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吳欣恬/臺北報導 (2014/12/21)

via 前內政部長、臺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昨天在一場講座中提到,臺灣必定面臨缺水問題,應展開因應措施。
李鴻源指出,雖然臺灣的降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二點六倍,但因為人口數量多、密度高,因此每人每年分配到的降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
石門水庫啟用至今,超過五十年,蓄水量從三億立方公尺銳減為兩億,足足減少三分之一。李鴻源說,臺灣各水庫都面臨淤沙嚴重的問題,預估二○三○年全臺水庫容量將減少一半,屆時全國將面臨缺水困境。
李鴻源指出,水庫清淤需耗費龐大的成本,對政府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必須轉而尋求其他解決方式。他建議,除了將汙水處理廠的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以外,也可將雨水貯留設施列入建築規範,並要求大規模的基地或山坡地開發設置雨水調節池,多方面開源節流。
李鴻源說,臺灣中南部長期面臨嚴重地層下陷,雲林每年地層下陷甚至達八公分,導致高鐵雲林以南路段深受困擾。在要求彰化和雲林等地,擁有一千多口深水井的公營事業提出封井計畫,並逐步進行後,彰化和雲林,都有效減緩地層下陷。
李鴻源、地層下陷、水庫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