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職場討論分區 | Employment ‹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6 (週日) 7:50 am

某建商所打的高規制震廣告...

業界新聞、產業脈動、趨勢...等等

版主: sandaniel.tw

發表回覆
14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2 頁) • 1,2

某建商所打的高規制震廣告...

文章由 shokaku » 2010 6月 07 (週一) 8:08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最近收到新板特區某建物廣告, 屋價就不用說了, 一輩子也買不起...

上面寫 "高規制震名人宅,建築安全首選" 聽起來很夢幻~

內容大概如下:

921前法規耐震強度為0.23G, 震後法規之設計提昇至0.24G,

本案超越法規0.24G加強至0.26G, 整體耐震度提高了1.08倍, 是唯一能耐震6級以上地震的建築

A. 四樓以上採用4000磅水泥

B. 地下B3至地上四樓採用5000磅水泥

C. 60公分厚地中壁

D. 深達22m,60公分厚連續壁

以上廣告的內容真的有制震的作用嗎?


印象中建物要耐震, 鋼筋比也很重要, 不是只用高強度混凝土就好...

RC不太行,腦袋只剩畫CAD的功能, 請版友指教一下...
shokaku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48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9 (週五) 3:50 pm
回頂端

文章由 a3214000 » 2010 6月 07 (週一) 8:31 pm

恩恩!

看看就好,不必被商人剝削.....

以後賺了錢,可以在南部買塊空地

仿造這樣的設計,自己蓋一棟類似的透天厝

夢想就達成了

他們混擬土用高強度的,rc的強度應該也是會隨著提高

才不會造成瞬間的破壞....
頭像
a3214000
土木人三星會員
土木人三星會員
 
文章: 510
註冊時間: 2008 3月 05 (週三) 9:34 pm
  • YIM
回頂端

Re: 某建商所打的高規制震廣告...

文章由 lawrencechen2004 » 2010 6月 07 (週一) 9:43 pm

shokaku 寫:最近收到新板特區某建物廣告, 屋價就不用說了, 一輩子也買不起...

上面寫 "高規制震名人宅,建築安全首選" 聽起來很夢幻~

內容大概如下:

921前法規耐震強度為0.23G, 震後法規之設計提昇至0.24G,

本案超越法規0.24G加強至0.26G, 整體耐震度提高了1.08倍, 是唯一能耐震6級以上地震的建築

A. 四樓以上採用4000磅水泥

B. 地下B3至地上四樓採用5000磅水泥

C. 60公分厚地中壁

D. 深達22m,60公分厚連續壁

以上廣告的內容真的有制震的作用嗎?


印象中建物要耐震, 鋼筋比也很重要, 不是只用高強度混凝土就好...

RC不太行,腦袋只剩畫CAD的功能, 請版友指教一下...


先向各位鞠躬,我不是結構組,試著擬答,若有不妥處,請用力斧正。

高強度混凝土 對韌性發展,未必有幫助。

假如是預售屋,你去 現場看看澆製時,搞不好連取樣都沒有,28天報告就出來了。

呈報縣市府施工科是14天澆製一層,你每天晚上到工地仔細看看,

順便幫他寫份簡單的日報表,7天10天就給他灌下去了。這兩種 程序是完全脫節的。

柱筋搭接處緊貼著版面,怎麼算都不對。

灌製前,樑板內便當盒、維士比、寶特瓶、墨斗都沉到樑底,拆模後一一可見。

深達22m,60公分厚連續壁--->這很普遍。

結構系統仍需 看格局是否方正等,以避免應力集中,但這些設計特性無法用量化表示。仍以電腦模擬為準。

地質報告與地底工作物設計,也不是拉高 FS就解決問題,比較怕弄錯設計方向。




我突然想起來,台科大的國際大樓,台科大的每個老師(日系、美系)都把施工要求 統統加進去了,

那棟大樓,才是真的台灣無敵。有空拿一隻2m竹尺貼著牆面,用手電筒照照看,聽說是沒有1mm縫的。

每一根剪力釘,都叮叮東東的敲過、確認過。

可是你可曉得,每棟公有、私有建築發包泥作、鋼構合約都是這麼要求,卻很少很少有營建團隊做得到。

多好的建材、強度多強的建材,我們都買得到,也裝得起,

但是,現場從一步步小細節要求起,那是不可能的,

拿錢請工人加班,他還以為我羞辱他10年工作經驗,沒看過哪個笨蛋這樣要求。


但 台科大的團隊作到了。
lawrencechen2004
土木人四星會員
土木人四星會員
 
文章: 924
註冊時間: 2009 10月 02 (週五) 9:05 am
回頂端

文章由 Eliot » 2010 6月 07 (週一) 10:16 pm

(HI)
1.
耐震六級是數字遊戲~ 六級震度為250gal~400gal, 所以設計地震力0.26G=260gal,
比標準0.24G高8%但是抗震能力卻可說成提升一級 !!!

2.
4F以下柱承受軸壓力較大,提升fc'為合理設計並沒有特別,
fc'提高為350kg/cm2最大鋼筋比也可以提高為0.0268,
同樣梁斷面可多放一些鋼筋 !!! 設計配筋好用~~

3.
地中璧為開挖設計階段用,與永久性的抗震能力無關,
主要為縮短連續壁無支撐長度,避免開挖階段連續壁中央區側移變位跑出太大 !!!

