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吳進昌/太平報導】
違章工廠、垃圾林立的頭汴坑溪,整治後徹底脫胎換骨,沿線護堤以自然工法做的綠油油草皮,還有自行車道,成為屯區居民休憩新地標。
從太平市一江橋至大里市立仁橋,全長30多公里的頭汴坑溪,72水災時,沿線多處氾濫成災,民眾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在群情激怒下,行政院重啟停辦的大里溪第3期整治計畫。
由於頭汴坑溪從太平一江橋至大里立仁橋,沿線工廠、住家密集,屬於都會型河川,在整治前地方就強烈要求,要結合防洪、交通輸運、休憩等功能進行規畫。
在中央和地方民意嚴密監督下,水利署採用最新的自然工法,在堤防內外植草皮,兩側的防汛道路亦加寬,成為周遭工廠和住家的主要聯外道路,最特別的堤防頂,還規劃設計自行車道,未來民眾可以在堤頂悠閒的踩著單車兜風。
目前頭汴坑溪一江橋至立仁橋段河面已完成整治,兩側防汛道路亦開闢完成,並完成路燈設置,因部份路段台電公司還要挖埋管線,造成路面無法封塵,並進行交通號誌和劃標線、標誌施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