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本次龍洞灣事件的後續效應

文章發表於 : 2013 11月 11 (週一) 7:24 pm
#0 由 紫煌
報紙報得非常多了,就不一一列舉,在我們為8位同胞致上哀傷之餘,
個人淺見此一步道恐怕無法再開放了。
------------------------------------------------------------------------------------------
國賠法有明訂,公有公共設施未善盡管理責任,會衍生國賠問題

因此以往各工程單位,都會在危險區域立上「警告標示」,想將「風險管理」的責任移給使用者

然而法院的判決,都比較傾向於管理機關應該「更」善盡管理義務
----------------------------------------------------------------------------------------------
(甲案)
文山落石死傷案 主「管」判10月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花蓮報導】 2007.06.12 02:07 am
文山溫泉上方的岩壁,隨時有崩落之虞。
資料照片/記者劉明岩攝影
發生於兩年前的中橫公路文山溫泉落石造成1死8傷案,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先前已被判處應賠償被害人家屬1010餘萬元確定;文山溫泉工程施作時的工務課長黃清波被依業務過失罪起訴,花蓮地院審理時認罪,協商判處10個月徒刑,緩刑3年,並應提供120小時社區服務及交付保護管束。
文山溫泉落石造成林國安死亡及家族成員8人輕重傷,林國安家屬提起國家賠償,花蓮地院民事庭判決太管處應賠償1010餘萬元,太管處不服,向花蓮高分院提起上訴遭駁回後,放棄上訴最高法院,民事部分已告確定。文山野溪溫泉自從案發後,也封閉至今。
在刑事部分,檢察官以黃清波(51歲)曾擔任太管處工務建設課長,並在90年元月起至案發時,擔任太管處綠水管理站主任,在興辦文山溫泉改善工程及完工後,未善盡管理、監督之責,依過失致死罪嫌提起公訴,並求處兩年徒刑。
民國94年4月3日下午,林國安與家族成員到文山野溪溫泉泡溫泉,不料發生土石坍落,砸中林國安等9人,其中林國安送醫不治。檢方除發動偵查外,林國安的家屬也以太管處未做好「小心落石」等警告及管理措施,聲請國家賠償。
檢察官引用多名學者專家證詞,指文山野溪溫泉附近地質是黑色片岩,容易發生滑動,加上褶皺的形成,使岩層更為破碎,落石山崩的機率相對增加,從溫泉浴池、通達步道和步道上的盥洗木屋,均有受落石襲擊的風險。
檢察官並認為,以黃清波擔任的職務及專業知識,對文山溫泉地質及地形應有預知發生落石的可能性,卻未能做好週遭的風險評估、就近設置緊急避難、溫泉上方防護、未定期檢討溫泉及步道開放的必要及可行性等。黃清波則辯稱,在國家公園宣導品,有提醒民眾在活動時應注意落石,並在文山溫泉步道入口設置「注意落石」標誌。但檢察官認為,太管處設置的警告標誌,並不能有效警告被害人有關落石危害的性質、嚴重性及可能地點。因此認定黃清波顯有過失。
-----------------------------------------------------------------------------------------------------------------------------------
甲案判決敗訴,是因為太管處沒有在「未做好「小心落石」等警告及管理措施」,沒有「就近設置緊急避難、溫泉上方防護、未定期檢討溫泉及步道開放的必要及可行性」,這與一般公務機關的想法相近
----------------------------------------------------------------------------------------------------------------------------------
(乙案)
2007/06/12 聯合報 禁泳區溺斃 國賠首例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大學生余慕君在高雄縣茂林鄉立有「水深危險,禁止游泳」標誌的河川溺死,最高法院認為管理機關茂林鄉公所未禁止遊人入內,且未設救生設備,公共設施有缺失,判准國賠金額一百五十三萬元確定。  
最高法院判決,茂林鄉公所必須負起國賠之責,這也是民眾在立有「水深危險,禁止游泳」標誌的河川溺死,第一件獲判國賠的案例。  
義守大學學生余慕君於八十九年十一月廿五日與同學到茂林鄉龍頭山遊玩,不慎溺死,他的父母痛失愛兒,請求國家賠償七百多萬元。  
但茂林鄉公所認為,事故地點於天然河川,沒有任何公共設施,且鄉公所在濱水岸邊已設有「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的警告標誌,余慕君等大學生擅自進入,應自負風險。  
一審判決茂林鄉公所應負國賠之責,但認為余慕君要負九成責任。家屬因獲賠有限,提起上訴,結果反而全部敗訴。二審認為本案非屬公有公共設施,鄉公所無須賠償。家屬再上訴,最高法院將全案發回更審。  更一審判決逆轉,不但認為事故地點屬公有公共設施,且設置管理上有欠缺。更一審認為,茂林風景區出售的門票上,未限制何處不能進入,茂林鄉公所應隨時注意風景區內各地點,有無使遊客生危險的情形。  判決指出,事故地點為危險水域,但遊客可自由進出,就在余姓大學生溺死前幾個月,已有一人溺死,茂林鄉公所若不設置禁止進入的牌告,就應設置適當救生設備,供遊客不慎落水時搶救之用。  
法院原本判決茂林鄉公所應賠償二百廿二萬餘元,但因余慕君不會游泳,未善盡自我保護義務,在近水處石頭上行走,致滑落水中死亡,認定余應負起百分之六十的責任,國賠金額跟著「打折」。
------------------------------------------------------------------------------------------------------------------------------
乙案就非常離譜了,雖然茂林公所已經設置「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沒有「禁止進入的積極作為」,照樣
判賠,此例一開,這一次東北角的國賠會不會成立就變的非常清楚,個人認為國賠成立機會非常之高,因
為茂林公所壓根不認為出事地點是「公有公共設施」都已判賠,而東北角步道是東管處設置的,一定是「
公有公共設施」,除非東北角能很清楚的證明他們已經「善盡所有能盡的告知義務」。
--------------------------------------------------------------------------------------------------------------------------------
有了前例,封閉該步道大概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了...

