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關於桿端旋轉勁度的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11 8月 11 (週四) 9:38 pm
#0 由 Andrew
細說結構學課本P6-4:一端為鉸支承(滾支承亦可),而另一端為固定端的桿件,其桿端旋轉勁度(4EI/L)為最常用的基本型式。

請問老師,為什麼在使用彎矩分配法的時候,題目的桿件支承型式跟上述的型式(一端鉸支承,一端固定端)往往都不相同,但是桿件的桿端旋轉勁度還是用4EI/L計算?

謝謝~~

Re: 關於桿端旋轉勁度的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11 8月 11 (週四) 10:49 pm
#1 由 trlct
Andrew 寫:細說結構學課本P6-4:一端為鉸支承(滾支承亦可),而另一端為固定端的桿件,其桿端旋轉勁度(4EI/L)為最常用的基本型式。

請問老師,為什麼在使用彎矩分配法的時候,題目的桿件支承型式跟上述的型式(一端鉸支承,一端固定端)往往都不相同,但是桿件的桿端旋轉勁度還是用4EI/L計算?

謝謝~~


A:
這是一個超級的好問題,在課堂上也曾再三強調過好多次。再簡述如下:
1.使用彎矩分配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每次其實只有一個節點上的外加力隅矩作「分配」及「傳遞」。
2.例如,若有A、B及C三個相鄰的節點。當對B節點作「分配」及「傳遞」時,要假設A及C固定不動。如此,桿件就如同基本型式一般,也因此才能使用其相應的桿端旋轉勁度。
3.另外,傳遞彎矩也是相同的道理。

文章發表於 : 2011 8月 12 (週五) 11:19 am
#2 由 Andrew
謝謝老師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