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美國土木工作半年心得分享 - 結構設計篇2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28 (週四) 8:20 pm
#0 由 warren
11. 只安裝需要用得到的軟體
公司有關於電腦的軟體的部分還管得蠻嚴的, 個人是沒辦法安裝任何新的軟體, 如果有需要, 要得到經理的允許後,
IT的人才會來裝! 所以每個工程師的電腦內的軟體都略有不同, 有的有autocad, 有的有ansys, 其他的人就沒有!
另外, 電腦跟電話分機也是跟著工程師的, 所以越資深電腦內的軟體也會越多囉!

12. 重視品質
跟我之前在台灣的經驗比, 這邊對於品質的要求是真的蠻高的, 而且聽說我公司的品質要求又比一般公司高很多!
所以除了結構分析的正確性的層層把關外, 出具報告及各種文件上都是十分正式且正確! 而對於各種細部的設計,
即使可施工性(constructibility)也都有詳細的分析!
而且這邊的整合能力真的很強, 也就是說不管是空調, 機械設備, 電力設備, 海事部門, 及施工部門, 都有各自
的設計單位及繪圖單位, 而在過程中也要逐漸的套繪在一起, 並且以3D的方式去發現並解決其中的衝突問題! 這
樣的作法的成果會使絕大部分的問題在設計階段就會解決, 不會在施工的時候才冒出來! 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還是
施工是最花錢的, 所以在設計時要去解決所有可以發現的問題!

13. 設計工作算工時, 並且採計畫導向
雖然公司是有統包能力, 但服務上是很多元的, 可以是純設計案, 預先設計案(Pre-project planning), 純施工
案, 甚至是純安裝案(船運到場址安座)。 但對於設計部門來說, 提計畫時就要提出設計工時 (e.g. 120,000hrs)
, 而之後也要定期交報表報告給客戶使用工時狀況! 工程師也是要向計畫的核定工時來申請薪水的支付, 所以結
果的呈現對於向客戶報告或是內部控管上就很清楚! 台灣的設計工作這點就是一團亂, 沒辦法提出負責任的工時
估計及記錄來據以提出合理的設計報酬!

14. 信任的工作環境
這邊的辦公文化本質上就是創造出很符合人性, 善意互動與信任的工作環境! 公司沒有打卡也完全信任員工的上
班作息, 所以表定是星期一到星期四 7am-4:30pm, 星期五隔週上班 7:30am -4 pm, 但是員工要早到早走或是晚
到晚走基本上都沒問題。朋友的工程設計公司是只要你一週上班四十小時, 要怎麼樣的上班作息都可以, 一週上
三天或是上七天都可, 不過當然是讓工作上與其他人的協調不會脫節!
台灣相對上就硬性很多了, 我想可能是對於工作表現沒辦法追蹤, 所以只在時間上計較!

15. Feel free to try
美國是個很容許錯誤的地方, 而且美國人也是特別容易犯錯的類型的人! 但是另一方面, 這邊也是很勇於創新跟
改變, 以設計而言, 基於公司或各戶提出的專案設計規則, 專案工程設計主管可以採用他覺得合適的設計方式,
例如是每個工程師做一部份再整合起來, 或是每個人獨力完成一個模型的設計等! 另一個例子是像製作報告時,
這邊是沒有在抄模版的, 完全看其中的工程主管的想法及工程師的想法, 主管也會讓工程師盡量去try, 即使是同
一個專案每個工程師編寫的報告都是會略有不同的! 有些細部設計也是可以採用自己設計的excel來計算, 當然
老闆或其他同事是一定會幫忙檢查的!

16. 消除錯誤
工程的確是不容許犯錯的, 特別是花費高昂的海上結構, 只要一個大錯, 公司可能就被石油公司跟保險公司告倒
了! 所以這邊是用系統性的消除錯誤法! 標準性的作法是在一個工程計畫在經過財務分析, 市場分析,及可行性
分析後, 會先做一個預先設計(FEED, or Front-end engineering and design), 這一個階段就相當於一個完整
的設計了, 基於此階段所有的資訊, 設計出合適的設備配置, 管線, 動線, 結構工程師就基於此時的資訊用以
設計結構! 得出的結果交回給石油公司評估後並發包給其他設計單位去設計!
也就是說, 做初步設計的單位跟詳細設計的單位是不一樣的, 不同公司用的軟體跟分析流程也不同, 負責詳細設
計的公司也會有初步設計報告可以參考, 所以如果兩次設計結果是類似的, 那整個結果就非常的可信賴了! 而且
在過程中, 也可以發現可能有些初步設計沒有考慮的部分, 或是不符合最新的資訊和需求!
而在詳細設計報告部分, 依據不同的時間點也會提交給客戶不同的報告! 初步設計報告(Preliminary Issue) -->
供客戶審閱報告(Issued for review) --> 核可設計報告 (Issued for design) --> 核可施工報告 (Issued for
construction) --> 海上結構體認證報告(DNV Certificate)。海上平台等同於船舶, 所以最後一份報告是要送交
給海上結構認證單位審查(全世界只有美國跟歐洲各有一個認證機構,中國也在成立一個新的), 取得認證後石油公
司就可以據以去申請保險(如果出事,保險公司賠付完後可能會轉而向設計單位及認證單位求償)。

