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專業技術分區 | Special Subject ‹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2 (週三) 1:42 pm

請問老師關於這挫屈問題,有效因子k值應該取多少才洽當?

由力學名師 劉啟台老師親自主持「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學」方面的問題。

版主: 老師

發表回覆
24 篇文章 • 第 2 頁 (共 3 頁) • 1,2,3

Re: 請問老師關於這挫屈問題,有效因子k值應該取多少才洽當?

文章由 eguitar » 2009 7月 01 (週三) 11:17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A:
1.當挫屈發生在xy平面時,A端固定,B端如同鉸支承,K=0.7。(使用Iz)
2.當挫屈發生在xz平面時,A端固定,B端如同自由端,K=2。(使用Iy)
3.比較兩種狀況,取較小之Pcr值。


嗯 b點應沒有位移
感謝您的解答
謝謝
最後由 eguitar 於 2009 7月 02 (週四) 1:5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eguitar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14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6 (週三) 5:49 pm
回頂端

Re: 請問老師關於這挫屈問題,有效因子k值應該取多少才洽當?

文章由 cman » 2009 7月 01 (週三) 11:35 pm

eguitar 寫:
A:
1.當挫屈發生在xy平面時,A端固定,B端如同鉸支承,K=0.7。(使用Iz)
2.當挫屈發生在xz平面時,A端固定,B端如同自由端,K=2。(使用Iy)
3.比較兩種狀況,取較小之Pcr值。

您好
請問xy平面時
B端如同鉸支承的原因是?

感謝您的解答 謝謝


平衡時
鐵線與W互制=>無位移 只有轉動=>鉸支承
PS:
前面有人說有轉角
但此力作用在節點上 平衡時我看不出來為何有轉角
cma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59
註冊時間: 2008 2月 14 (週四) 3:21 pm
回頂端

文章由 laimaddux31 » 2009 7月 02 (週四) 9:31 am

代碼: 選擇全部
L大,你前面推導挫屈特徵方程式時,應該是考慮挫屈在XY平面內吧~

但你只假設B點有側移的自由度,並沒有考慮旋轉自由度,但其實B點應該是可以旋轉的吧。

不過最後還是會解不出Wcr,因為鋼線的剛度沒給....最以作虛功~

B點可旋轉,但一樣作虛功
而且我剛想了一下,你推導挫屈方程式最後因為鋼線剛度沒給,所以你的結論是假設沒有側移是合理的。
這邏輯似乎怪怪的... 要證明B點有無側移,跟推導挫屈方程式有何關係???
(我的想法,僅供參考^^)

其實我的意思簡單是說 鐵線剛度沒給 算不出`W_(cr)`
所以假設(鐵線為剛體)B點(Y向)沒有側移是合理的(簡化分析)
因為此時已跟鐵線剛度EA無關

另外回覆樓樓上E大,補強桿你假設剛度EA下去解的話,本題難度會爆表,怎說?

妳光是決定B點的邊界條件就很難了,因為B點到時既不是自由端也不是鉸接端,應該會變成一個

線彈簧加旋轉彈簧。到時只能整理出很難看的挫屈方程式而已...

不好意思 A大
你的意思是說鐵線若設EA=const,則他的EI=const,
而且與B點不為鉸接,那麼B端就等同有旋轉彈簧囉?
但通常"鐵線"不管是否鉸接 都會忽略他接點處的抗彎勁度
甚至整根鐵線都不可抗彎(EI=0) 應該是這樣吧 不是嗎

總而言之,我認為出題者並不是忘記給補強桿的剛度,而是刻意的...就是要簡化題目的難度。若真是這樣的話,自行亂假設只會給自己徒增困擾,增加落榜機率...有時候在考場,考生的臨場反應也是很關鍵的

這題作上述假設主要是因為題目是材力(彈性桿穩定性)
通常不會像靜力學把鐵線材料等假設為剛體

你之前所論述的觀點中 我比較認同補習班題解
簡單說就是簡化分析 若再加上題目沒給EA的話
那 更有必要簡化分析題目
且若有大部分考生在94土技結構分析那題以你及補習班的題解方式
拿高分的話 我想這才是重點 也更有說服力

但若引用Hibbler"靜力學"來解釋
材力的彈性桿穩定性題型中"鐵線"的材料性質
似乎有瑕疵 因為材力中 鐵線的軸向拉伸變形量不能忽略
那麼B點必定有Y向側移

會作上述的假設 最好是在
像現在網站上或私下的練習裡 雖然浪費時間
但是最重要的是觀念的啟發
讓我們在正式考試上的臨場反應更正確
頭像
laimaddux31
土木人三星會員
土木人三星會員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07 9月 29 (週六) 2:16 pm
來自: 北台灣
回頂端