圖檔

Re: 本次龍洞灣事件的後續效應

文章發表於 : 2013 11月 11 (週一) 7:35 pm
#1 由 紫煌
(丙案)
[新聞] 男童溺斃石公潭 國賠173.5萬
作者 rpg (rpg)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男童溺斃石公潭 國賠173.5萬
時間 Wed May 1 11:55:01 2013
───────────────────────────────────────

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20130501/news/df ... 595814.htm

去年曾姓男童在基隆七堵山區石公潭水域,因被攔砂壩的排沙孔吸住溺斃,
家長到法院憤提國賠,市府國賠小組審查認為石公潭危險水域,雖屬野溪,
管理權責不清,但是,管理確有疏失,市府難辭其咎,達成協議,
市府賠償家屬一百七十三萬五千元,是成為基隆市協議國賠金額最高的一件。 
十一歲曾姓男童去年六月二十三日全家一起到石公潭戲水,發生溺水意外時,
父親不在身旁,哥哥去救,但因攔河堰的排沙孔吸力太強,遭吸入溺斃。 
曾父到法院提告提出國家賠償,法院要求依國賠程序,雙方先協議,
協議不成再訴訟,並應在五月二十日以前有結果,市府國賠小組專家學者等緊急審議。
 
委員認為,石公潭水域雖豎立或貼有多面「水深危險,請勿游泳」等告示,
但是,家屬指出,大家都到該處游泳,
且還有早泳會,甚至有寫「保持水質乾淨,下水前戴泳帽」等,令民眾混淆不清。

石公潭雖屬野溪,管理權責不清,惟攔砂壩確為市府設置,設施沒有錯,
管理確有疏失,市府難辭其咎,最後與家屬達成協議,

市府得賠償一百七十三萬五千元,成為基隆市協議國賠金額最高的一件。

==
國賠審議委員會召集人許清坤表示,由於石公潭一帶常發生溺水意外,
消防局早已豎立警告牌,禁止戲水烤肉,不過當地仍有早泳會成立。
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為市府疏失,審議委員會決議,須賠償學童家屬。
另學童戲水時家長並未陪伴,也有疏失。雙方達成協議,
市府負擔6成責任,家長負4成責任,賠償金額為173萬5000多元。
---------------------------------------------------------------------------------------------------------
丙案更是離譜中的離譜,雖然基隆市政府早「已經禁止游泳」
但是基隆市政府沒有「阻止早泳會」,讓民眾以為可以模仿
所以委員會判定還是要賠..... (石化)

Re: 本次龍洞灣事件的後續效應

文章發表於 : 2013 11月 12 (週二) 9:41 am
#2 由 antin
目前社會氛圍下,想修改國賠法公有設施設置不當不採無過失責任已是無期待可能性,各位公職朋友應加緊(加強)(認真)(時時刻刻)巡查管區,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Re: 本次龍洞灣事件的後續效應

文章發表於 : 2013 11月 12 (週二) 10:41 am
#3 由 altiss2002
強風會由弱轉強而持續一陣子,風不會只有那次強大到只有那次巨浪,就算那時候沒巡查人員巡邏
自己也要有危機意識,政府花錢雇用人力其實是很花錢的,尤其颱風來臨時,巡查人力不斷的加碼再加碼
把大家當成媽寶好了,只要風大於6級,就把風景區封了吧,以不出人命為至上,管理處會更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