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4 頁)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2 (週日) 12:54 pm
#0 由 站長
契約總價:76.76億
契約預定竣工日:民國108年3月27日(西元2020年)
預定實質完工日:民國106年11月24日(西元2018年)
中捷綠線-工程基本資料.JPG

困擾土木人的陋習太多了,以這次中捷工安事件為例:

部分人大肆撻伐現場工人沒有確實按計畫工作...

其實這只不過是土木人熟識的一種潛規則之一...

首先...

政府高層要求工程在選前完工剪綵,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而政府高層的意願驅使或迫使政府內的土木人想盡辦法將工期縮短

一層一層的壓力下,導致原先的施工計畫開始改變...

原先要兼顧「品質」、「成本」、「工安」、「進度」的計畫,開始向「進度」傾斜...

「趕工」勢必產生許多額外費用,要施工廠商負擔?

業主(政府)、監造(捷運局或顧問公司)當然了然於胸...

於是,許多因為趕工可以省略、忽略的事情開始發生...

例如:假設工程、工安檢查、交通維持、透層靜置...

為了趕工、通車、剪綵,施工廠商開始省略一些部分...

公共工程安全、品質、耐用性這種有風險問題或長期的目標就會被忽略...

這些問題監造單位、業主也完全不知道?

監造單位也迫於業主壓力有意無意的忽略...

對代表業主的基層土木人而言,層峰的意志誰敢違逆?


再來看看中捷工安檢討報告:

「吊裝施工過程,...捷運局監造單位...並未於案發現場。」

「申請吊掛通報單規定三天前提出,廠商卻敢在施工前不到三小時緊急送件」(新聞)

不過是潛規則的一部分(不論是有意的省略或無意的忽略)...



潛規則只有土木人知道,但不知情的社會可以這樣下結論嗎?

監造單位沒善盡把關職責? 配合政策不得不如此...

代表業主的基層土木人不盡責? 配合政策不得不如此...

現場工人為省錢搏命演出? 配合政策不得不如此...

但是發生事故之後,政府高層會出來幫你說話嗎?

不就是簡單的....

「追究監造責任」、「追究工地主任責任」、「追究承辦公務員責任」

為何總是外行領導內行?這是土木人的悲哀...


土木從業環境惡劣的原因很多... 導致許多現象由土木人承擔...

政府內的土木人永遠補不滿、工作量大而沒有加班費、工程最低價折磨著施工廠商、從業人員薪水低、工作環境骯髒惡劣、社會地位低落...

當改革的契機來臨時,我們土木人做好準備了嗎?

請分享本文,一起參與改革,改善從業環境。

台中捷運綠線檢討報告
1.「今年初臺北捷運局已與臺中市政府達成協議,辦理修正時程計畫,行政院核定中。依協議,107年底試營運,109年底全線通車...」
2.「吊裝施工過程,...捷運局監造單位...並未於案發現場。」

延伸閱讀:
林佳龍:中捷綠線提前2018年試營運
中捷鋼樑墜落4死4傷 檢方介入調查
中捷工安/領班謝光輝子痛哭簽死亡通知單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2 (週日) 3:14 pm
#1 由 opender
開國際標吧,看看金絲貓是不是比本土貓更帶勁........... (XD)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2 (週日) 3:19 pm
#2 由 jjq519
點進去看北捷的事故檢討報告
原施工維持計畫書(p13,1-3(2)),上部結構必須於夜間運送及吊裝施工
不知北捷為何同意場廠商白日施工?
這點檢察官問起不知北捷如何回應?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2 (週日) 3:24 pm
#3 由 站長
jjq519 寫:點進去看北捷的事故檢討報告
原施工維持計畫書(p13,1-3(2)),上部結構必須於夜間運送及吊裝施工
不知北捷為何同意場廠商白日施工?
這點檢察官問起不知北捷如何回應?


沒有中捷、市政府、監造的默許...

施工單位在白天交通尖峰時間、且僅有交通錐的情況下吊裝?

只能說,甲乙丙三方被「被潛規則」了....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2 (週日) 10:49 pm
#4 由 quartz
心有戚戚焉~~~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3 (週一) 10:45 am
#5 由 cck2356
聯合/大話與實事:中捷工程何以層層鬆脫

2015-04-13 01:25: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中市捷運工程發生四死四傷的意外事件。在不應該的時間,用不合標準的機械,進行不符施工程序規範的鋼梁吊掛,且未採取適當的交通管制;種種因素加乘,造成了這起恐怖的都會工安災難。儘管台中市府極力撇清,聲稱意外與「趕工」無關;但剖析來龍去脈,市長林佳龍要求中捷提前兩年完成,恐是造成施工程序處處脫槌的主因。

今年一月十二日,林佳龍在主管會報上宣布,中捷綠線即日起將「日夜趕工」,使原訂二○二○年完工的工程,「提前兩年」到二○一八年完成。林佳龍並在會上表示,在與負責施工的台北市捷運局溝通後,將盡快在一個月內拆除沿線架設的工程圍籬,以「還路於民」。二月十三日,林佳龍則在臉書上宣布,捷運已拆除一四二○公尺圍籬,預計到年底拆除廿公里圍籬,可望提前兩年結束「交通黑暗期」,這是「行動政府,百日有感」。