文章由 AllenYen » 2009 7月 02 (週四) 1:39 pm

回覆樓上L大:

其實我的意思簡單是說 鐵線剛度沒給 算不出`W_(cr)`
所以假設(鐵線為剛體)B點(Y向)沒有側移是合理的(簡化分析)
因為此時已跟鐵線剛度EA無關


妳證明過程已經假設鋼線的EA存在了,變成補強桿與梁都是彈性體,受到外力P之下,B點怎麼會沒有側移?
不能因為Wc算不出來便宣告B點無側移,然後因為此點才假設鋼線的材質為剛體...
這樣的証明方式,我覺得似乎不符合邏輯..有點循環論證的味道~

你的意思是說鐵線若設EA=const,則他的EI=const,
而且與B點不為鉸接,那麼B端就等同有旋轉彈簧囉?
但通常"鐵線"不管是否鉸接 都會忽略他接點處的抗彎勁度
甚至整根鐵線都不可抗彎(EI=0) 應該是這樣吧 不是嗎


的確!如果梁的EI=const,又不考慮軸向變形,而鐵線的EA=constant ,不考慮彎曲變形 的話
B點的束制條件形同自由端加一個Y向的線彈簧而已....昨天打太快囉^^
不過應該還是算不出Wcr...假設鋼線為彈性體(給定EA)還是會給自己找麻煩... (吐)

你之前所論述的觀點中 我比較認同補習班題解
簡單說就是簡化分析 若再加上題目沒給EA的話
那 更有必要簡化分析題目


補習班題解都直接假設B點為鉸接(XY面),這樣假設的意思就是把鋼線視為剛體了。再者,此時鐵線的力學行為會像什麼結構形式?應該是cable吧….我認為結構分析過程中的〝簡化〞,不能單純只是未了簡化計算而簡化,要知道簡化後,力學行為為何?會不會離真實情況差太遠,否則你分析出來的結果有意義嗎?
基於這原因,所以我才會引用Hibbeler對cable的力學行為描述,況且不管靜力還是結構學書中的每根cabel是不是都沒給材質,本題的鋼線也沒給材質。至於你把鋼線視為彈性體(只給定EA)的話,鋼線在此類比為一個斜向的線彈簧。兩種型式都可以分析,畢竟EA有多大並不曉得。不過就考試的角度,你是考生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
PS:其實不止他的靜力學有提到cable分析,他的〝結構學〞也有提到喔。別以為彈性體力學只能出現彈性體,剛體力學只能出現剛體。EX:彈簧還不是有出現在靜力學書中,材力書中也有出現剛性桿件阿。

但若引用Hibbler"靜力學"來解釋
材力的彈性桿穩定性題型中"鐵線"的材料性質
似乎有瑕疵 因為材力中 鐵線的軸向拉伸變形量不能忽略
那麼B點必定有Y向側移


鋼線的材質是彈性體(給定剛度了),當然會有軸向變形,但前提是『鋼線為彈性體』。在此題中,『若先把鋼線視為剛體後』,你可以把鐵線對整體結構的作用,想像成斜向的滾支承去取代。這樣的話,你就不用一直去想『一根有長度的鐵線,怎麼在材力中可以視為剛體,不會變形嗎?』。這兩種是截然不同的桿件型式,如何分析端視你的假設(見前述)。但應該不會有人想在B點加Y向線彈簧吧。 (jolin)
頭像
AllenYe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7 (週四) 7:15 pm
來自: Taipei
回頂端

文章由 laimaddux31 » 2009 7月 02 (週四) 5:45 pm

妳證明過程已經假設鋼線的EA存在了,變成補強桿與梁都是彈性體,受到外力P之下,B點怎麼會沒有側移?
不能因為Wc算不出來便宣告B點無側移,然後因為此點才假設鋼線的材質為剛體...
這樣的証明方式,我覺得似乎不符合邏輯..有點循環論證的味道~

不好意思 A大
以上只是針對考題的應對邏輯
與力學的邏輯沒有關係
除非作過94年土技結構分析#五那題以及理解分析過程
要不然考場上碰到鐵線EA沒給定,與其想先放棄
然後考後三天內投信考選部申訴考題疑義
倒不如 朝簡化分析方向思考 先算出答案
我想這是許多短期內云云考生所需要的觀念
要不然就重考 慢慢想理解清楚相關題目的力學邏輯

基於這原因,所以我才會引用Hibbeler對cable的力學行為描述,況且不管靜力還是結構學書中的每根cabel是不是都沒給材質,本題的鋼線也沒給材質。至於你把鋼線視為彈性體(只給定EA)的話,鋼線在此類比為一個斜向的線彈簧。兩種型式都可以分析,畢竟EA有多大並不曉得。不過就考試的角度,你是考生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 PS:其實不止他的靜力學有提到cable分析,他的〝結構學〞也有提到喔。別以為彈性體力學只能出現彈性體,剛體力學只能出現剛體。EX:彈簧還不是有出現在靜力學書中,材力書中也有出現剛性桿件阿。

