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辛苦了,各位中華民國的公務員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29 (週三) 11:23 am
#0 由 訪客
辛苦了,各位中華民國的公務員

對當前公務人員處境的建言
(作者為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二十年前,公務人員的薪資不高,是社會的中階收入戶,不是一般人結婚的好對象;十年前,公務人員的薪資依然不高,但非常穩定,且有不薄的退休金可領,公務人員成為社會羨慕的職務;今天,公務人員的薪資穩健調升,在社會高失業率的對照下,竟然成為不當的高收入戶,是社會各界抨擊的對象,而其優厚的退休金制,更是民意代表追砍的特權象徵。不僅如此,連公務人員的老闆—政府,也加入圍剿的行列,採取不加薪、提高個人退撫基金提撥率、考慮取消公務人員的福利互助金、限制優利存款的範圍、提出退休金展期年金的想法,這些作法減少社會中許多人對政府的攻擊,達到了政治回應的目的,但是卻傷害了大多數公務人員的心理,因為他們辛勤的在政府機關工作,不求名利、緊守本份,只希望把本身職務做好,執行其公僕角色,所圖的只不過是一種被尊重的心情和一份可以安養天年的退休金,如今他們長期信賴的政府老闆,不僅不幫他們向社會緩頰,去支持他們,反而以財政不佳的理由,削減公務人員的福利,對公務人員造成不滿、不安的現象,在此情況下,又要他們努力工作,改進行政績效,其結果自然不佳,產生了公務人員的問題,也成為政府處理人事行政的大問題。
政府緊縮公務員福利嚴重打擊士氣

在當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中,員工是組織最重要的資產,組織不僅要重視員工的價值,更要透過策略性的考量,協助組織達成目的,相對於公部門的情況,公務人員應該是政府的最重要的資產,政府必須透過優秀的公務人員來有效執行其公共政策,根據世界各先進國家的經驗,政府再造的成功基礎,來自於是否擁有優秀的公務人員,因此各國政府莫不積極的改善人事行政措施,使政府成為一個模範老闆,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進入政府工作。面對這種考量,我國舊政府時期,對公務人員傾向於積極改善公務人員的工作生活品質,不管在升遷、待遇、福利、退撫及保障,都有用心的規劃和改進,使公務人員得到適當的照顧,吸引許多優秀的青年學子,願意參與競爭激烈的國家考試,成為公務人員的一分子。同時已在公務圈中的公務人員,也能在安心工作的情況下,發揮其才能。雖然這些公務人員在新政府的眼中是舊官僚,但他們卻是把臺灣建設為經濟繁榮、教育發達及社會進步的重要功臣,也就是說舊政府時期所採用的人事策略是正確的,正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實務的趨向,而新政府採取緊縮公務人員福利的措施及視公務人員為特權的作法,卻違反潮流,如何能激起公務人員的士氣呢?

雖然在大多數社會人士的觀念中,公務人員代表的是僵化、官僚、反應遲緩及利用特權,會有如此的印象是因為在業務的接觸中,公務人員採取依法行政及層層相報的關係,這是政府機關屬於高度官僚制度化的組織,如此,才能權責分明,行事有據,使行政工作能如期完成,這種運作方式在全世界的政府機構皆然,我國的公務部門亦復如此,然而面對急於爭取政府號召的政治人物,及極需政府支援的社會各界,就無法接受這種事實,因而有強烈的反應,對公務人員有所不滿。此外,社會對公務人員的評價常來自少數的個案,從這些偏差不安的個案中,去推斷整個公務人員的作為是不恰當的,害群之馬在幾十萬的公務人員中固然有一定的數量,但是大多數的公務人員其實是相當不錯的,他們在各個單位中推動政策、為民服務及解決問題,他們成功的一面被認為是應當,因而缺乏有力的鼓勵和肯定,由於缺乏讚揚和支持的聲音,使公務人員逐漸被導引至負面的形象,使得批評不斷,掌聲稀少。

公務員要的是被信任和尊重的感覺
在目前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公務人員不斷的批評及加壓之際,公務人員受到法令的規範,以默默承受和提早退休作為兩種極端的反應,然而在憲法的保障下,公務人員只要不犯法,採取消極的態度行事時,機關是無法處理他們,可是行政績效因此會受到影響,造成國家和人民的損失,這是非常不好的事,為了促使公務人員能夠振作起來,努力履行其職責,政府必須重新檢討目前的人事政策,從尊重公務人員的觀念開始,扮演起模範老闆的角色,暫停以放砲式呈現的人事改革宣示,在內部先有整體的規劃,然後讓公務人員有溝通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了解政府的真正意圖和作為,在理性的說服及適當的接納他們的意見後,其抗拒和負面作用自然會降低。公務人員並非是執著其福利薪資和退休金的增減,要的應該是心理的感覺,一種被政府信任支持和尊重的感覺。如果政府的人事改革不能朝此方向思考,而純以控制的觀念來不斷改變公務人員的處境,那必定會有不良的反應,如果因此而又怪罪公務人員,那麼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時候,因為不滿的員工怎會效忠組織為其拚命,如果政府痛惜公務人員、關心他們、支持他們,他們將會是最好的員工,請政府在推動政府再造時,能夠深思此項問題。
(作者為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29 (週三) 3:23 pm
#1 由 狗屁倒灶
一樣辦事不彰
效率不彰

