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專業技術分區 | Special Subject ‹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5 (週六) 1:47 am

有關降伏應力與降伏點

由力學名師 劉啟台老師親自主持「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學」方面的問題。

版主: 老師

發表回覆
16 篇文章 • 第 2 頁 (共 2 頁) • 1,2

Re: 圖片

文章由 pigheadthree » 2013 3月 26 (週二) 12:15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pluto89999 寫:首先,從鋼筋應力應變圖來看
塑性階段(完全塑性)從上降伏點到應變硬化點,而降伏應力與上降伏點位置一致,表示降伏應力為上降伏點的應力值
從上降伏點到下降伏點,應力降低而應變增加,這張圖應是簡單的示意圖,且不違背陳宏謀先生著作的說法
下降伏點開始呈一近似水平線,顯示下降伏點應是所謂的降伏點
若是,則降伏應力不等於降伏點
這張圖可解釋我的疑惑

從混凝土應力應變圖來看
橫距法定出降伏點
但是,混凝土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約十分之一
縱座標上顯示的數據是抗壓強度,這一張圖是混凝土抗壓實驗曲線
抗壓實驗有降伏點嗎?數據的旁邊寫sigma y,指的是降伏強度
混凝土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約十分之一,sigma y可能達到280、350kg/cm^2嗎?


不好意思!我修正一下!

基本上,延性材料的降伏點不明顯時,我們才採用0.2%橫距法去找降伏點。

我剛剛畫的混凝土圖說例子有點問題,故刪除之。

混凝土只有抗壓強度,沒有降伏強度。
頭像
pigheadthree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2012 11月 15 (週四) 3:53 pm
來自: Taiwan
回頂端

Re: 圖片

文章由 pluto89999 » 2013 3月 26 (週二) 12:29 pm

pigheadthree 寫:
pluto89999 寫:首先,從鋼筋應力應變圖來看
塑性階段(完全塑性)從上降伏點到應變硬化點,而降伏應力與上降伏點位置一致,表示降伏應力為上降伏點的應力值
從上降伏點到下降伏點,應力降低而應變增加,這張圖應是簡單的示意圖,且不違背陳宏謀先生著作的說法
下降伏點開始呈一近似水平線,顯示下降伏點應是所謂的降伏點
若是,則降伏應力不等於降伏點
這張圖可解釋我的疑惑

從混凝土應力應變圖來看
橫距法定出降伏點
但是,混凝土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約十分之一
縱座標上顯示的數據是抗壓強度,這一張圖是混凝土抗壓實驗曲線
抗壓實驗有降伏點嗎?數據的旁邊寫sigma y,指的是降伏強度
混凝土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約十分之一,sigma y可能達到280、350kg/cm^2嗎?


不好意思!我修正一下!

基本上,延性材料的降伏點不明顯時,我們才採用0.2%橫距法去找降伏點。

我剛剛畫的混凝土圖說例子有點問題,故刪除之。

混凝土只有抗壓強度,沒有降伏強度。


直到目前為止,我在計算上對於混凝土的強度只用到其抗壓強度而已
pluto89999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217
註冊時間: 2011 3月 24 (週四) 1:29 pm
回頂端

降伏點

文章由 pluto89999 » 2013 3月 26 (週二) 4:34 p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 4122800432
明文說降伏應力 = 降伏點
所以
目前的結論是
降伏應力 = 上降伏點 = 降伏點

不過它的完全塑性的起點是畫在比例限度之後
塑性的發生要在彈性限度之後
可知完全塑性與塑性區是不同含義
塑性階段的定義,有的書說是過了彈性限度後到應變硬化以及頸縮都是塑性階段
但上一頁的圖畫的塑性階段,起點是在降伏應力
是否應該改成完全塑性?
pluto89999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217
註冊時間: 2011 3月 24 (週四) 1:29 pm
回頂端

Re: 有關降伏應力與降伏點

文章由 trlct » 2013 3月 27 (週三) 2:05 am

pluto89999 寫:在陳宏謀先生著作中,降伏點定義是應力應變曲線上,自某點之後,拉力並未顯著增加,但會產生相當大的伸長,該點稱降伏點
完全塑性指無需增加所施載重仍會發生變形(自降伏應力開始)

請問老師,降伏點與降伏應力在曲線上對應的位置是同一點的嗎?


