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新聞] 不可承受之重 氣象局天災人禍都躲不過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2 (週三) 8:37 pm
#0 由 站長
不可承受之重 氣象局天災人禍都躲不過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9/02 16:05"

莫拉克風災後的疏失檢討正加快腳步,首當其衝的中央氣象局,相關官員前一天前往監察院約談,颱風季尚未結束,就要面對懲處,氣象局內部氣氛低迷。多年以來,颱風過後一旦發生災情或者錯放颱風假,氣象局都是被檢討的對象。但面對天候狀況的難以掌握,氣象科技仍有大量的未知領域,人員經費都嚴重不足的氣象局,卻得獨自面對責任的追究,似乎並不公平。(彭群弼報導)

莫拉克風災帶來了破紀錄的降雨,也讓台灣蒙受空前的災情,事後追究責任的力道,當然也不會客氣。監察院九月初開始動員查案,負責颱風預報的中央氣象局,如同往年,都是第一個被點名的對象,去年颱風季結束,日前才遭到監察院糾正,這一回恐怕要面對更嚴厲的對待。接受了監委的約談之後,氣象局內部氣氛低迷,面對監委引述電影「明天過後」的例子,以男主角用一切方式提醒電影裡的美國政府決策官員出現大災難的天氣,質疑氣象局官員沒有採用相同的態度來面對同樣的莫拉克風災。對此,氣象局遭約談的主管,似乎並沒有提出讓監委滿意的答案,讓監委諸公感到氣憤!

氣象局難以回答的真正原因,除了電影與實際的現實有相當大的落差之外,「如果」氣象觀測人員,能夠在「一開始」就預期可能出現如此驚人成災的降雨,「為何」要隱瞞?換言之,「動機」存在與否,一直是氣象預報人員最難以開口,也很難取信外界的關鍵,因為答案是:「一開始」就能準確預測颱風的可能威脅,依照目前的科學能力,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台灣民眾的期待及監委的要求,卻希望每次都準確,而且第一次就應該告訴大家完整的答案,如果依此標準,任何一個侵台的颱風,氣象局官員恐怕都要被彈劾,如此一來,將來也不需要氣象局,乾脆直接看電視氣象主播引用國外的資料作預報就夠了!

其次,氣象局發佈風雨預測,至於是否動員撤離,發佈土石流警戒,淹水警告,後續的防災應變作為,才是這一次莫拉克風災應該深入追究的重點,當地方縣市首長,大言不慚的說:不知道降雨量一千毫米會如何,推卸責任的說法出現之後,氣象局提供的預警又有何用?

監察院替人民把關,找出不負責任的官員是天職,但如果採取「切割式」究責手法,沒有針對災害發生前因後果深入探討,急著發佈懲處的做法,恐怕無助於未來的改善,目前正在歐洲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氣候大會,與會的各國科學家都承認,需要動員全世界科學界以及跨國的合作觀測,才有可能推動天氣預測的進步。人員經費都嚴重不足的氣象局,卻得獨自面對責任的追究,似乎並不公平,也讓第一線的預報人員,面對難以承受之重。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2 (週三) 8:38 pm
#1 由 站長
基本上我是認為不應苛責氣象局的。
不知各位的看法?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3 (週四) 8:48 am
#2 由 lrdf
版上不知有無大氣科學背景者或通曉該領域或專業的土木人,個人覺這由他們來評論比較合宜。建議非本專業的評論,別犯了另一個xx人的複轍比較好!
網路上應該有氣象人的有關評論吧!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3 (週四) 6:39 pm
#3 由 站長
恩恩~ 贊同。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7 (週一) 2:47 pm
#4 由 ewb2
提供一個部落格連結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http://simonown.wordpress.com/2009/08/12/aa0005/
雖然不是大氣系的學生寫的,
不過引用的資料很詳盡,這篇文章也引起蠻多迴響的。

我們國家在任何領域,政治運作的痕跡或企圖都太明顯了,
不尊重專業,即便是一堆學者背景組成的內閣團隊的表現也一樣,
檢調、法院、媒體...
現在又多了個某聖人領軍的監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