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經濟部日前表示今年冬天的乾旱情況是近十年來最嚴重,十月與十一月各水庫下的雨水僅歷年同期的兩、三成而已,為此高雄、桃園、新竹、台南等八個縣市將實施第一階段限水,也就是夜間減壓供水。由於情況緊急,行政院長毛治國更在上任首日赴經濟部視察水情。
台灣幾乎每年都要抗旱,只是有時晚一些,有時早一些,這次算是早一些。台灣每年的雨量豐沛,但不平均,南部有九成雨水是下在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北部較平均一些,但大概也有六成雨水是集中在這段期間,這段期間是台灣的豐水期。有豐水期自然就有枯水期,依歷年水文資料,每年十一月到次年四月就是台灣的枯水期,台灣的雨量豐枯比差異極大,簡而言之,台灣若沒有足夠的水庫把豐水期的水留住,接下來枯水期的日子便很難過。
目前台灣剛進入枯水期一個月,若此刻我們的水庫還不蓄滿,次年春天便會有缺水的風險。然而眼前除翡翠水庫、日月潭、南化水庫尚有八、九成的蓄水量之外,其餘蓄水量皆僅六成多,而高屏地區由於沒有大型水庫,其缺水壓力之大,不言自明。
依水文資料,我們老早該明白台灣雨水分配不均,每年的枯水期長達半年,期間老天爺給的雨水不多,如果不能在前一期的豐水期多存些水,在長達半年的枯水期自然是日子難過。過去台灣雖蓋了二十多座的水庫,可在豐水期時留下一些水,惟其中只有翡翠、石門、曾文等七座水庫,尚有逾一億立方米的蓄水規模,其餘水庫蓄水有限。以南部豐枯比高達九比一,卻只有南化水庫有逾一億立方米的規模,如此南部自然年年都得面臨缺水的危機。
政府並非不知南部缺水的問題,二十年前也曾計畫興建蓄水規模達3億立方米的美濃水庫(相當於翡翠水庫),惟因當地居民反對而作罷。民國92年經濟部轉而尋求以越域引水的方式,推動荖濃溪、旗山溪越域引水至曾文水庫,估計完工後每日可增加供水60萬噸,如此一來即可紓緩南部缺水問題。這項工程原訂在民國101年完工,詎料五年前八八水災重創小林村,引起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反對,此一工程遂停頓迄今。
除了荖濃溪越域引水無法推動,同樣可以紓緩南部缺水問題的高屏大湖,規劃多年迄今仍在紙上談兵。高屏大湖十年前叫做吉洋人工湖,這人工湖的水引自高屏溪上游的老濃溪、旗山溪的豐沛水量,約可儲七千萬噸,對紓緩高屏地區的缺水問題大有裨益。此項計畫早在91年獲經濟部通過,相當於五個澄清湖,經濟部認為完工後可媲美日內瓦湖及杭州西湖,對於補充地下水、改善水資源環境及供應南部用水都是有利的。惟此案各方意見紛紜,直到100年才獲經建會通過,原預計105年完工,但在環保團體及地方民眾反對下,完工日期已是遙遙無期。
台灣水資源是豐沛的,每年之所以會出現缺水是因為沒把豐水期的雨量留下來所致,如果台北沒有翡翠水庫,今天的處境恐怕更甚於高雄。然而高雄並非沒有水,高屏溪年平均徑流量達81.1億噸,居全台河川之冠,由於沒有水庫留住,近九成全流到海裡。政府十多年前已提出解決方案,遺憾的是,一切規劃只要有人反對,行政院就退縮重新研議,是以早該解決的南部缺水問題,延宕至今,每年只能祈求上蒼的憐憫,多賜些冬雨、春雨。
幾天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與嘉義市長當選人涂醒哲共同為南台灣吃緊的水情祈雨,賴清德表示:「今年夏季少雨,各地水庫嚴重缺水,許多農作都受到影響,此行主要目的就是向天公祈雨,盼天降甘霖。」然而,自助而後天助,若中央與地方不能攜手合作儘速讓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復工、讓高屏大湖興建,即或老天爺降下冬雨、春雨,多數還是會流到大海,永遠解決不了南部的供水困境。
我們提醒所有政治人物,在選票、輿情、政黨利益及台灣長期發展的問題上,必須做出選擇。是要討好部分人以獲取選票及政黨利益,還是摒除藍綠意識型態從台灣長期發展大局著想?是要藉由興建越域引水及高屏大湖智慧的抗旱,還是依然年年祈雨置越域引水高屏大湖於不顧的糊塗抗旱?
事實非常清楚,古人沒有今日的水利工程技術,遇到乾旱地方官吏只能祈雨,北宋蘇軾、黃庭堅、王安石為官時皆曾為民祈雨而留下動人的詩文,雖然藉旱象反省一下施政缺失未嘗不好,然而春雨、冬雨的出現仍有其自然規律,實非幾篇祈禱文所能改變。如今我們的水利工程技術已可以改變南台灣的缺水困境,相關計畫亦早已提出,中央與地方與其年年向上天祈雨,不如儘速攜手合作促使相關水利建設早日實現,藍綠政治人物宜深思之。
美濃水庫、高屏大湖、吉洋人工湖、越域引水、八八水災、環保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