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考試就學討論區 | Examination ‹ 學校入學、考試、留學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1 (週二) 1:14 pm

土木人,別想了趕快轉領域。

學生生活 、生涯規劃、跨校聯絡事宜(大土盃、研討會)、求學、各級學校在學學生疑難解答、研究交流;高中生諮詢、大學部、研究所、博士班、找老師、考古題。
發表回覆
3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土木人,別想了趕快轉領域。

文章由 inventer » 2018 2月 26 (週一) 9:24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以前寫過文章建議學術基礎優異的土木系學生,可以轉機械熱流組。
現在要修正我以前的看法,不只是轉熱流組,而是轉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都可以。
*如果你非基礎優異的學生或者只想考公職/過穩定生活,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如果你是有能力、有才華,畢業後想做研發工作的,那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1.若你是台大研究所正在念碩班或博班的,建議你看到這篇文章,隔天就可以去辦休學了。
2.若你是台/成/中字輩/交大的大學生,隔天就可以準備轉系計畫/或準備跨領域考研究所。

你還沒發現,這世界的蓬勃發展跟你沒半點關係嗎?
不信去翻翻最近幾年的財金雜誌、網路科技文章、天下/遠見/今周刊/商業週刊,看看能找到幾篇是跟土木技術有關的商機報導,再看看別人都在報導什麼題材,你還沒發現這世界沒人談論跟你有關的東西嗎!,這是土木技術已成熟、無發展空間的最好證明。

能力等級差很多,念錯科系被狠狠超車
1.你的數理基礎會比國立科大/私立電機的學生要好的多,但畢業後你的薪水卻可能只有他的1/3不到。
2.而比錢更重要的是,走土木你會找不到空間發揮才華。

土木領域的技術,真的沒有什麼好研究的
即使你念台大或柏克萊、史丹佛的碩博士,相信我,你只會做一些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論文。
土木領域的學理已經相當成熟,幾乎沒有值得研究的題目了,如果有那應該會一直有報導討論未來產業商機,有看到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SAP2000其實就是AI,而結構分析就是會被AI取代的職業)

物聯網、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20年前的書本就已經在講了
1.數位革命、擁抱未來...等書 (出版在1995~1998年之間),裡面早就提到物聯網、社群媒體、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結果至今市場都還未成熟,這意味著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領域再過20年都還有發展空間。
2.若一個概念要走20~30年,然後市場才剛剛開始,想想未來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百分之80~90%的知識都是畢業後才學會的
1.學校只是教個基礎而已,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工作後才學,也就是說剛畢業的學生不管你唸什麼,
其實差距並不大,都要從頭學起,數理基礎/腦筋的靈活度/掌握要領的速度才是關鍵。
2.既然如此,你何必害怕不如本科系學生,畢業後趕快努力追上就好。
3.既然如此,轉系後能畢業就好,不必把沒修過的課通通補修,真的沒必要。專攻基礎科目(通常就是研究所考試的那兩、三科),把基礎科目唸的紮實一點就夠了(多看幾本原文教科書),說不定這樣程度會比本科生還紮實。

別怕,轉就對了
1.數理基礎好,轉領域絕對不是問題,工數、材力、流力唸得好,改念電路學、電子學也絕對沒問題。
2.想想你大學四年修過這麼多課,土木的東西你又了解多少,同樣的別人也是一樣,只要你能學會考研究所的那3門課,就絕對有能力做研究(大部分的論文,其實都只是探討而已,沒那麼困難)。
3.晚人家1、2年、3年,這都算小事情,一輩子還很長。找個有時間準備唸書的工作,就算去麥當勞打工我都支持。

選領域不必糾結,大方向走對就錯不了
1.轉系後到底是選哪個領域、跟哪個教授,做什麼題目,真的不是太重要,當然能跟到好老師、好題目是福氣。沒遇到也沒關係,重點是要順利畢業。
2.去圖書館,把最近一年的今周刊翻過一遍,不會花多時間,你就大概有底了,跟著產業大方向走,拿到門票資格,以後的路就錯不了。即使沒進去想進的實驗室,別擔心畢業後有的是機會,別執著你那短短兩年所做的東西。

當學生乖乖把書唸好就好,太天真了
1.學生時期,就應該要看財金雜誌,了解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市場脈動。
2.父母不了解的事情很多,教授講的不一定對,但畢業學長的話絕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還在想啊,趕快行動,要做就堅持到底。

作者簡歷:
台大土木所碩士,畢業近10年。
某新創公司創辦人
最後由 inventer 於 2018 3月 05 (週一) 9:39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inventer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14 9月 19 (週五) 4:23 pm
回頂端

Re: 土木人,別想了趕快轉領域。

文章由 站長 » 2018 2月 26 (週一) 10:06 pm

inventer 寫:*以前寫過文章建議學術基礎優異的土木系學生,可以轉機械熱流組。
現在要修正我以前的看法,不只是轉熱流組,而是轉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都可以。
*如果你非基礎優異的學生或者只想考公職/過穩定生活,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如果你是有能力、有才華,畢業後想做研發工作的,那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1.若你是台大研究所正在念碩班或博班的,建議你看到這篇文章,隔天就可以去辦休學了。
2.若你是台/成/中字輩/交大的大學生,隔天就可以準備轉系計畫/或準備跨領域考研究所。

