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測量學問題想請教各位?

1. 視距測量跟視角測量到底應該怎麼分別?
因為我是實力補習班的學生,老師在五年測量題解裡面提到視角測量就是"橫距桿法",而是距測量就是
"雙高法",可是小弟看其他書本有人說是橫距桿法也是視距測量,到底該如何呀?
2. 傾斜地視距測量公式
我看書本寫說 D=ak+c,但是為什麼會這樣?照理來說應該考慮仰角的影響所以我認為應該是,
D=cos α(a*cos α*K+C),這樣才對吧。
3. 歷屆考古題(5年),裡面有一題是橫距桿法的誤差傳播,但是題解卻忽略橫距桿法的仰角,直接按照水平
距去偏微分,令小弟困惑不已呀@@",若有五年題解,最清楚的例子,在第2-6頁第2-6題。
4. 96年高考結構學有一題橫梁加上彈簧的題目(在96年題解書本裡面的P2-11頁),在取垂直力平衡時為
什麼會用8p,不用考慮最右邊固定端的彎矩所造成的影響嗎?可以直接用簡支梁下去平分受力嗎?
5. 如果題目問到角支承的轉角時,因為一般用傾角變位法都會修正固端彎矩,所以角支承的轉角並不會出
現在桿端彎矩方程式裡面,那此時應該怎麼計算轉角?
請各位大大若有知道的回答一下小弟吧,讓我困惑的心有個方向阿........
因為我是實力補習班的學生,老師在五年測量題解裡面提到視角測量就是"橫距桿法",而是距測量就是
"雙高法",可是小弟看其他書本有人說是橫距桿法也是視距測量,到底該如何呀?

2. 傾斜地視距測量公式
我看書本寫說 D=ak+c,但是為什麼會這樣?照理來說應該考慮仰角的影響所以我認為應該是,
D=cos α(a*cos α*K+C),這樣才對吧。
3. 歷屆考古題(5年),裡面有一題是橫距桿法的誤差傳播,但是題解卻忽略橫距桿法的仰角,直接按照水平
距去偏微分,令小弟困惑不已呀@@",若有五年題解,最清楚的例子,在第2-6頁第2-6題。
4. 96年高考結構學有一題橫梁加上彈簧的題目(在96年題解書本裡面的P2-11頁),在取垂直力平衡時為
什麼會用8p,不用考慮最右邊固定端的彎矩所造成的影響嗎?可以直接用簡支梁下去平分受力嗎?
5. 如果題目問到角支承的轉角時,因為一般用傾角變位法都會修正固端彎矩,所以角支承的轉角並不會出
現在桿端彎矩方程式裡面,那此時應該怎麼計算轉角?
請各位大大若有知道的回答一下小弟吧,讓我困惑的心有個方向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