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專業技術分區 | Special Subject ‹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5 (週六) 2:01 am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由力學名師 劉啟台老師親自主持「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學」方面的問題。

版主: 老師

發表回覆
9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opqpk » 2014 10月 30 (週四) 4:28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如圖所示 一懸臂梁,其橫截面是T型的,是求(a)具固定端A點右方1m的剖面上肢最大剪應力;(b)距上表面25mm處剪應力;(c)距下表面20mm處剪應力。
附加檔案
梁應力.png
梁應力.png (1.96 KiB) 被瀏覽 13847 次
opqpk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10 5月 03 (週一) 2:03 a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Taylor » 2014 10月 30 (週四) 8:26 pm

不好意思,這種剪力應力圖該如何求解呢?
附加檔案
010.JPG
010.JPG (15.55 KiB) 被瀏覽 13791 次
Taylor
新註冊會員
新註冊會員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4 10月 30 (週四) 7:21 p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opqpk » 2014 10月 30 (週四) 9:04 pm

可以算得出來 以下公式作為提示
t=(VQ)/(Ib)
opqpk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10 5月 03 (週一) 2:03 a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Taylor » 2014 10月 30 (週四) 9:13 pm

τ=VQ/Ib 只能求最大τ_max與翼板的τ數值,關於您的題目(b)(c)在不同位置,需考慮二次拋物線的比例行為。小弟資質愚昧,不知道這位pk大哥是否可以計算給後學閱讀呢?
Taylor
新註冊會員
新註冊會員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4 10月 30 (週四) 7:21 p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opqpk » 2014 10月 30 (週四) 9:36 pm

(a)
y=(A_1y_1+A_2y_2)/(A_1+A_2)=125.88mm
I=I_1+I_2=I_1+A_1(y-y_1)^2+I_2+A_2(y-y_2)^2=5.068*10^7mm^4
Q=(y/2)(ty)=396144.36mm^3
t_max=(VQ)/(Ib)=9.38MPa
(b)
Q'=y'_1A_1=(125.88-12.5)50*25=141725mm^3
t=(VQ')/(Ib)=3.356MPa
(c)
Q'=y'_2A_2=216580mm^3
t=(VQ')/(Ib)=1.28MPa
這樣可以吧!!
opqpk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10 5月 03 (週一) 2:03 a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Taylor » 2014 10月 30 (週四) 10:24 pm

opqpk 寫:(a)
y=(A_1y_1+A_2y_2)/(A_1+A_2)=125.88mm
I=I_1+I_2=I_1+A_1(y-y_1)^2+I_2+A_2(y-y_2)^2=5.068*10^7mm^4
Q=(y/2)(ty)=396144.36mm^3
t_max=(VQ)/(Ib)=9.38MPa
(b)
Q'=y'_1A_1=(125.88-12.5)50*25=141725mm^3
t=(VQ')/(Ib)=3.356MPa
(c)
Q'=y'_2A_2=216580mm^3
t=(VQ')/(Ib)=1.28MPa
這樣可以吧!!


應該是不可以喔!

先請問您翼板計算τ值,b的數值該帶多少您知道嗎?

翼板計算出來的τ值落點在哪裡,您知道嗎?

利用Q面積的一次矩計算,大部分只能求解τ_max,

計算出翼板的τ_max與上部結構的τ_max再利用二次拋物線的比例才可求解T結構任何一點的剪力值。

您利用不同的Q值去計算,似乎不太合理!
Taylor
新註冊會員
新註冊會員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4 10月 30 (週四) 7:21 p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opqpk » 2014 10月 30 (週四) 11:44 pm

第一步算出V
第二部算出中性軸
第三部利用平心地理求形心軸慣性矩
(a)最大剪應力會發生在中性軸
t_max=(VQ)/(Ib)
PS 參考面定為上方
Q=y/2(by)
就可以求出t_max
(b)距上表面25mm
Q=(y-(25/2))*(b*25)
該處剪應力就等於
t=(VQ)/(Ib)
(c)距下表20mm
Q=((h-y)-(20/2)*20*200
t=(VQ)/(I*200)
每一段的變化都不一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慣性矩、剪力一定一樣,
(a)b因為他最大剪應力在中性軸,而中性軸經過位置為上方,故b=50,
(b)因為在中性軸上方,而(c)因為在距離下表面20mm,所以她的b=200mm,
opqpk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10 5月 03 (週一) 2:03 a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Taylor » 2014 10月 30 (週四) 11:59 pm

opqpk 寫:第一步算出V
第二部算出中性軸
第三部利用平心地理求形心軸慣性矩
(a)最大剪應力會發生在中性軸
t_max=(VQ)/(Ib)
PS 參考面定為上方
Q=y/2(by)
就可以求出t_max
(b)距上表面25mm
Q=(y-(25/2))*(b*25)
該處剪應力就等於
t=(VQ)/(Ib)
(c)距下表20mm
Q=((h-y)-(20/2)*20*200
t=(VQ)/(I*200)
每一段的變化都不一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慣性矩、剪力一定一樣,
(a)b因為他最大剪應力在中性軸,而中性軸經過位置為上方,故b=50,
(b)因為在中性軸上方,而(c)因為在距離下表面20mm,所以她的b=200mm,


厲害喔pk大哥!利用不同位置的Q值就能求解剪力值!太強了!小弟受益非淺!

之前都一直認為利用二拋的比例去求解,原來我的觀念有誤,感謝修正!
Taylor
新註冊會員
新註冊會員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4 10月 30 (週四) 7:21 pm
回頂端

Re: 想請教材料應力問題

文章由 opqpk » 2014 10月 31 (週五) 10:48 am

我想說 大家說出來一下建議!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opqpk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10 5月 03 (週一) 2:03 am
回頂端


發表回覆
9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