17. 採用ASD規範
海上平台及其他鑽油浮體結構在不浸水的上部結構是按造ASD 9來設計的, 而且看來也不會轉向LRFD, 特別要指向
這一點是在台灣好像覺得LRFD比較先進, 可是在最先進的海上工程上, ASD還是最愛!

18. 重視工地的意見
這邊設計時如果工地有意見, 工程師就只有閉嘴的份, 回去改設計!
工地還是工程最辛苦也是花費最大的地方, 如何吊裝, 施做, 組裝, 運送也不是工程師可以隨意假設的! 因此,
設計時要儘量的簡化, 只做必要的設計, 不使施工複雜! 這樣才能全力的輔助現場施工!
另外要補充的是, 工地也分很多種, 公司有十幾台或更多的工程船, 一艘船上最多時有多達一百六十個工人在上
面做各種焊接管線或是吊裝的工作, 一個任務可能就要住在船上三個月之久!

19. 沒有A1, A0, 或藍圖
在台灣覺得藍圖或是A1, A0的圖很酷, 可是發現這邊沒有那種東西了, 現在的工地都是用印表機印出約A3大小的
圖來看, 方便攜帶又清楚! 我也覺得大圖只會造成攜帶不變的困擾罷了!

20. 要分析不同階段的結構
在陸上的結構分析上比較少遇到不同階段分析的問題, 而由於目前在海上工程都是採用預組(prefabrication),
預裝(preassembly), 模組化(modularization), 離址建造(offsite fabrication)! 所以一個巨大的模組在工地
建好, 要量重量(model 1), 試轉測試(model 2), 滾輪運送上駁船(model 3), 吊上海上平台或煉油船(model 4)
, 及運作(model 5)! 以及船運時及運作時的疲勞分析(model 6, 7) 其中在船上或是煉油船由於對於結構體來說
相當於地基會動, 所以整個結構是長期處於動態的情形, 跟陸上結構很不同! 另外, 也不能隨意高估載重, 因為
載重不論高估或低估, 都會影響船的平衡, 所以載重的精確預估是很重要的!

Re: 美國土木工作半年心得分享 - 結構設計篇2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28 (週四) 9:01 pm
#1 由 lee.jengru
warren 寫:17. 採用ASD規範
海上平台及其他鑽油浮體結構在不浸水的上部結構是按造ASD 9來設計的, 而且看來也不會轉向LRFD, 特別要指向
這一點是在台灣好像覺得LRFD比較先進, 可是在最先進的海上工程上, ASD還是最愛!


請問一下
台灣有那些工程是LRFD設計的?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28 (週四) 10:18 pm
#2 由 站長
感謝 warren 兄的分享~
雖然無法在美國工作,但是還是蠻嚮往這類工作環境的。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28 (週四) 10:57 pm
#3 由 slopeqq
看過 warren 兄一連串工作分享,實在是非常感謝。
也可以感受到台灣工程界的狹隘跟發展實在很小。
很嚮往這樣一個人性又有尊嚴跟發展的工作環境。
雖然海外生活大不易,很多生活問題要克服,不過感覺在美國工程界,工作的本身不會讓人覺得沮喪跟消極。

在台灣..大家念土木,總覺得入錯行之類。

但仔細想一想,大家對土木這一個行業或相關的專業是否真的感到沒有興趣或不喜歡呢??

若真的沒興趣..在大學時應該就會轉科系或者混畢業後根本不會再去從事這行業。或者說是為了餬口而苟延殘喘嗎?

我想大家會對土木灰心大概是出社會後..遇到工程生態跟環境的種種感到灰心。漸漸的..不知不覺都往考國家考試這一方向走..土木人論壇也後也都變成以考試為主要討論。因為考國家考試變成從事土木必經之路了
專業性討論變少..也很少人回應。

不說美國,就中國大陸對岸的一個中華鋼結構論壇,裡面資訊跟討論都非常豐富跟專業。實在令人覺得汗顏。

即使在本站公務員交流的討論中..會發現我們從事公職主要的目的在於預防檢調、政風、審計的麻煩,思考遵循為了防弊而複雜艱澀的採購法。

工程本身的專業性卻被忽略了。 (印堂發黑)

在這裡想請教warren 兄的一點是..不知道美國工程界與政府機關的互動如何?