你還沒發現,這世界的蓬勃發展跟你沒半點關係嗎?
不信去翻翻最近幾年的財金雜誌、網路科技文章、天下/遠見/今周刊/商業週刊,看看能找到幾篇是跟土木技術有關的商機報導,再看看別人都在報導什麼題材,你還沒發現這世界沒人談論跟你有關的東西嗎!,這是土木技術已成熟、無發展空間的最好證明。

能力等級差很多,念錯科系被狠狠超車
1.你的數理基礎會比國立科大/私立電機的學生要好的多,但畢業後你的薪水卻可能只有他的1/3不到。
2.而比錢更重要的是,走土木你會找不到空間發揮才華。

土木領域的技術,真的沒有什麼好研究的
即使你念台大或柏克萊、史丹佛的碩博士,相信我,你只會做一些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論文。
土木領域的學理已經相當成熟,幾乎沒有值得研究的題目了,如果有那應該會一直有報導討論未來產業商機,有看到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SAP2000其實就是AI,而結構分析就是會被AI取代的職業)

物聯網、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20年前的書本就已經在講了
1.數位革命、擁抱未來...等書 (出版在1995~1998年之間),裡面早就提到物聯網、社群媒體、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結果至今市場都還未成熟,這意味著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領域再過20年都還有發展空間。
2.若一個概念要走20~30年,然後市場才剛剛開始,想想未來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百分之80~90%的知識都是畢業後才學會的
1.學校只是教個基礎而已,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工作後才學,也就是說剛畢業的學生不管你唸什麼,
其實差距並不大,都要從頭學起,數理基礎/腦筋的靈活度/掌握要領的速度才是關鍵。
2.既然如此,你何必害怕不如本科系學生,畢業後趕快努力追上就好。
3.既然如此,轉系後能畢業就好,不必把沒修過的課通通補修,真的沒必要。專攻基礎科目(通常就是研究所考試的那兩、三科),把基礎科目唸的紮實一點就夠了(多看幾本原文教科書),說不定這樣程度會比本科生還紮實。

別怕,轉就對了
1.數理基礎好,轉領域絕對不是問題,工數、材力、流力唸得好,改念電路學、電子學也絕對沒問題。
2.想想你大學四年修過這麼多課,土木的東西你又了解多少,同樣的別人也是一樣,只要你能學會考研究所的那3門課,就絕對有能力做研究(大部分的論文,其實都只是探討而已,沒那麼困難)。
3.晚人家1、2年、3年,這都算小事情,一輩子還很長。找個有時間準備唸書的工作,就算去麥當勞打工我都支持。

乖乖把書唸好就好,你別天真了
1.學生時期,就應該要看財金雜誌,了解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市場脈動。
2.父母不了解的事情很多,教授講的不一定對,但畢業學長的話絕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還在想啊,趕快行動,要做就堅持到底。

作者簡歷:
台大土木所碩士,畢業近10年。
某新創公司創辦人


一樣工學院,薪資的確跟熱門的科系有差距

傳統土木的研究領域,老枝似乎難以開出新芽~

然而,機會與挑戰並存,改善從業環境,才是改變未來的必經之路
頭像
站長
Site Admin
Site Admin
 
文章: 1967
註冊時間: 2007 4月 14 (週六) 7:05 pm
  • 網站
回頂端

Re: 土木人,別想了趕快轉領域。

文章由 laiyihwa » 2018 2月 27 (週二) 9:22 am

個人對這篇有些說法其實不是很認同......
1. 土木(至少大學部)的專業科目真的比其他工科(特別是光電資類群)好讀得多,也沒那麼抽象,所學的東西都是隨處可見可碰觸的。你如果能夠在土木專業上手,不代表你在光電資類群也能洋洋得意,機械類也是如此。如果你是個學習偏好具體才有fu的類型,卻單純為了他人口中的前景而轉系,搞不好你會讀不下去,或畢業後也只能幹作業員類型的工作,而非多數人憧憬的研發工程等等。

2. 機械有許多設計職缺起薪也是28K~30K出頭的,而且是在大台北地區。而研發不是每個機械畢業都能幹的,整體求職上並沒有比土木簡單。今天把機械兩字換成其他科系名稱也是如此,土木真的算是最好找工作的領域之一。

3. AI沒這麼有取代性,原因他是超級黑盒子,我以前曾修過統計學習理論,非常清楚這東西即便再成熟,仍需要有大量的學習資料庫餵入,最後輸出的結果仍需人為判斷。

4. 個人覺得不是土木沒啥能研究的,而是台灣的業界生態過度滿足於短視近利。換句話說,在台灣,沒能幫民間企業賺大錢、或用起來不習慣的新知研究,就是沒用的研究,管你多有挑戰性、多有潛力,我以前碩班待的lab所出產的東西多半如此,所以我很清楚。

5. 轉領域真的要先秤秤自己斤兩,問問自己是不是別人口中說的那塊料。你今天待在土木只能當個小監工,到科技業搞不好失業,或在大學就被21;你今天待在土木,國考技師研究所榜上有名,在科技業搞不好就只能當個助理或作業員,研發根本輪不到你;也或許你今天在土木所向無敵,到科技業後發展得嚇嚇叫也說不定。



土木雖然是這鳥樣,但也有他的好。重點還是在自己身上,你性向和能力在哪。

備註:本身學習能力很強,智慧有一定水準的人,其經驗並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身上,因為這類的人往往念什麼都能有一定成就,只看自己要不要做而已。
laiyihwa
土木人三星會員
土木人三星會員
 
文章: 377
註冊時間: 2011 10月 18 (週二) 3:55 pm
回頂端


發表回覆
3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學校入學、考試、留學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