不好意思 A大 結構學裡桁架或軸力桿 E,A是必給的吧
印象中 靜不定桁架 除了沉陷 溫差 組合差等作用外 EA有沒給都沒關係 因為EA會被約掉
還有 其實你誤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材料力學 只有彈性體 靜力學只有剛體
純粹只是說分析材力穩定性時 鐵線EA若不給
通常(如多數網友)都假設他的EA是彈性
一般材力題目有剛體 在圖上或題意會說明
靜力題目有彈簧 再圖上或題意也會說明
重點在於題目有沒給定E,A,I,`K_S`

但應該不會有人想在B點加Y向線彈簧吧。 (jolin)

不好意思 A大
那就沒有軸力 更沒有挫屈囉
所以若誤設鐵線為線彈簧的話
方向必定跟鐵線同向...

以上有錯再請新科結構技師A大指教 謝謝
頭像
laimaddux31
土木人三星會員
土木人三星會員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07 9月 29 (週六) 2:16 pm
來自: 北台灣
回頂端

文章由 eguitar » 2009 7月 02 (週四) 6:45 pm

不好意思 A大 結構學裡桁架或軸力桿 E,A是必給的吧
印象中 靜不定桁架 除了沉陷 溫差 組合差等作用外 EA有沒給都沒關係 因為EA會被約掉
還有 其實你誤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材料力學 只有彈性體 靜力學只有剛體
純粹只是說分析材力穩定性時 鐵線EA若不給
通常(如多數網友)都假設他的EA是彈性
一般材力題目有剛體 在圖上或題意會說明
靜力題目有彈簧 再圖上或題意也會說明
重點在於題目有沒給定E,A,I,`K_S`


您說到重點了 這題在下認為不是靜力學假設繩索為剛體的問題
而是沒有給EA值就是軸向剛度無限大
例如:結構學不考慮軸向變形時皆沒給EA(如傾角變位法) 只給EI 此題亦同
eguitar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14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6 (週三) 5:49 pm
回頂端

文章由 Domon » 2009 7月 02 (週四) 7:26 pm

好了好了, 除了劉老師提出的看法,

我還有寄信問毛老師......只是他回答很簡短

"條件少給, 本題恐有爭議"

就是這麼回事......囧

而繩索EA沒給, 我是覺得不能你自己認為怎樣就是怎樣

考試要做的是"合理"的假設, 不是直覺的判斷......

A學長說得我覺得比較貼近事實, 仔細去看靜力學書的題目, 還真的都沒有給繩索條件

倘若這題給定繩索條件, 你想想看

以往材力解節點位移時你都會用到繩索條件來當成諧合條件

現在沒給你不就完蛋了?

與其猜他什麼剛度無限大之類, 倒不如就單純把它當成一個"受力"的媒介看待不就好了?

然後想想看繩索如何跟桿件接合? 不就挖一個孔然後跟它老人家鉸接?

這是在平面上, 如果是XZ方向就如劉老師所說的, 因為立面根本沒給條件, 直接當成沒束制就OK啦......

以上小小看法XD
Domo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73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3 (週一) 1:34 am
回頂端

文章由 AllenYen » 2009 7月 02 (週四) 10:57 pm

eguitar 寫:
不好意思 A大 結構學裡桁架或軸力桿 E,A是必給的吧
印象中 靜不定桁架 除了沉陷 溫差 組合差等作用外 EA有沒給都沒關係 因為EA會被約掉
還有 其實你誤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材料力學 只有彈性體 靜力學只有剛體
純粹只是說分析材力穩定性時 鐵線EA若不給
通常(如多數網友)都假設他的EA是彈性
一般材力題目有剛體 在圖上或題意會說明
靜力題目有彈簧 再圖上或題意也會說明
重點在於題目有沒給定E,A,I,`K_S`


您說到重點了 這題在下認為不是靜力學假設繩索為剛體的問題
而是沒有給EA值就是軸向剛度無限大
例如:結構學不考慮軸向變形時皆沒給EA(如傾角變位法) 只給EI 此題亦同


按照你的意思,本題的鋼線不就變成一跟剛性棒(rigid bar)。因為不只軸向剛度無限大(EA沒給),橈曲剛度也無限大(EI也沒給)....那這題出題者的程度就有問題了,鋼線跟鋼棒差太多了!!! 考試時,你等於間接嘲笑出題者....(開玩笑的^^)
頭像
AllenYe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7 (週四) 7:15 pm
來自: Taipei
回頂端