4.
台北地區連續壁厚度約為1/20開挖深度,MASAGO寬度最小50cm,
所以B3F(約12m)的連續壁厚度取60cm應該算差不多,
不過開挖階段能safe,拚的過去就算賺到了,與永久性的抗震能力也無關,
依model分析跑出來看,地震側力絕大部分都在1F以下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全吃光了 !!!

(bingo)
Eliot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08 12月 26 (週五) 8:17 pm
回頂端

文章由 lawrencechen2004 » 2010 6月 07 (週一) 11:13 pm

哇,敬佩敬佩。

請教一下 Eliot大哥,您提到:

Eliot 寫:依model分析跑出來看,地震側力絕大部分都在1F以下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全吃光了 !!!


您是指,

*. 剪力都由1F以下(B1F柱牆?)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負擔?
*. 三角形分佈的水平剪力不會對地上的1F柱產生影響嗎?
*. 建模是不是需要將連續壁壁體也建進去分析嗎?
lawrencechen2004
土木人四星會員
土木人四星會員
 
文章: 924
註冊時間: 2009 10月 02 (週五) 9:05 am
回頂端

文章由 Eliot » 2010 6月 08 (週二) 9:38 am

lawrencechen2004 寫:哇,敬佩敬佩。

請教一下 Eliot大哥,您提到:

Eliot 寫:依model分析跑出來看,地震側力絕大部分都在1F以下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全吃光了 !!!


您是指,

*. 剪力都由1F以下(B1F柱牆?)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負擔?
*. 三角形分佈的水平剪力不會對地上的1F柱產生影響嗎?
*. 建模是不是需要將連續壁壁體也建進去分析嗎?


1.
地震力傳到1FL以下大部分就被四周ㄉ側牆吃掉了,
地下側牆ㄉ整體總勁度遠大於整體柱子,
因為勁度分配所以如此~~

2.
1FL以上ㄉ地震力還是由梁柱系統分配分擔,
如遇剪力牆或Brace應力就會往這邊集中~~

3.
建model就是要以符合現況結構體ㄉ條件去模擬才有意義,
才可以預測估算應力ㄉ傳遞分配,
所以地下室連續壁體建入model就本該如此~~
(bingo)
Eliot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08 12月 26 (週五) 8:17 pm
回頂端

文章由 warren » 2010 6月 08 (週二) 11:44 am

Eliot 寫: (HI)
1.
耐震六級是數字遊戲~ 六級震度為250gal~400gal, 所以設計地震力0.26G=260gal,
比標準0.24G高8%但是抗震能力卻可說成提升一級 !!!

2.
4F以下柱承受軸壓力較大,提升fc'為合理設計並沒有特別,
fc'提高為350kg/cm2最大鋼筋比也可以提高為0.0268,
同樣梁斷面可多放一些鋼筋 !!! 設計配筋好用~~

3.
地中璧為開挖設計階段用,與永久性的抗震能力無關,
主要為縮短連續壁無支撐長度,避免開挖階段連續壁中央區側移變位跑出太大 !!!

4.
台北地區連續壁厚度約為1/20開挖深度,MASAGO寬度最小50cm,
所以B3F(約12m)的連續壁厚度取60cm應該算差不多,
不過開挖階段能safe,拚的過去就算賺到了,與永久性的抗震能力也無關,
依model分析跑出來看,地震側力絕大部分都在1F以下就被地下周圍的側璧全吃光了 !!!

(bingo)


大推...

純粹是推這篇文章, Eliot 從結構觀點精確地剖析建商廣告用的模糊名詞!
土木的專業在土木人站上, 還是不能模擬兩可!

雖說土木人也是需要學習包裝自己的專業來突顯出價值,
不過有時候銷售商為賣建案而把結構術語包裝過頭,
確實是有誤導甚或欺騙消費者之嫌!!
warren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7 7月 08 (週日) 7:48 am
回頂端

文章由 cychan » 2010 6月 09 (週三) 6:30 pm

(打瞌睡) ,印象中制震的定義好像包含結構物含有相關阻尼消能裝置且該裝置於地震下吸能破壞後有較易於更換修復的特性 (XD)
cycha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9 9月 02 (週三) 11:39 am
回頂端

文章由 又见飘 » 2010 8月 21 (週六) 12:39 pm

21前法規耐震強度為0.23G, 震後法規之設計提昇至0.24G,

本案超越法規0.24G加強至0.26G, 整體耐震度提高了1.08倍, 是唯一能耐震6級以上地震的建築



6级以上地震,指里氏6级地震嘛?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不是属于多遇地震吗?怎么还“唯一”。
又见飘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33
註冊時間: 2010 7月 18 (週日) 5:49 pm
來自: 天涯海角
回頂端

文章由 lrdf » 2010 8月 21 (週六) 2:36 pm

耐震與安全,就建築物言,只是相對於外力與需求。
建商如果真要主打耐震,至少應把建案中採取的耐震設計或構造,
就商業訴求言,最好完工後取得內政部建研所建築耐震標章吧!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lrdf
土木人三星會員
土木人三星會員
 
文章: 375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9 (週三) 9:15 am
回頂端

下一頁

發表回覆
14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2 頁) • 1,2

回到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