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6:13 am
#0 由 CCP1942
刪除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10:21 am
#1 由 KOF2000
這整個設計流程,101年結構技師都考過了歐........ (GOODJOB)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10:30 am
#2 由 CCP1942
刪除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5:40 pm
#3 由 b516
新蓋的大樓大概都沒問題...主要是20年以前的老建物幾乎都不符合現行耐震規範
但住了一堆人..地震的時候就.... (omg)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5:48 pm
#4 由 紫煌
b516 寫:新蓋的大樓大概都沒問題...主要是20年以前的老建物幾乎都不符合現行耐震規範
但住了一堆人..地震的時候就.... (omg)

所以有某些公會正在運作
希望合吃這「防災大餅」
比如說:
強制規定30年以上老房,「委請專業技師」必須接受房屋健檢,不從,行政罰之
【例如:汽機車的排氣量檢查】
接受了健檢,必須在一定時間之內,「委請專業技師」向主管機關提出改善方案,不從,行政罰之
主管機關將委託「專業建築師公會」逐案審核並核備,屋主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委請專業施工團隊」完成改善,否則廢除使照並行政罰之。
【例如:排氣量沒過一定要叫車行修】
政府-收規費
建築師-收設計費
技師-收健檢費
包商-收施工費
民眾-付錢得到安全(!?)

一石五鳥多好~~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7:28 pm
#5 由 KOF2000
CCP1942 寫:
KOF2000 寫:這整個設計流程,101年結構技師都考過了歐........ (GOODJOB)


大家溫故知新,下次蓋章時心裡會踏實一點。


其實這些應該都有標準圖了,依規範箍筋間距,最小10cm最大15cm也偷不到那去,主要都是現場監造時,怎麼跟越勞跟泰勞溝通才是重點,畢竟,每天搬鋼筋,每個工人的拳頭都跟沙包一樣大,我們這種坐辦公室的,挨一拳老骨頭就散了說,哈 ~~~~ (XD)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0 (週六) 11:16 pm
#6 由 a8805065
紫煌 寫:
b516 寫:新蓋的大樓大概都沒問題...主要是20年以前的老建物幾乎都不符合現行耐震規範
但住了一堆人..地震的時候就.... (omg)

所以有某些公會正在運作
希望合吃這「防災大餅」
比如說:
強制規定30年以上老房,「委請專業技師」必須接受房屋健檢,不從,行政罰之
【例如:汽機車的排氣量檢查】
接受了健檢,必須在一定時間之內,「委請專業技師」向主管機關提出改善方案,不從,行政罰之
主管機關將委託「專業建築師公會」逐案審核並核備,屋主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委請專業施工團隊」完成改善,否則廢除使照並行政罰之。
【例如:排氣量沒過一定要叫車行修】
政府-收規費
建築師-收設計費
技師-收健檢費
包商-收施工費
民眾-付錢得到安全(!?)

一石五鳥多好~~


老屋健診桃園市已經有實施,但是一案經費只有3萬(新聞說新的老屋健診一案8000....),老屋健診主要是看外牆磁磚石材或帷幕牆或外牆吊掛物,經費要還扣除試驗費跟工會2成規費,另外耐震初評還要開業技師背書,傾斜度的部分如果技師沒有經緯儀的話還要外包請別人測量,利潤很低。

一般耐震詳評跟補強設計才有利潤,但是私人案一報價業主就嚇跑了,公家的部分含學校跟其他非學校建築,耐震詳評跟補強設計部分並沒有強制規定要建築師簽證跑照耶。
土木技師跟結構技師可以做耐震分析跟補牆設計,而且大部分都是土木技師跟結構技師在做,也有些業主是直接把建築師剔除在廠商資格之外

耐震詳評600平方公尺以下報價15萬,一般民眾連鑑定3萬元都嫌貴了,知道要付錢要做分析跟補強的建築物肯定是少掉大部分,除了不做分析跟不補強不行的除外。

我也碰過一家工廠跟對方免費檢測建築物傾斜度跟耐震詳評報價後,嫌貴就不找技師做分析,後來直接找後端的廠商直接做補強,大概廠商是用猜的做補強,倒了再說。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1 (週日) 7:04 am
#7 由 CCP1942
刪除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1 (週日) 8:31 am
#8 由 sevenpower
不是按照401-100的規定配置就好了?

Re: 地震時RC柱中篐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21 (週日) 8:51 pm
#9 由 紫煌
a8805065 寫:老屋健診桃園市已經有實施,但是一案經費只有3萬(新聞說新的老屋健診一案8000....),老屋健診主要是看外牆磁磚石材或帷幕牆或外牆吊掛物,經費要還扣除試驗費跟工會2成規費,另外耐震初評還要開業技師背書,傾斜度的部分如果技師沒有經緯儀的話還要外包請別人測量,利潤很低。

一般耐震詳評跟補強設計才有利潤,但是私人案一報價業主就嚇跑了,公家的部分含學校跟其他非學校建築,耐震詳評跟補強設計部分並沒有強制規定要建築師簽證跑照耶。
土木技師跟結構技師可以做耐震分析跟補牆設計,而且大部分都是土木技師跟結構技師在做,也有些業主是直接把建築師剔除在廠商資格之外

耐震詳評600平方公尺以下報價15萬,一般民眾連鑑定3萬元都嫌貴了,知道要付錢要做分析跟補強的建築物肯定是少掉大部分,除了不做分析跟不補強不行的除外。

我也碰過一家工廠跟對方免費檢測建築物傾斜度跟耐震詳評報價後,嫌貴就不找技師做分析,後來直接找後端的廠商直接做補強,大概廠商是用猜的做補強,倒了再說。

大家都把這個國家的政客想得太善良啦!

貴不貴不是重點,公會那邊一定會遊說政府與立委,
評估和補強都是「整棟大樓」的事,補強不可能只有針對一樓、挑高處及震裂處,你我都清楚~~
只要祭出絕招,不改善「就撤使照」這個大絕招。

整棟樓的人,除非你不想沒地方住,就是要乖乖掏錢,看是診斷、還是設計補強、還是施工補強。

有多少立委與基金會,是建築師、技師、營建公會養出來的。

所謂有錢大家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