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3 頁)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0 (週一) 2:31 am
#0 由 CCP1942
附記:
「土木結構工師師」轉換成「機械管線支撐工程師」,並不困難,因為兩者「捍件」設計法源相同,即使是ASME Section III 中的NF法規,也跟AISC法規幾乎相同。B31.1 (Power Piping)和B31.3 (Processing Piping)法規中管線支撐設計,更直接以AISC法源為基礎。跟土木結構不同是,「管線支撐」中用的hardware(像Variable Spring,Constant Spring,Strut,Snubber.......等等),均以ASME Section III,B31.1或B31.3為法源,必須化一點時間去了解。
反之,「機械管缐支撐工程師」則很難轉換成「土木結構工程師」。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0 (週一) 7:54 pm
#1 由 linlinmonkey
前輩的時代
土木好像是前幾志願
有不少人都是跨領域
(GOODJOB)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0 (週一) 8:28 pm
#2 由 CCP1942
Lin老弟説的不錯:
那個時代土木排名在電機,機械之前。能去的大學不多,只有台大,成大,成大亱間部(五年),工専(三年制),中原,如此而已。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1 (週二) 8:57 am
#3 由 jjq519
前輩仗劍行走江湖時
版上大部分的人都還沒出生咧。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1 (週二) 9:24 am
#4 由 CCP1942
jjq519老弟說的不錯,時間過的真快,對我來說好像都是上星期的事情........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1 (週二) 11:27 am
#5 由 r99521208
唉~~台灣現在的土木業...
跟以前好像不太一樣了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5 3月 31 (週二) 8:11 pm
#6 由 linlinmonkey
前輩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設計經驗出幾本書
不要老讓人認為
土木老前輩都是一些"醉醺醺的老人".....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6 1月 13 (週三) 10:41 am
#7 由 b516
linlinmonkey 寫:前輩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設計經驗出幾本書
不要老讓人認為
土木老前輩都是一些"醉醺醺的老人".....

出書你以為出版社一定會幫你出版印刷賣喔..你要看有無市場行情阿..還是你要贊助出版? (XD)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6 1月 13 (週三) 12:59 pm
#8 由 laiyihwa
b516 寫:
linlinmonkey 寫:前輩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設計經驗出幾本書
不要老讓人認為
土木老前輩都是一些"醉醺醺的老人".....

出書你以為出版社一定會幫你出版印刷賣喔..你要看有無市場行情阿..還是你要贊助出版? (XD)


我碰過的資深前輩則不是基於這原因,而是認為"很難把經驗清楚寫下來"才不做的。而且把經驗清楚寫出來,意即把話寫死,勢必會被人放大檢視,到時有錯有瑕疵,民眾、記者把案例挖出來就精采了。

先不說出書,就連很多公司連對內部新人員工的教育訓練、經驗傳承也很零散甚至趨近沒有,原因只有兩個:懶、怕。是說早期文笙書局出了很多實務的書,現在幾乎沒看到這類的了,這已經不是行不行情的問題,而是人人自掃門前雪。

Re: 身為土木人,我的二段職業生涯!

文章發表於 : 2016 1月 13 (週三) 1:37 pm
#9 由 紫煌
工具書,之前工程會有出過一整套,但沒有更新。
加上工程會要組改了,沒人願意多作吃力不討好的事。
爭議是一定會有的~~
舉個例子來說,
欄杆是景觀殺手→機關希望綠圍籬,但怕國賠
到底要怎麼作呢?
要是我,一定會用粗壯的圍籬,外加多到嚇死人的指標牌,希望避免國賠責任。
以前在茂林,有一個超有名的案子,公所已經設置「禁止戲水」的標誌了
而且沿線都設置了指標牌+圍籬+欄杆
仍然有人越界溺斃
該法官認為,機關沒有盡到全力,例如沒有派人巡察,明知有人會溺死卻沒有派救生員
總之用盡一切手段要機關國賠就對了
判決是機關應負國賠責任

假如全國都是這種思想,出工具書幹嘛?

只要有高低差,通通作316等級的H型鋼護欄就好,反正恐龍法官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