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4.12.08 03:01 am
春運車票開賣,廣州火車站大排長龍。鐵道部官方售票網站顯示,二月四日當天,從廣州火車站、廣州東開往四川成都、湖南長沙、河南鄭州、重慶及貴陽等地的普通列車火車票在近一小時內幾乎售光。
(中新社)
開通三年來,大陸京滬高鐵運送旅客量以每年百分之廿的速度增加,今年運送旅客量已突破一億人次。隨著經營效益上升,京滬高鐵初步達成收支平衡,將於今年實現獲利。
自三年前開通後,京滬高鐵的運營狀況就受各界關注,其乘客上座率從最初的不到百分之五十,逐步上升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高鐵營收也隨之增加。新華網報導,截至昨天,今年京滬高鐵運送旅客量已突破一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廿七,預計今年全年運送旅客量將達一億零六百萬人次。
自二○一一年開通後,第一年京滬高鐵日均運送旅客人次為十三點四萬,二○一三年運送旅客日均則達廿三萬人次。今年九月卅日,京滬高鐵單日運送旅客達四十一點六萬人次,創造歷史最高紀錄。全線開行列車也由開通初期的九十對,增加到一百六十四對。
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鋒日前指出,公司每日現金收入有人民幣一億元(約新台幣四點八億)。據測算,京滬高鐵每年收入在人民幣二百一十億至二百廿億元左右,基本可以收支平衡。
除了高鐵本身經營狀況轉好,也帶動京滬高鐵沿線經濟發展。徐海峰表示,以京滬高速鐵路為依據的「高鐵經濟」效應正在顯示,「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吸引來自卅多個國家和地區共一千五百家企業入駐,就是一個例子。
京滬高鐵旅客運輸量一再提升,收入也增加。大陸鐵路專家表示,若不考慮向銀行還本付息,京滬高鐵已經獲利,並將成為大陸獲利情況最好的高鐵路線之一。
京滬高鐵全程長一千三百一十八公里,縱貫大陸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冀魯皖蘇四省,連接環渤海和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總投資約人民幣二千二百零九億元,沿途設廿三個車站。二○一一年六月卅日開通後,從北京至上海需時不到五小時。

關鍵字: 京滬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