文章由 AllenYen » 2009 7月 02 (週四) 11:27 pm

laimaddux31 寫:
妳證明過程已經假設鋼線的EA存在了,變成補強桿與梁都是彈性體,受到外力P之下,B點怎麼會沒有側移?
不能因為Wc算不出來便宣告B點無側移,然後因為此點才假設鋼線的材質為剛體...
這樣的証明方式,我覺得似乎不符合邏輯..有點循環論證的味道~

不好意思 A大
以上只是針對考題的應對邏輯
與力學的邏輯沒有關係
除非作過94年土技結構分析#五那題以及理解分析過程
要不然考場上碰到鐵線EA沒給定,與其想先放棄
然後考後三天內投信考選部申訴考題疑義
倒不如 朝簡化分析方向思考 先算出答案
我想這是許多短期內云云考生所需要的觀念
要不然就重考 慢慢想理解清楚相關題目的力學邏輯

基於這原因,所以我才會引用Hibbeler對cable的力學行為描述,況且不管靜力還是結構學書中的每根cabel是不是都沒給材質,本題的鋼線也沒給材質。至於你把鋼線視為彈性體(只給定EA)的話,鋼線在此類比為一個斜向的線彈簧。兩種型式都可以分析,畢竟EA有多大並不曉得。不過就考試的角度,你是考生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 PS:其實不止他的靜力學有提到cable分析,他的〝結構學〞也有提到喔。別以為彈性體力學只能出現彈性體,剛體力學只能出現剛體。EX:彈簧還不是有出現在靜力學書中,材力書中也有出現剛性桿件阿。

不好意思 A大 結構學裡桁架或軸力桿 E,A是必給的吧
印象中 靜不定桁架 除了沉陷 溫差 組合差等作用外 EA有沒給都沒關係 因為EA會被約掉。



算桿件內力時,靜定truss的EA不須給定阿,除非你要算結點變位或桿件變形~

laimaddux31 寫:還有 其實你誤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材料力學 只有彈性體 靜力學只有剛體
純粹只是說分析材力穩定性時 鐵線EA若不給
通常(如多數網友)都假設他的EA是彈性
一般材力題目有剛體 在圖上或題意會說明。


沒錯,所以我才一直重複這題的鋼線剛度不給,就是出題者要測試考生怎樣去界定鋼線的材質為何,你假設有EA(線彈簧)或假設成纜索都行,但是兩種情形的力學行為截然不同!當然我要是考生,一定把鋼線視為纜索,因為分析簡化許多。


laimaddux31 寫:靜力題目有彈簧 再圖上或題意也會說明
重點在於題目有沒給定E,A,I,`K_S`

但應該不會有人想在B點加Y向線彈簧吧。 (jolin)

不好意思 A大
那就沒有軸力 更沒有挫屈囉
所以若誤設鐵線為線彈簧的話
方向必定跟鐵線同向...


恩,鋼線給定EA的話,B點的Y向側移會受到部份限制(與鋼線EA有關),要先把B點側移量算出來,當作推導梁的挫屈方程式時B點的邊界條件,這就是假設鋼線EA的麻煩...有興趣要算下的去人,請自便~

laimaddux31 寫:以上有錯再請新科結構技師A大指教 謝謝

你客氣囉 (XD)
頭像
AllenYe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7 (週四) 7:15 pm
來自: Taipei
回頂端

文章由 AllenYen » 2009 7月 05 (週日) 12:05 am

剛剛閒來沒事,想再探究一下這題,無意發現Gere的材力書籍其實有幾題類似題,就是11.3-17(這題更難,因為牽扯到空間力系問題,但不是這裡的重點)及11.4-6(第五、六版)。

這兩題的補強桿就是繩索(cable),其『斷面剛度亦沒給』,所以在此題中,若把鋼線看成繩索,在挫屈分析時,當成梁的一種支承形式(或受力媒介)是可行的。至於鋼線假設為繩索後,其力學性質為何,可再參考Hibbeler的靜力學課本或參考此篇文章:
http://bbs.civilgroup.org/viewtopic.php ... ght=#17259

所以繩索不管是在剛體力學或可變形體力學的場合,通常可被合理假設為剛體,所以剛度自然不需要給。我並非出題者,但要是能將鋼線為何可假設為纜索(剛體)
的觀念敘述出來,〝我個人〞認為會比硬要假設EA下去作的分數還要高吧(註)….

註:除非你有辦法在考場解出完整答案。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AllenYen
土木人一星會員
土木人一星會員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7 (週四) 7:15 pm
來自: Taipei
回頂端

上一頁下一頁

發表回覆
24 篇文章 • 第 2 頁 (共 3 頁) • 1,2,3

回到 劉啟台力學教室 | trlct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