美國的公職人員會不會動輒被司法調查?或者一件工程只要金額大一點就很容易爆發所謂的弊案?

若有這方面的訊息,也請warren 兄不略分享一下,感激不盡。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29 (週五) 12:18 pm
#4 由 站長
slopeqq 寫:即使在本站公務員交流的討論中..會發現我們從事公職主要的目的在於預防檢調、政風、審計的麻煩,思考遵循為了防弊而複雜艱澀的採購法。

工程本身的專業性卻被忽略了。 (印堂發黑)

在這裡想請教warren 兄的一點是..不知道美國工程界與政府機關的互動如何?



恩~ 建築人網站 裡面有個建築改革的議題,目的就是改革建築界的一些問題,土木界也是可以有類似這樣的一個組織,而且由各位土木人來發起,是有可能可以實現的。

文章發表於 : 2008 8月 30 (週六) 4:15 am
#5 由 verbatim
首先 恭喜Warren大的好運氣
從事的工作內容 真是太高級 太專業了
看了就很令人嚮往
應該把這文章放到大學招生傳單中
相信土木系錄取分數立刻漲停板

我就沒那好運氣
可以進入這種看起來很棒的公司 工作內容又專業新水又高福利又好
而僅僅是在小公司求溫飽而已
沒錯 在海外生活大不易,很多生活問題要克服,
雖然工作的本身不至於讓人覺得沮喪跟消極
但是也不到可以享受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特別是一開始沒身分
能找到願意聘請你幫你辦身分的公司就萬幸了

過了幾年後
就像Cannon大所說
如何融入整個大環境才是大問題
說實話 你英文再好 還是不會像土生土長美國人一樣好
就像到台灣的僑生 在語言上始終很難體會甚麼是"ㄅㄧㄚ ㄎㄤ"的道理一樣
很多時候在言語中不能打成一片 生活上就很難變成 "麻吉"

美國的優點是 他們比較尊重專業 也許這也是專業人士比較自重的緣故
工程師說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很少有人質疑你
當然工程師講出的話背後都是有根據的
萬一有人”敢”挑戰你的話
可以馬上跟他闡述大道理 讓他心服口服
久而久之 就沒有人會再質疑你的判斷與決定
自重而後人重之呀
所以很多時候我個人會覺得在美國會省去很多罄竹難書的麻煩

不同於Warren 大
我每天還是跟A1 A0圖為伍
因為這些大圖捲一捲
帶到工地去可以順便打打那些連簡單加法都會算錯的工頭的頭….J

唉!
不論在太平洋的哪一邊
都是有甘有苦的

Re: 美國土木工作半年心得分享 - 結構設計篇2

文章發表於 : 2008 9月 01 (週一) 1:25 am
#6 由 warren
lee.jengru 寫:請問一下
台灣有那些工程是LRFD設計的?


我想在台灣也是都用ASD設計, 只是我之前在台灣的時候, 很多書本或是老師所提供的資訊都強調ASD
在第九版1989年後就不在更新的版本, 而LRFD已經到了第十三版了, 所以ASD遲早會被淘汰之類的說
法!

又或者有一些說法說美國都是採用最新的規範之類, 包括LRFD!

所以我才以自己在這邊所看到的來提出ASD目前在美國土木鋼結構上還是主流, 而且未來可能二十年都
在海洋工程都看不到會更改的機會!

Warren

文章發表於 : 2008 9月 01 (週一) 2:16 am
#7 由 warren
slopeqq 寫:看過 warren 兄一連串工作分享,實在是非常感謝。

在這裡想請教warren 兄的一點是..不知道美國工程界與政府機關的互動如何?

美國的公職人員會不會動輒被司法調查?或者一件工程只要金額大一點就很容易爆發所謂的弊案?

若有這方面的訊息,也請warren 兄不略分享一下,感激不盡。


這方面我得資訊來源比較間接, 有從營建管理課堂上得來的, 或是從電視上AUSTIN城市徵選開發案, 又或是

企業主來學校的座談等管道得來的一些訊息!


先從大的工程公司談起好了, 之前Jacob的副總裁以及其他大公司在自我推薦時, 常會談到他們公司的業務

有七成以上都是老客戶回流, 並且採用議價方式而非標工程的方式取得, 其中的客戶也包括政府單位或是學

校單位等! 也就是說, 這邊政府單位遴選廠商時, 如果滿意一家廠商在一項案子上的表現, 可以直接請該公司

議價其他案子, 不用什麼公開招標之類的程序! 而我猜學校單位內應該也是有遴選委員會來決定這一類的事

情並做成紀錄公佈, 所以也不會有少部份人決定所生的弊端!

