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以前寫過文章建議學術基礎優異的土木系學生,可以轉機械熱流組。
現在要修正我以前的看法,不只是轉熱流組,而是轉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都可以。
*如果你非基礎優異的學生或者只想考公職/過穩定生活,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如果你是有能力、有才華,畢業後想做研發工作的,那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1.若你是台大研究所正在念碩班或博班的,建議你看到這篇文章,隔天就可以去辦休學了。
2.若你是台/成/中字輩/交大的大學生,隔天就可以準備轉系計畫/或準備跨領域考研究所。
你還沒發現,這世界的蓬勃發展跟你沒半點關係嗎?
不信去翻翻最近幾年的財金雜誌、網路科技文章、天下/遠見/今周刊/商業週刊,看看能找到幾篇是跟土木技術有關的商機報導,再看看別人都在報導什麼題材,你還沒發現這世界沒人談論跟你有關的東西嗎!,這是土木技術已成熟、無發展空間的最好證明。
能力等級差很多,念錯科系被狠狠超車
1.你的數理基礎會比國立科大/私立電機的學生要好的多,但畢業後你的薪水卻可能只有他的1/3不到。
2.而比錢更重要的是,走土木你會找不到空間發揮才華。
土木領域的技術,真的沒有什麼好研究的
即使你念台大或柏克萊、史丹佛的碩博士,相信我,你只會做一些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論文。
土木領域的學理已經相當成熟,幾乎沒有值得研究的題目了,如果有那應該會一直有報導討論未來產業商機,有看到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SAP2000其實就是AI,而結構分析就是會被AI取代的職業)
物聯網、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20年前的書本就已經在講了
1.數位革命、擁抱未來...等書 (出版在1995~1998年之間),裡面早就提到物聯網、社群媒體、AI、VR/AR、自駕車這些概念。結果至今市場都還未成熟,這意味著電子/電機/機械/資工領域再過20年都還有發展空間。
2.若一個概念要走20~30年,然後市場才剛剛開始,想想未來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百分之80~90%的知識都是畢業後才學會的
1.學校只是教個基礎而已,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工作後才學,也就是說剛畢業的學生不管你唸什麼,
其實差距並不大,都要從頭學起,數理基礎/腦筋的靈活度/掌握要領的速度才是關鍵。
2.既然如此,你何必害怕不如本科系學生,畢業後趕快努力追上就好。
3.既然如此,轉系後能畢業就好,不必把沒修過的課通通補修,真的沒必要。專攻基礎科目(通常就是研究所考試的那兩、三科),把基礎科目唸的紮實一點就夠了(多看幾本原文教科書),說不定這樣程度會比本科生還紮實。
別怕,轉就對了
1.數理基礎好,轉領域絕對不是問題,工數、材力、流力唸得好,改念電路學、電子學也絕對沒問題。
2.想想你大學四年修過這麼多課,土木的東西你又了解多少,同樣的別人也是一樣,只要你能學會考研究所的那3門課,就絕對有能力做研究(大部分的論文,其實都只是探討而已,沒那麼困難)。
3.晚人家1、2年、3年,這都算小事情,一輩子還很長。找個有時間準備唸書的工作,就算去麥當勞打工我都支持。
選領域不必糾結,大方向走對就錯不了
1.轉系後到底是選哪個領域、跟哪個教授,做什麼題目,真的不是太重要,當然能跟到好老師、好題目是福氣。沒遇到也沒關係,重點是要順利畢業。
2.去圖書館,把最近一年的今周刊翻過一遍,不會花多時間,你就大概有底了,跟著產業大方向走,拿到門票資格,以後的路就錯不了。即使沒進去想進的實驗室,別擔心畢業後有的是機會,別執著你那短短兩年所做的東西。
當學生乖乖把書唸好就好,太天真了
1.學生時期,就應該要看財金雜誌,了解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市場脈動。
2.父母不了解的事情很多,教授講的不一定對,但畢業學長的話絕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還在想啊,趕快行動,要做就堅持到底。
作者簡歷:
台大土木所碩士,畢業近10年。
某新創公司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