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年斷崖」即將逼近
作者黃逢徵簡介
學歷:台大畢業,中山大學EMBA-4榜首
經歷:台塑關係企業副廠長、高級專員,復華金控經理、協理、副總經理,復華期經總
經理
現任:外資基金投資長
======================================================
假如這是真的 , 到時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就會和大陸拉近 , 事情就大條了 !
2006年9月20日,台灣國營企業賺錢第一把交椅的「中鋼」要招考425名員工,其中「工
程師」125人,「技術員」300人,各路英雄好漢蜂擁而至,非但碩士一籮筐,連博士都
披掛上陣,總計36,000人報考,錄取率約1.2%。
然而要通過初試、複試,考完機械設計原理、機械製造常識等各項專業科目後,薪資是
多少呢?錄取後「工程師」基本薪資為34,800元,而「技術員」基本薪給更只有25,700
元,然後每年並另視營運獲利情況及員工績效表現核發獎金,搶破頭的中鋼待遇並不是
傳聞中的每月12萬元以上,每月領12萬元的是老員工。
中油招考 新人,薪資不過26,212元
2006年10月29日,另一國營企業中國石油,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辦理雇用人員甄選,錄
取人員試用期間6個月,試用期滿成績合格予以正式僱用,試用期間比照評價4等1級支
薪(月支22,936元),正式僱用後按規定支給評價5等1級薪給(月支26,212 元);未來薪
資升等再依中國石油公司待遇調整比照辦理,也就是說,辛苦搶進中油的薪資也不是每
月八、九萬元。
郵局也重 裝上陣? 但起薪不過31,130元
2006年12月3日則是郵局招考新人日期,專業職「內勤」由53級每月31,130及60級元每
月24,530元起薪,專業職「外勤」則由60級每月24,530元起薪,駕駛外有加給5,732
元,傳聞待遇優渥的郵局,其實只是起薪2、3萬元而已,而且要考上並不是件易事。
高雄捷運 招考109人,報名1萬2千多人搶26,000元
高雄捷運公司於 2008年9月16日招考新員109人,但報名的卻有一萬兩千多人,其中許
多大學畢業、甚至是碩士畢業,很多都降級報考薪水少、 職位低的工作。
職位較高的「師級」,薪水3,1000元起跳,準備錄取21人,必須大專以上學歷才可報
考,而「員級」預備錄取88人,學歷只需高中職以上程度即可,雖然起薪只有26,000
元,但很多有些碩士畢業的考生,寧可放棄待遇與職位較高的「師級」,反而降級報考
「員級」,原因無他,競爭實在太過激烈,先求「有穩定工作機會」再說。
在報考高結的一萬兩千多名考生中,大專和大學程度就佔了78%,研究所畢業的比例更
是不少,但錄取率僅1.06%,競爭激烈可以想見。在高捷工作並不輕鬆,但待遇卻差強
人意而已,大環境就業不易,每回高捷招考照樣擠破頭。
薪資? "斷崖現象"到處可見
為什麼國人印象中的最優厚三大公司,薪資都只是2、3萬元而已呢?
這就是國人未來幾年即需面對的薪資「斷崖現象」, 所有軍、公、教、國營企業、民
營大企業…都難脫此薪資斷層,原因是:
(1) 所有軍、公、教、國營企業、民營大企業的薪資都是奮鬥二、三十年,長期歷經5
%、8%、10%調薪而來,民國六十幾年時,軍、公、教、國營企業、民營大企業員工
薪資都不過幾千元而已,但國家經濟就是一直成長、一直快速成長,因此薪資就一直調
漲至今日的平均7萬元至12萬元。
(2)但民國八十四年以後,國家經濟成長步調緩慢,有時連續五年加起來都調薪不到3
%,從此,新進員工待遇就和四、五年級 (born in 50-60s) 的舊員工待遇相差一大
截,薪資結構有如「斷崖」般明顯差別,而且愈是同時、同比例再調薪時,差距就更
大。
(3)更糟糕的是,所有四、五年級的軍、公、教、國營企業、民營大企業員工,在
「民國一百年」時即將邁入「大退休潮」,他們的年紀即將陸續符合退休申請資格,這
些目前支撐全台「穩定收入」和「穩定支出」的經濟磐石即將崩解,當這些7萬元至12
萬元「高穩定收入」族群逐一消失時, 接續的2-3萬「斷崖」底層薪資,在不得不「省
吃儉用」的情況下, 台灣的「內需」消費市場勢必受到嚴重衝擊,同時引發的經濟衰
退更難以避免。
民營大企業,早就利用工讀生實施變相減薪
在台灣,較大的聯鎖服務業如加油站、超商、速食店等,早就雇用「工讀生」擔任第一
線營業重任,然而每小時80元新台幣的時薪, 一個月怎麼樣也賺不到2萬元,是工讀生
工作能力差嗎?才不呢, 耐操好用又好使喚,但比起他們受僱的大企業的獲利,他們
的薪資實在是相形委屈,但又能怎樣呢?
