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via
近年營造業國內大型工程萎縮五分之一,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委員會因此將於月底將召開工程全國會議,讓產官學齊聚一堂,研究如何「助攻」工程與營造業者到海外,搶食亞洲基礎建設的8兆台幣商機。其中經濟部將協助業者向外整廠輸出「石化」與「發電廠」相關建設與零組件設備廠,到中東與東南亞。
國內公共工程金額高峰時一年有5000億,如今只剩3500到4000億,大批營造業人力與機具閒置造成問題,工程會規畫於本月28日召開「工程產業全球化全國會議」共謀對策。工程會主委許俊逸指出,亞洲開發銀行研究,2010至2020年預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商機有8兆美元,其中能源和交通建設合計高達8成2。因此在海外基礎建設商機分布上,鎖定「能源建設輸出」及「交通建設輸出」進行盤點,支援我國廠商提高海外競爭力。
工程會官員說,能源方面,將由經濟部以整廠輸出策略,協助業者成立「石化」與「發電廠」兩個旗艦團隊,前者由台塑重工、後者中鼎工程領頭,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把這兩大產業的建廠工程與管線零組件設置一起帶到國外,爭取商機。
工程會官員表示,輸出地區鎖定中東與東南亞,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曼與馬來西亞等。經濟部官員補充,會藉補助與政策工具,協助東元、大同與聲寶等馬達、幫浦製造業帶頭前進海外。
至於交通方面,許俊逸說,一些優質的交通建設及廠商技術,如高鐵、捷運、ETC收費系統,都可以由交通部幫忙「輸出」。(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