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在7月8日至10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發的國內首輛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正式亮相。這款列車採用高溫超導技術,最高運營時速可達600公里,未來京滬通勤時間有望壓縮至2.5小時,引發全球關注。
技術突破:無接觸懸浮運行,適用多種地形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邵南介紹,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通過車載超導磁體與軌道線圈相互作用,實現無接觸運行。低速時依靠橡膠輪走行,達到150公里時速後切換為懸浮模式,適用於地面、隧道等多種地形線路。
填補速度空白,提升出行效率
邵南表示,時速600公里的超導磁浮列車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行駛速度高等優勢,可有效填補高鐵和飛機之間的速度空白。第一階段工程樣車已於2024年7月完成研製,預計不久將建成300米全尺寸試驗線,開展地面速度運行試驗。
商業化仍需時間,安全性為首要考量
儘管技術突破顯著,但超導磁浮列車的商業化運營仍需通過嚴格的安全評估和認證。邵南指出,該列車定位為幹線跨省大城市之間的點對點交通工具,預計在2000公里以內發揮優勢。專家認為,未來票價可能高於高鐵,且商業化運營尚需時間。
中國高鐵成就矚目,磁浮技術再添新動能
中國國鐵集團表示,此次磁浮車的展出彰顯了中國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中國高鐵營業總里程已達4.8萬公里,佔全球70%以上。隨著技術迭代優化,磁浮車有望在未來交通運輸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