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請教!!數量計算表之數量計算式

剛踏入公職 最近準備要驗收結算一項3000萬工程
最後驗階段 還好驗收官經驗夠且豐富
點出了 一項地坪和地樑 數量重複計算到混凝土和鋼筋的數量
瞬間減少10多萬元..........
驗收官告訴我說 數量的部份 無良的設計單位可能"暗藏",承辦人經驗不豐或一時不察
可能被呼嚨過去 ,甚至有的可能藏到天衣無縫,藉以浮報,雖然數量可能會不多,但是積少成多
也是很可觀的!!
----------------------------------------------------------------實在是太恐怖啦
我在想說 數量計算式都是設計單位所提供
有時候光一樣材料 比如混凝土好了
數量計算式一大串又複雜 甚至面積部份根本不可能用一般公式可以算出來.
如果又要一一去檢覈計算式正不正確,勢必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驗算或請教設計單位
我相信很多工程承辦人選擇相信設計單位,但是真的可以這樣子搞嗎????
還是真的要一一核對那一大串又一大篇的數量計算式表
另外就是.....我又想到一點,現在工程很多都採用實做數量結算
有的顧問公司驗收前根本很混,沒有再從新量測一次,或只更改設計圖與竣工圖重要誤差的部份,
直接就拿設計圖充當竣工圖
恩~要是工程經費多種類又雜,竣工數量比較設計數量肯定會有漏算或算錯 我覺得真的機關很容易被矇騙,要是遇到菜鳥驗收官承辦人、很混驗收官承辦人,公家機關根本就超容易被 騙很大
參與過幾次驗收協辦,真的發現土建驗收部份就只量規格為主,很多眉眉角角 沒有經驗真的會看不出來,如果靠跌跌撞撞來獲取經驗,那很多承辦人以往辦的工程,被騙多少了呀!!
而且驗收官驗收時大都看圖是標示長度作驗收,符合就OK,沒有看那一長串的計算式,那會不會
發生顧問公司只更改設計圖尺寸,根本沒改數量式的現象發生 ,= =
總覺得 土木職係公務員實在是不好當,現在雖然都委外設計居多,責任當然都顧問公司去扛,
有的承辦多件案件,顧問公司和營造廠在搞蝦咪都不太清楚,
一想到讓廠商這樣來坑政府的錢 就很不爽!! 還是這就是正常的公共工程都會發生的?
看承辦人可以抓出多少而已?
文很長,請各位土木公務員不吝指教~!!謝謝
最後驗階段 還好驗收官經驗夠且豐富
點出了 一項地坪和地樑 數量重複計算到混凝土和鋼筋的數量
瞬間減少10多萬元..........
驗收官告訴我說 數量的部份 無良的設計單位可能"暗藏",承辦人經驗不豐或一時不察
可能被呼嚨過去 ,甚至有的可能藏到天衣無縫,藉以浮報,雖然數量可能會不多,但是積少成多
也是很可觀的!!
----------------------------------------------------------------實在是太恐怖啦
我在想說 數量計算式都是設計單位所提供
有時候光一樣材料 比如混凝土好了
數量計算式一大串又複雜 甚至面積部份根本不可能用一般公式可以算出來.
如果又要一一去檢覈計算式正不正確,勢必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驗算或請教設計單位
我相信很多工程承辦人選擇相信設計單位,但是真的可以這樣子搞嗎????
還是真的要一一核對那一大串又一大篇的數量計算式表
另外就是.....我又想到一點,現在工程很多都採用實做數量結算
有的顧問公司驗收前根本很混,沒有再從新量測一次,或只更改設計圖與竣工圖重要誤差的部份,
直接就拿設計圖充當竣工圖
恩~要是工程經費多種類又雜,竣工數量比較設計數量肯定會有漏算或算錯 我覺得真的機關很容易被矇騙,要是遇到菜鳥驗收官承辦人、很混驗收官承辦人,公家機關根本就超容易被 騙很大
參與過幾次驗收協辦,真的發現土建驗收部份就只量規格為主,很多眉眉角角 沒有經驗真的會看不出來,如果靠跌跌撞撞來獲取經驗,那很多承辦人以往辦的工程,被騙多少了呀!!
而且驗收官驗收時大都看圖是標示長度作驗收,符合就OK,沒有看那一長串的計算式,那會不會
發生顧問公司只更改設計圖尺寸,根本沒改數量式的現象發生 ,= =
總覺得 土木職係公務員實在是不好當,現在雖然都委外設計居多,責任當然都顧問公司去扛,
有的承辦多件案件,顧問公司和營造廠在搞蝦咪都不太清楚,
一想到讓廠商這樣來坑政府的錢 就很不爽!! 還是這就是正常的公共工程都會發生的?
看承辦人可以抓出多少而已?
文很長,請各位土木公務員不吝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