門課有四個重點,分別是:地質材料、地質構造,環境因素與工程因素;考試不知道怎麼回答,就一直圍繞這四個重點即可,這次考試我就是這樣子回答。
(4) 岩力與隧道 — 這科是加補的,且是我花最少的時間念的;因時間不夠了,我是一天看兩支帶子做衝刺。
帶子是聽宇翔的,他岩力上的就還好,上課抓的重點又很少,我是自己再看施的書及天一出的地質,再配合我們學校陳堯中老師的講義,才整理出一份自己的重點資料。這資料真的有發威,考出來有八成是我抓的重點。(隧道要看陳志南的書,很多考題都是裡面出的~~)
(5) 山坡地與土動 — 這兩科是後來加補的,且看完岩力後剩不到一個月了,心情非常緊張。
因山坡地之前是完全沒碰過,所以是一天看一支帶子,我這科是選”吳銘”老師的來聽。他上得很有系統,且完全按照水保規範來教,像是排水構的設計,他上課就有講,結果還真的考出來。
(6) 大地施工學 — 我是看我們學校林耀煌老師的筆記,再配合林金面的施工學,但我個人來是覺得不夠,所已再上網找資料(尤其是地工學會,很多資料可以挖)去蒐集一些地下開挖工法;且機場捷運正在興建,也是找了很多潛盾相關之工法,如遇卵礫石之開挖工法等…。我抓的大多都有考,沒準備的就都觸類旁通的寫,盡量工整有條里,文字不好表達的就畫圖說明。(這科也要特重時事喔!!)
※我的成績 (預估/實際)
基礎工程與設計 (31/40) 有改鬆一點
山坡地工程 (50/51) 差不多
大地工程施工學 (77/55) 可能回答不夠完整吧
岩石力學與隧道工程 (65/68) 差不多
土壤力學 (49/32) 估太高了
工程地質與工址調查 (50/55) 可能唬爛得有理吧
總成績 50.17
※心得:
報考國考已第四次了,除98高考差1.1分外,其餘都是一次就上榜,到目前為止也考取三張執照了,
本想低調一點,但第三張了實在是低調不來(幾乎全系師生都知道…);為什麼要考那麼多張,不是一
次只能用一張嗎?我知道只能用一張,但很怕出社會要用到時,當下已沒有念書的環境與時間了,我
一想到這一點,就有無比的鬥志從體內不盡的湧出,故才奮力一搏,抱著骨折的手再繼續衝第三張。
這次雖然是吊車尾,但能上榜就好,必盡我投入準備的時間也不多,能上真的運氣很好,在這我要感
謝曾幫助我的人,以及常和我討論土力的楊國鑫老師,還有每次都會保佑我的文昌帝君,接下來的人
生目標可能要碩士畢業後才能實行,也希望進行中的論文一切順利,我才能一步一步完成我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