工作比誰都累,薪資不到2萬元,買個手機、講幾句電話、吃個飯、加個油,薪水就快
沒了, 怎麼存錢、怎麼理財呢?還撐得過去的原因,其實很多都是父母親還在就職領
薪資,有一天,當高層結構薪資退休失去倚靠時,社會治安情況不會這麼單純。
「百年斷崖」挾帶冷峻寒流
民國一百年,很多辛苦一輩的人陸續準備退休,然而經濟成長結構特殊的台灣,偏偏就
是在六、七、八十年代(1970-1990),經濟發展特別快速,但近十年卻表現平平,因此
中間並沒有「逐次降低」的薪資結構,而是只有「老員工7-12萬」 和「新進員工2- 4
萬」二種,無論是中鋼、台電、台鐵、中油、郵局、老師、軍官、公、民營銀行…都是
如此,民國九十七(2008)年已悄悄到來,而這挾帶冷峻寒流的薪資「百年斷崖」亦逐漸
逼近,社會不能不重視這問題:
(1)「百年斷崖」是另一種「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薪資結構。
(2)「百年斷崖」將重創台灣房地產、百貨、汽車、奢侈品…市場。
(3)「百年斷崖」在民營企業,更是同時啟動低薪、不加薪、外包、裁員的節流經營
現象。
(4)原本就業機會就愈來愈少的同時,再加上薪資結構低層化,人力資源市場,更容
易走向「職缺」就是珍貴社會「資源」的情況, 屆時,無權無勢的家庭子弟更將謀職
不易。
(5)台灣目前社會安定和繁榮的重大力量,大都來自三、四、五十年次(born
i1940-1960)的 「斷崖上層」群,他們的高收入支撐台灣新世代「就學」和「刷卡」,
以及穩定消費、投資及房價成長。
如今,這「百年斷崖」已悄然逼近!而當政者只顧選舉,花幾百億辦錦上添花事情 ,
小老百姓何去何從?
shokaku 寫: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5/2/2n1cj.html
主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全年上班族平均每月薪資為四萬四千四百三十元,以六元之差刷新歷史新高。不過,前五大高薪產業大多數都是獨占或寡占市場行業,一般上班族望塵莫及。
在前五大高薪產業中,以台電等發電事業為主的「電力供應業」十萬三千一百五十二元的平均水準,拿下高薪排行榜之冠。
一般人印象中的「科技新貴」榜上無名。官員解釋,科技業平均月薪約在五、六萬元間,並不特別突出,高薪的來源多半透過員工配股、分紅等,而且真正高分紅的科技公司只有少數幾家。
去年的高薪排行榜,一到五名分別為「電力供應業」、「電信業」、「石油及天然氣礦業」、「港埠業」與「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蟬聯榜首的「電力供應業」,以台電為龍頭公司,其餘還有一些小型民營電廠,主要業務是賣電給台電,如長生、麥寮、國光、星能等,獲利穩定。
第二名的「電信業」則以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與遠傳為主要廠商。第三名的「石油及天然氣礦業」以中油為主體,若干獨立加油站也包含在內。第四名的「港埠業」是指全台各港務局,屬於國營事業。第五名的「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最大業者是中油與台塑石化。
第六名「用水供應業」其實就是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名「其他保險及退休基金輔助業」則是指「再保險業」,如中央再保公司。第八名的「郵政業」是中華電信與其他小型民間郵遞業者。
「銀行業」雖然遭逢金融海嘯重擊,但「金飯碗」風采依舊,維持第九名的佳績。包含證券、票券金融及大型金控公司的「其他金融中介業」去年異軍突起,由前年的第十五名一舉挺進第十名,擠掉去年名列第十的「航空運輸業」,且去年加薪幅度更超過兩成五,最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