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意思是沿著測線的前進方向。
記得儀器架在離前後視“等距”(就是你說的的“中間”,只是你常常無法真的站在兩點的中點,會被車撞或是有建物之類的)的地方很重要,不論是手動或自動定平都有誤差,前後視距差很大的時候,那誤差大到你會笑出來。
操作真的如前面的前輩所說,沒什麼好講的,比較要注意的是判別儀器是否能用~~
我記得現在自動定平的儀器新品也才幾千元,所以你大概用不到手動定平的儀器了,儀器上只有圓氣泡而沒有長氣泡的應該就是自動定平的儀器了。我要提醒的是自動定平有極限,你的儀器歪到一個程度,自動是定不回來的。要注意圓氣泡所在平面是否與儀器轉盤平面平行,判定方式如下(在辦公室就可以做,不用等人和儀器都到現場了才發現不能用):
1.把儀器架好,調整儀器讓圓氣泡居中(其實用不到什麼腳螺旋,手喬一喬就居中了,當然你高興用腳螺旋調也行)
2.轉動儀器並觀察圓氣泡,圓氣泡在任何一個角度都不能跑出小黑圈。
如果上述的判定不通過,那這儀器就不能用(要調整)
調整方式就拿適合的六角扳手調整圓氣泡周圍的幾個小螺絲,讓它能達到上述的標準即可。
以上的調整,你把儀器送去校正,人家不一定會幫你做,所以不要以為同事告訴你這儀器已經校正過就呆呆拿去用。校正是檢查自動定平的懸吊是否還正常運作,不一定會幫你檢查圓氣泡。
至於那懸吊系統是否還正常,也有「簡易、粗略」的判定方式,只是你發現有問題沒辦法自已調整回來就是了,得送校正。自己判定方式:
1. 如上確定圓氣泡沒問題,並把儀器架好,並選定一個不會動的目標照準。
2. 輕輕慢慢地(別把儀器碰歪了的意思)轉其中一個腳螺旋,在圓氣泡還沒跑出小黑圈的狀況下,鏡頭應該要還是照準同一點。你若是盯著鏡頭看,你應該要看到裡面的景氣經過緩慢的晃動後依然照準同一點。
以上的要求若是辦不到,那儀器的自動定平應該是GG了。若是辦得到也不一定夠準,畢竟這只是「粗略」的方式。
另外到現場最常發現的2件蠢事:
1.尺沒拿直(因為拿尺的人要滑手機呀

)
2.讀數的時候看錯線、記錄寫錯(例如336寫成366)。鏡頭裡有3條橫線,中間那條長的才是你要的,上下兩條短的有別的用處。因為讀數時常是彎腰駝背的狀態,視線自然向下看到下面那條短線。讀數的時候慢慢來,反覆確認看對線、記對值,再怎麼慢都比重測快。就算等回辦公室發現閉合差太大,至少你知道你盡力了,老闆不滿意就請他找老手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