如果是會引起民怨的部門
改進都粉會
但是那些部分
只是那些只皆服務於民眾
的單位

大部分都是
面對承包單位
把承包單位當狗

或是拿雞毛當令箭

或是哪著政府資源
壓榨中小企業

把公務人員該當的行政責任
都轉接到承包單位

但是承包單位又不具公務人員身份

只能無上綱的解釋合約
法令

來逃避
效率根本無法彰顯

公務體系
說真的
只能是爽的代表吧

不能大家拼命考進去幹碼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29 (週三) 4:52 pm
#2 由 訪客
狗屁倒灶 寫:一樣辦事不彰效率不彰

面對承包單位
把承包單位當狗

或是拿雞毛當令箭

或是哪著政府資源
壓榨中小企業

把公務人員該當的行政責任
都轉接到承包單位

但是承包單位又不具公務人員身份

只能無上綱的解釋合約
法令
來逃避
效率根本無法彰顯
公務體系
說真的
只能是爽的代表吧


公家單位辦事沒效率並非通例,且公家單位為了防弊跟追究責任,任何事情都要訴諸公文書,還要層層簽核,背負著這種行政程序,行政效率變的比較差也是非公務員所願,採購人員花個錢,主計、審計、檢調都在看。

追根究底還是立法的關係,而立法者就是人民所選出來的,因為自己的待遇不滿就批評公務員,很不公道。

要是不滿,考進公家單位阿,看看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很多公務員都是從早忙到晚的,不要亂指責,不然就跟你的立委講,從行政流程去解決,不然沒辦法解決問題。

作工程被凹,就看你懂不懂法律,依合約來就好,合約沒的想凹你都沒辦法,不行的話,就去找政風,可以用法律治他。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29 (週三) 9:26 pm
#3 由 ciani
其實我以前覺得公務人員很沒有效率
或很官腔 老是愛推託
後來才發現 真的有很多部分是制度使然 但偏偏這些制度又不能改
改了以後 會一團亂 因為大家都會亂解釋
比如說 鄉公所 蓋水溝 設路燈 看起來好像都服務大家
多多益善
可是 當了公務員才發現 會來陳情的 幾乎都是違法的
想叫關係來把是自己應該做的 讓公家機關來幫她做
他省了錢
大家有沒有想過 我幫她做事小 但此例一開 以後那些刁民就會說
那個人叫你做你就幫她做 為什麼我叫你做 你就不用配合 我有比他小嗎
比如說颱風天直昇機要不要去幫那些爬山的人救難
這當然有很多討論的空間
只是 當初設定叫做救難 一定是突然緊急非 不得
但如果離島有人平常就生病了 他卻捨不得去大醫院看病 非得拖到要死了
剛好有颱風發生 趁這機會 坐不用錢的交通工具 還可以去大醫院順理成章急救
本來平常社會救濟 就只是針對狀況不好的才救濟
但救濟也只是 幫忙溫飽 而不是大撈一筆
我待的單位遇到最多的 平常佔據公有地做生意 或停車 都危害大家自己佔有
但遇到路壞了 或要作排水溝 地都變成是政府的 要政府幫他做
當然還有很多心態上是比較官僚的公務人員 但我想考進去的
應該都有一動的程度 加上好缺早就被老鳥站走了 都在民代下吃了不少苦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30 (週四) 12:48 am
#4 由 訪客
合約沒有的想凹
一大推

因為他可以用合約裡面的
來威脅
因為中國字
的解釋
是太奧妙了
幾乎都是官
說著算

不然馬屁橋為何會出現

不然一個簡單
反循環機椿的鋼筋
要躺著銲可不可以

如果當官的硬說要立著銲
試問有哪一個人
趕躺著銲

哈哈




合約可能裡面就會寫
甲方一切巡視工地車具餐費都要乙方負責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30 (週四) 1:09 am
#5 由 訪客
Anonymous 寫:合約沒有的想凹
一大推

因為他可以用合約裡面的
來威脅
因為中國字
的解釋
是太奧妙了
幾乎都是官
說著算
不然馬屁橋為何會出現
不然一個簡單
反循環機椿的鋼筋
要躺著銲可不可以
如果當官的硬說要立著銲
試問有哪一個人
趕躺著銲
哈哈

合約可能裡面就會寫
甲方一切巡視工地車具餐費都要乙方負責

說那些都是屁話...立著焊??叫他發文給你啦~
不然憑什麼立著焊...裝校為...自己不敢據理力爭...私下酸有啥用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30 (週四) 1:58 am
#6 由 訪客
這已經是過去經驗
----------------------
只能說
民間小企業
不敢與挾公器之大官鬥

因為資金會被卡住
公司運轉一天也是要錢

民間企業能少事就少事

所以才有一推拿雞毛在射人

如果只看文件當然大家都用說的
跟在桌上做工程

但是現場調度
資金

如果用發文可能會拖上三四天
如果硬做
可能累一點
只可多幾天(比喻)
這就是報紙上常寫
公務人員刁難

而公家單位常說
承攬商財物有問題

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比政府大吧

最近又有一個用告的本公司一定會勝的案例
但是
為了打好關係(雖然跟官打關係是沒有多大幫助可能只能把清水混擬土的氣泡
或是水紋給看不見吧)但是那值多少錢阿

那事後的工作比得上被拖延的工期嗎

(如報早上檢驗總是要等到11點才來)
那些工資的支出

無奈

文章發表於 : 2007 8月 30 (週四) 12:46 pm
#7 由 訪客
Anonymous 寫:這已經是過去經驗
只能說
民間小企業
不敢與挾公器之大官鬥
無奈


你這麼說是沒錯啦~政府部門這麼龐大...要跟他鬥會浪費很多時間跟經歷,要是我可能就會找民意代表或者更上面的長官,這些人是監督承辦人的,也有方法可以治他,一物剋一物,像你說的那種被欺壓,太誇張了啦~

總有個限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