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職場討論分區 | Employment ‹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6 (週日) 7:38 am

產官學三棲的新貴族

業界新聞、產業脈動、趨勢...等等

版主: sandaniel.tw

發表回覆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產官學三棲的新貴族

文章由 訪客 » 2007 9月 12 (週三) 11:35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 ... cleId=6474

最近這一年有好多弊案與大學裏的教授有關,那些頂著出名大學頭銜的教授們,收押的收押,被起訴的被起訴,有的是擔任案件評審收錢,有的是擔任大工程案的白手套,有的直接介入工程標案……

 非常令人感慨,大學過去曾經提供了有志專業研究的一個純淨學術園地,現在卻幾乎完全的商業化了;過去感受到理想與人文召喚的科學家,現在變成了關心盈虧的生意人。資深又有辦法的教授變成派閥(或講大老闆比較貼切)整天忙著做關係接計劃賺錢,資淺的助理教授或講師,非常可憐地依附在學閥之下做苦工(稱為廉價勞工比較貼切,比如說老闆隨便一件委託案或計劃,起碼都是數百萬元起跳,但是主要做事的助理們,頂多拿個三萬五萬元吧,其他數百萬元的大費用就由只掛名的大老闆拿走了。)

  這種計劃案,還算是最合法且名正言順的收入,其他那冰山一角被檢調查辦的,因為擔任工程標案評審所收賄的『外快』,就無從得知了。

  最近看了麥克克萊頓新出版的小說『危基當前』,討論的是有關醫學上基因解碼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其中也談到學術界快速腐化的問題:「大部分的科學家現在都有私人公司的利害關係──不是自己成立公司,就是與別的公司有關。三十年前,大學研究與私人產業之間有明顯的界線,今天,這個界線已經模糊,甚至不存在了。三十年前,沒有利益衝突科學家可以討論任何與大眾有關的議題;現在,科學家的私人利益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從科學期刊論文造假最重要的教訓是科學並不特別──至少已經不再特別了。或許在愛因斯坦與波爾對話時,每個領域只有幾個重要的研究者,但現在光是美國就有三百萬個研究者,它已經不是興趣的呼喚,而變成是事業了。科學與人類其他行為一樣可被腐化、科學的從業員並非聖人,他們是人,他們會做人做的事──說謊、欺騙、偷取別人的想法、興訟、隱藏資料、作假資料、過度誇張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公平地貶抑、污衊反對的意見。這是人的本性,它不會改變的。」

誠如翻譯這本書的洪蘭教授所說的:「以前學校是個崇高的聖堂,是學者用他的聰明智慧,為人類謀福祉的地方;現在大學自籌營運後,學校變成做生意的地方,教授紛紛自己開公司賣研究的產品;本來知識是共享,現在知識是獨門生意;過去校長的責任是掌舵,引導學校方向,現在校長的責任是募款。當學生在一切向錢看的環境中長大時,我們怎麼要求他們清高有理想呢?」

  當學校都淪陷了之後,社會價值凝聚之所寄託何在?
訪客
 
回頂端

發表回覆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