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哥 寫:lawrencechen2004 寫:那是讀者投稿,不是我寫的。
請問L兄你認同這文章嗎??可否分享認同的原因??如果不認同,為何想轉貼至此版??
民代配合款,民代有那種:「那是我的錢」的感覺,大有我想怎花就怎花的感覺。
這牽涉政治學理判斷。但政治界,學理何用?
飛龍哥您講得也對,但,我深切懷疑,不管有沒制度上有沒有廢掉配合款,仍會以各種替代方案存在,
這是一種蛋生雞、雞生蛋的普遍現象,或是資源分配的普遍形式。
我慢慢覺悟到,擔任土木職系公務員,其實真正工作重點是插手政治工作。
除了想辦法遵守法規以外,政治工作怎麼做的有效率、又公平,實在很有挑戰性。
有時,面對期望公所開路的地主與民代,殷殷期盼的問我如何解,
我就把可能涉及的法規、各單位行政流程分析完畢後,
接著自吹自擂的分析,如何引進客源到這觀光農園,觀光局找哪位?經費在哪?中央農委會到地方政府的配套為何?
我若是商人,應該如何有策略的結合公與私的資源。先作這,後做那,如何降低風險。
大家聽得好不高興。好似我口才、見地好像也不輸給民代。
我邊講邊想,這不是鎮長、或課長該思考得問題嗎?事務官可以思考這類問題卻不違法嗎?
想著想著,地主泡的茶,實在不敢喝。
至於我為何 推薦各單位幫他開路、造景?因為疑似違法的路不可行,還是請其他單位前輩幫忙好了。
問題至此,精密切割出去,謝謝再聯絡。
民代配合款,個人感觸很深,卻寫不出任何認同或不認同的批評。
貼上來,純粹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