從這些發展看來,「日夜趕工」、「提前兩年」與「還路於民」三個關鍵詞,恐怕是肇下這次工安災變的主要原因。由於要求「日夜趕工」,因此合約上明訂鋼梁吊掛應於夜間進行的,卻在大白天尖峰時間作業;由於要求「提前兩年」,各路上下游業者都設法採取非常作為以追搶進度,原本應該事先組裝完成的鋼梁,卻要求工人在高空邊吊掛邊組裝;由於要「還路於民」,所以原本為了維持安全的圍籬早早拆除,形成了上面危險施工、下面車水馬龍的驚險景象,而致肇禍奪命。

一個市長懷有莫大的企圖心,想方設法要為市民造福興利,當然不能說是錯誤。問題在,如果他的雄心宏圖只是出於虛榮、躁動或一時機靈,卻缺乏足夠的專業評量作為支撐,或缺乏堅實的執行力作為後盾,其後果不免令人擔憂。以中捷為例,由於台中市本身缺乏捷運施工經驗,因而委託台北捷運代為規劃與施工;而林佳龍上任不到三周,立刻下令工期必須縮短兩年,這樣的決定,除了「衝政績」的野心,實看不出具有任何可靠的專業基礎。

以台北捷運當年興建同屬高架、中運量的木柵線作為對照,木柵線全長十一公里,計十二站,前後耗時八年才完工。而中捷綠線長廿三公里,設廿四站,原訂七年完成。亦即,若扣除地形難度、施工經驗等因素,中捷是以當年興建木柵線相近的時間,要完成加倍長度的綠線,這是快馬加鞭的進度。但是,林佳龍對這樣的進度仍不滿意,他一聲令下,就要求各路人馬必須縮短兩年工期,且須即日開始趕工。

試想,林佳龍發號施令多麼容易,但這個目標從市長交給交通局、再到北捷、到遠揚營造、到中鋼構、到吊車司機、到現場上梁工人,所有的進度壓力是層層往下施加;最後,在一具吊掛車上一個失手而墜落,只能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難避免。且聽相關工人在現場的泣訴:因為遠揚營造要求必須在下午四點以前完工,否則將罰款十一萬元;就為了十一萬元,趕工葬送四條人命,這難道不是政策殺人?為了趕工,噸數不足的吊掛車被迫執行超重任務;為了趕工,吊掛車底下該墊的鋼板沒有墊上;為了趕工,應該在廠區完成的鋼梁卻送到空中再組合;為了討好百姓,有保護作用的工程圍籬卻被拆掉,結果反使無辜市民送命。民粹治市,有勇無謀,陷民於災,莫過於此。

林佳龍的情況,其實不是特例。當六都市長在競相標榜「百日維新」,有些人橫空出世的「政績」,其實都屬於「掛在嘴上」或「寫在臉書」者流,仍有待時間驗證。民眾當然樂見執政者展現魄力與企圖,但必須提醒的是,任何政治承諾都不能流於浮誇或虛矯;否則,用膨風或灌水模式編織的政績,很容易就會破功。

這起台中捷運的災難,從一方面看,是失衡的鋼梁壓垮了林佳龍的治理神話;從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說是市長的神效治理暴政壓垮了兩百噸的鋼梁。事實證明,說「大話」容易,做「實事」難;看施工單位一路往下施壓、追加罰款的作法,最後的傷亡卻總落在第一線的廉價勞工身上,能說趕工的決策不冷酷嗎?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3 (週一) 1:49 pm
#6 由 opender
所以只好快去考技師,至少鋼梁掉下來時,可以躲遠一點.............. (jolin)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3 (週一) 3:53 pm
#7 由 ashechen
甲方不合理的要求縮減工程
常是造成工地很多危險施工及品質不彰的源頭

不過這個案件,實在看不出來,為什麼趕工會造成..
1.吊車支撐底部不襯墊枕木或鋼板..
2.上面吊樑,下面車輛繼續通行.塞車...
少作一個動作可以節省工時?....
禁止車輛通行可以節省工時?..

這邏輯的關聯性是甚麼...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4 (週二) 9:00 am
#8 由 站長
ashechen 寫:1.吊車支撐底部不襯墊枕木或鋼板..
2.上面吊樑,下面車輛繼續通行.塞車...
少作一個動作可以節省工時?....
禁止車輛通行可以節省工時?..

這邏輯的關聯性是甚麼...


看現場照片就知道有襯墊枕木、鋼板了

下午四點前收車,否則罰款十一萬元,不是趕工?

Re: 中捷工安檢討報告出爐─充斥於業界的潛規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 4月 14 (週二) 10:54 am
#9 由 ashechen
站長 寫:
ashechen 寫:1.吊車支撐底部不襯墊枕木或鋼板..
2.上面吊樑,下面車輛繼續通行.塞車...
少作一個動作可以節省工時?....
禁止車輛通行可以節省工時?..

這邏輯的關聯性是甚麼...


看現場照片就知道有襯墊枕木、鋼板了

下午四點前收車,否則罰款十一萬元,不是趕工?


恩!
剛剛看了檢討報告
有說明到前天整支支撐腳插到混凝土路面的主因
是我誤會了.

另外!高空吊掛,原本就應該淨空底下人車
看到影片上,上面再吊樑.下面再塞車
就算是白天趕工自行偷作..
難到過去該廠商晚間吊樑也是不交管.不淨空
那之前吊裝的400多支樑,沒出事還真的是萬幸..
這未免太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