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孫運璿在台電、行政院的貢獻

文章發表於 : 2011 6月 17 (週五) 11:28 am
#0 由 james063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 6031513650
總統府資政孫運璿辭世,孫運璿一生為國奉獻、公而忘私、清廉自持,他在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廿四日腦溢血時,經國總統聞訊也不禁掉下眼淚,孫運璿是開創台灣奇蹟的推手,他的清廉從政風範尤其為當今世人懷念。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昨天一早就趕到榮總致哀表示,「孫先生是典範型的人物,是公務人員的典範,是政治人物的典範,身繫國家安危的關鍵人物,當年他沒有中風,今天的台灣不會是這個樣子,他的典範永垂不朽」。
  抗戰開始後,資源委員會電力部門主管惲震網羅孫運璿到湖南湘江建設電廠。民國二十八年日軍進逼湖南,國民政府命令將湘潭電廠遷到雲南昆明,孫運璿才完成搬運勘察工作,又被派往陝西寶雞將已由連雲港拆卸並運達寶雞的電廠裝備運往四川自流井。
 民國三十一年,孫運璿奉派赴美到田納西水壩管理局學習水力發電,以準備勝利復原之需,這一段時間他不但學習到發電的技術,也了解到民主式管理的重要。抗戰勝利後,孫運璿回到重慶,本來要奉派前往東北接收,但登機前被指派接待美國電力工程師,幸免於被共產黨炸機處決。孫運璿生前曾說,如果搭上了那班飛機,可能後來不是身陷匪區,不然就已經以身殉國了,更不可能在卅四年底被派來台灣接收電力設施。

台電時期


 台灣光復後的卅五年三月,日本撤走台電三千餘名工程人員,走前預言「三個月後,台灣將陷入一片黑暗」。時任台電機電處長的孫運璿為將戰後的殘破的電力設施逐一修復,為了補充並訓練新血,孫運璿網羅了台南工專、台北工專所有三、四年級的學生,全面投入復電,五個月後全省百分之八十的供電恢復,打敗了日本人的預言。
 民國卅八年,大陸失守國際情勢轉變,台灣情況更為惡化,當時一枝十美元的碳刷磨損了,都沒有外匯可以購買,台電在苦撐中發展,民國四十二年台電實施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四十六年計劃到期檢驗,台電已增加了一倍的發電容量,每度電成本也減低一到二角,為台灣工業奠下基礎。
 十大建設 經濟起飛
 孫運璿後升任台電總經理,他領導台電成功的事蹟,更逐漸獲得全世界的肯定,民國五十三年,世界銀行聘孫運璿赴奈及利亞擔任奈電總經理。孫運璿領導奈電三年,規劃完成尼日河發電系統,使奈電發電量增加百分之八十七,孫運璿離職前奈國前兩名的足球隊也隆重地為孫運璿舉辦一場足球比賽,又再次證明孫運璿的工作獲得奈國民眾的肯定。

交通部長 時期

民國五十六年孫運璿返國,很快地就被派任為交通部長,孫運璿著手進行村村有道路的基礎建設,並規劃十大建設中的中正機場、北迴鐵路、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南北高速公路等六項重要工程,成為策劃十大建設的靈魂人物。但是,孫運璿指出,交通部長任內最遺憾的是沒有將台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定案。

經濟部長 時期


 民國五十八年孫運璿擔任經濟部長,他是在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等衝擊中規劃我國經濟發展,克服萬難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科學工業園區,更重要的是,孫運璿與李國鼎等謀國重臣,選定以發展積體電路為國家工業發展方向,這項在當時被認為不可能的工程,造就了台灣現在的電子工業繁榮發展,這項正確的決策對台灣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