再者, 由於這邊大一點的公司大部分是公開上市的公司, 擁有權為社會大眾, 所以也不會有賄酪官員而影響

公司形象的情形出現, 如果是私人擁有的小公司來接的小工程, 我猜想即使是美國也會有很多小弊端吧!

當然公家單位或是大公司對於員工可收受的禮物或是餐飲都有很嚴格的規定, 違反規定者會需要接受調查

或是離職的情形, 單位內部定期也會有道德課程來提醒員工不要不小心違法等!

而像Austin市在某些都市規劃案, 就會發邀請函給七八家該領域的大公司, 請這些公司來提出開發案簡報及

各種財務可行性分析等, 而且很重要的觀念是, 這些來簡報的公司都會拿到錢來做這些提案及簡報的! 而這

些遴選的過程就會在當地的電視台公開實況轉撥, 所以居民也可以看到參與的評審委員及簡報的情形, 我是

覺得還蠻好看的, 就像在看星光大道一樣看各家公司如何推銷自己的計畫及特點!


最後, 也不知道是這邊道德感比較強還是賺錢有很多正常的管道, 這邊比較少聽到一些賄酪的情形, 之前有

個醜聞說美國很多大學有比較偏好某些學生貸款公司並且接受餐飲招待, 但是學校的人員提出說餐飲招待是

小額的午餐餐盒或pizza, 並且不會因此影響他們在遴選上的公正性, 這個最後是如何發展我不清楚! 但是

的確是覺得美國, 或是說德州這邊不太需要花太多心思在防弊上面! 人的正直性是可以信賴的!!


當然我自己也是發現我自己剛從台灣來的時候就會很自然的發現這邊很多便宜可佔, 或是好像有很多漏洞可

鑽, 但是待久了會覺得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該拿的就不要拿, 一但有個犯罪或信用缺失, 這邊的個人資

訊系統可是會鉅細靡遺的登錄上去, 有經過授權的單位或公司都是可以去查看你的資料的! 我自己的引申是

當一個國家建立了完成且詳細的個人資訊資料庫, 則國民因為知道自己的不當行為會被紀錄並且影響到自己

未來的可信賴度, 也因此就不會去冒險坐一些違法或不當的行為! 誠實或是正直的價值也就會被彰顯!


談的有點遠了, 不知道有沒有回答到slopeqq大的問題.....

Warren

Re: 美國土木工作半年心得分享 - 結構設計篇2

文章發表於 : 2008 9月 01 (週一) 8:27 am
#8 由 lee.jengru
warren 寫:
lee.jengru 寫:請問一下
台灣有那些工程是LRFD設計的?


我想在台灣也是都用ASD設計, 只是我之前在台灣的時候, 很多書本或是老師所提供的資訊都強調ASD
在第九版1989年後就不在更新的版本, 而LRFD已經到了第十三版了, 所以ASD遲早會被淘汰之類的說
法!

又或者有一些說法說美國都是採用最新的規範之類, 包括LRFD!

所以我才以自己在這邊所看到的來提出ASD目前在美國土木鋼結構上還是主流, 而且未來可能二十年都
在海洋工程都看不到會更改的機會!

Warren


這就是學術與實務上的茫點
很多年輕或者中生代的老師都是留美的
回來都給學生灌輸LRFD才是趨勢
而且他們也只教LRFD
與其說那些老師教LRFD
說坦白點,請他們用LRFD可能還設計不出一棟鋼結構出來!

從事設計已經十幾年了
還是沒有碰到有LRFD設計的案子
所以,Warren兄提到

17. 採用ASD規範
海上平台及其他鑽油浮體結構在不浸水的上部結構是按造ASD 9來設計的, 而且看來也不會轉向LRFD, 特別要指向
這一點是在台灣好像覺得LRFD比較先進, 可是在最先進的海上工程上, ASD還是最愛!


小弟是充滿了納悶及懷疑,

ASD雖然沒有再進版
但是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Seismic Pro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一直有進版喔!

文章發表於 : 2008 9月 01 (週一) 8:44 am
#9 由 verbatim
slopeqq 寫:看過 warren 兄一連串工作分享,實在是非常感謝。

在這裡想請教warren 兄的一點是..不知道美國工程界與政府機關的互動如何?

美國的公職人員會不會動輒被司法調查?或者一件工程只要金額大一點就很容易爆發所謂的弊案?

若有這方面的訊息,也請warren 兄不略分享一下,感激不盡。



美國的公職人員....美國無所謂公職人員
因為美國沒有高普考制度
你去應徵政府工作
跟去應徵私人工作
基本上沒什麼不同

弊案到處都有啦
只是美國法令健全
比方政治獻金、遊說法等
所以這邊是「明著幹」
就比較沒有「查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