A:
先說明幾個觀念:
1.應力應變曲線是由實驗所得的,所以,每種材料都會不一樣。
2.即使是同一種材料,每次實驗所得的,也會不一樣。
3.教科書上所言的只是「一般代表性」的概念,不要以為適用於每一種材料。
4.學習的重點應是,應力應變曲線告訴我們的力學行為,而非枝節上名詞的問題。

簡而言之,
1.降伏應力就是降伏點所相應的應力值。
2.脆性材料不會去定義「降伏應力」,因為沒有意義。
3.最重要的觀念是,過了降伏點之後,在「完全塑性段」的力學行為,並不是「應力不增加,而應變迅速增加」!
4.這點在陳老師的書中,及教育部「學習加油站」中,還有許多材力書籍中,所敘述的都是錯誤的。
5.正確的觀念是:在完全塑性段中,應力不增加,而應變可隨意調整。
6.這點在分析塑性行為時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課堂上也再三強調過,有需要的話請複習一下你的筆記。
trlct
偉大的解惑者
偉大的解惑者
 
文章: 337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6 (週三) 6:16 pm
回頂端

Re: 有關降伏應力與降伏點

文章由 pluto89999 » 2013 3月 27 (週三) 8:44 am

trlct 寫:
pluto89999 寫:在陳宏謀先生著作中,降伏點定義是應力應變曲線上,自某點之後,拉力並未顯著增加,但會產生相當大的伸長,該點稱降伏點
完全塑性指無需增加所施載重仍會發生變形(自降伏應力開始)

請問老師,降伏點與降伏應力在曲線上對應的位置是同一點的嗎?


A:
先說明幾個觀念:
1.應力應變曲線是由實驗所得的,所以,每種材料都會不一樣。
2.即使是同一種材料,每次實驗所得的,也會不一樣。
3.教科書上所言的只是「一般代表性」的概念,不要以為適用於每一種材料。
4.學習的重點應是,應力應變曲線告訴我們的力學行為,而非枝節上名詞的問題。

簡而言之,
1.降伏應力就是降伏點所相應的應力值。
2.脆性材料不會去定義「降伏應力」,因為沒有意義。
3.最重要的觀念是,過了降伏點之後,在「完全塑性段」的力學行為,並不是「應力不增加,而應變迅速增加」!
4.這點在陳老師的書中,及教育部「學習加油站」中,還有許多材力書籍中,所敘述的都是錯誤的。
5.正確的觀念是:在完全塑性段中,應力不增加,而應變可隨意調整。
6.這點在分析塑性行為時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課堂上也再三強調過,有需要的話請複習一下你的筆記。


我有劉老師的著作,這星期我將回台南把書帶來,以前補習班沒有劉老師的錄影帶
有關"在完全塑性段中,應力不增加,而應變可隨意調整。"
請問老師,這是指在完全塑性段範圍內,應力值為常數而應變可以是任意值嗎
pluto89999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217
註冊時間: 2011 3月 24 (週四) 1:29 pm
回頂端

Re: 有關降伏應力與降伏點

文章由 trlct » 2013 3月 27 (週三) 5:00 pm

[quote/]
有關"在完全塑性段中,應力不增加,而應變可隨意調整。"
請問老師,這是指在完全塑性段範圍內,應力值為常數而應變可以是任意值嗎[/quote]

A:
1.請這樣想,在完全塑性段範圍內,要「調整」應變時並無需增加應力,但材料本身並不會自行增加(或減少)應變,而是要由外界去作調整。

2.我上課常舉「捏陶土」為例,陶土就是塑性材料,其形狀是任你調整的,但你不動它,陶土不會自行改變形狀。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trlct
偉大的解惑者
偉大的解惑者
 
文章: 337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6 (週三) 6:16 pm
回頂端

上一頁

發表回覆
16 篇文章 • 第 2 頁 (共 2 頁) • 1,2

回到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