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5 (週二) 8:11 am
#0 由 s9428001
老師好
為什麼組合誤差不用算固端彎矩呢?
是不是應該按照溫度變化那一題一樣求出固端彎矩呢?
謝謝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5 (週二) 9:19 am
#1 由 AllenYen
解答是把組合誤差的側移量當作桿端相對位移計入傾角變位式裡的開鎖部份。

你也可以把組合誤差當作廣義外力(跟下面溫差那題一樣)作用,得到鎖住部分的固端彎矩,開鎖部份裡頭就沒

有組合誤差貢獻,我比較傾向此種作法,因為如果除了組合誤差或支承變位作用外,結構有可能會側移,那側

移所造成的桿端彎矩也需另外計,所以我習慣把廣義外力鎖住得到固端彎矩,就回到原結構求解,之後過程同

一般的解題程序。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5 (週二) 9:25 am
#2 由 cance
s9428001 寫:老師好
為什麼組合誤差不用算固端彎矩呢?
是不是應該按照溫度變化那一題一樣求出固端彎矩呢?
謝謝
圖檔
圖檔
圖檔

這只是表示上的問題,86土木技師你也可以先算BD柱的固端彎矩為-3EI*0.6/L平方,再利用彎矩分配法分配到BA、BC敢件,這樣算應該是最快的了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5 (週二) 8:28 pm
#3 由 trlct
s9428001 寫:老師好
為什麼組合誤差不用算固端彎矩呢?
是不是應該按照溫度變化那一題一樣求出固端彎矩呢?
謝謝


A:
1.你所舉的第一個例子,相當於是支承變動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要依你的解題方法作討論。

2.如果採用「傾角變位法」,那你有兩種選擇:
(1)你可求相應的固端內力(注意,不是只有固端彎矩喔),亦即「加鎖內力」,再分析承受「解鎖外力」的結構。
(2)分析支承變動所造成的桿件側移。就如你所附之例子中之解法一樣。
PS.上述兩種方法的比較,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70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3.如果採用「彎矩分配法」,那你必須求相應的固端內力,亦即前述第(1)種選擇。因為,彎矩分配法本來就是將側移的影響納入「固端內力」作分析。
PS.「彎矩分配法」處理支承變動的問題,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6-45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4.至於溫度變化那題,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90 中例 2,其中之解法並未求固端內力,你可作比較。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6 (週三) 8:47 am
#4 由 cance
trlct 寫:
s9428001 寫:老師好
為什麼組合誤差不用算固端彎矩呢?
是不是應該按照溫度變化那一題一樣求出固端彎矩呢?
謝謝


A:
1.你所舉的第一個例子,相當於是支承變動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要依你的解題方法作討論。

2.如果採用「傾角變位法」,那你有兩種選擇:
(1)你可求相應的固端內力(注意,不是只有固端彎矩喔),亦即「加鎖內力」,再分析承受「解鎖外力」的結構。
(2)分析支承變動所造成的桿件側移。就如你所附之例子中之解法一樣。
PS.上述兩種方法的比較,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70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3.如果採用「彎矩分配法」,那你必須求相應的固端內力,亦即前述第(1)種選擇。因為,彎矩分配法本來就是將側移的影響納入「固端內力」作分析。
PS.「彎矩分配法」處理支承變動的問題,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6-45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4.至於溫度變化那題,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90 中例 2,其中之解法並未求固端內力,你可作比較。

其實力學是活的沒有一定要照哪一種規定步驟去做..遇到支承變形、溫差變化你也可以先求出固端彎矩再利用彎矩分配法或傾角變位法去做..以傾角變位做的時候記得只要納入轉角未知數就好..側移效應你已經用固端彎矩加上去了,所以就不必寫了

文章發表於 : 2008 11月 26 (週三) 2:11 pm
#5 由 shelley
把老師的話簡化來說..
第一題是把組合誤差帶入傾角變位方程式的R裡面
而第二題是把溫度變化當成固端彎矩求之
但是哩...力學東西就是這樣
第一題算法也可將誤差化算成固端彎矩求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10 11月 11 (週四) 11:58 pm
#6 由 aaron8889
A:
1.你所舉的第一個例子,相當於是支承變動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要依你的解題方法作討論。

2.如果採用「傾角變位法」,那你有兩種選擇:
(1)你可求相應的固端內力(注意,不是只有固端彎矩喔),亦即「加鎖內力」,再分析承受「解鎖外力」的結構。
(2)分析支承變動所造成的桿件側移。就如你所附之例子中之解法一樣。
PS.上述兩種方法的比較,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70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3.如果採用「彎矩分配法」,那你必須求相應的固端內力,亦即前述第(1)種選擇。因為,彎矩分配法本來就是將側移的影響納入「固端內力」作分析。
--------------------------------------------------------------------
請問為什麼傾角變位法(1)所求的是固端內力而不是叫固端彎矩
另外什麼題型適合用解法(1)什麼題型適用解法(2)
謝謝~~~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10 11月 13 (週六) 8:28 am
#7 由 trlct
aaron8889 寫:A:
1.你所舉的第一個例子,相當於是支承變動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要依你的解題方法作討論。

2.如果採用「傾角變位法」,那你有兩種選擇:
(1)你可求相應的固端內力(注意,不是只有固端彎矩喔),亦即「加鎖內力」,再分析承受「解鎖外力」的結構。
(2)分析支承變動所造成的桿件側移。就如你所附之例子中之解法一樣。
PS.上述兩種方法的比較,請參考「細說結構學」 p.5-70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及其後的範例。

3.如果採用「彎矩分配法」,那你必須求相應的固端內力,亦即前述第(1)種選擇。因為,彎矩分配法本來就是將側移的影響納入「固端內力」作分析。
--------------------------------------------------------------------
請問為什麼傾角變位法(1)所求的是固端內力而不是叫固端彎矩
另外什麼題型適合用解法(1)什麼題型適用解法(2)
謝謝~~~


A:
1「固端彎矩」當然就只有「彎矩」囉。但在此尚有「固端剪力」,有時還有「固端軸力」。也就是說,固端內力包括了彎矩、剪力及軸力。---不知您是否已經參考了「細說結構學」 p.5-70 中「題型剖析」的說明?

2.您有所誤會喔,上述的回覆乃在說明:解法(1)及解法(2)都是在解「支承變動」的題型。----到 Rome 不是有很多條道路嗎?

====================

Re: 組合誤差與溫度變化的固端彎矩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24 (週六) 5:38 pm
#8 由 alfa.r1075
cance 寫:
s9428001 寫:老師好
為什麼組合誤差不用算固端彎矩呢?
是不是應該按照溫度變化那一題一樣求出固端彎矩呢?
謝謝
圖檔
圖檔
圖檔

這只是表示上的問題,86土木技師你也可以先算BD柱的固端彎矩為-3EI*0.6/L平方,再利用彎矩分配法分配到BA、BC敢件,這樣算應該是最快的了



小弟也有問題想請教...關於溫度變化那題...所有溫度產生的變位都已轉成固端彎矩...為何圖d還有R值(位移)呢?? 我想破腦袋還是不曉得...煩請為小弟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