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zxcvfdsaqwerr 寫:evo大
您第四題的Pu似乎帶錯了
Pu=1.6*15=24 tf
其他應該沒有問題
我想說設個小錯誤 看有沒有人來查說

哇哈哈~ 開玩笑啦~ 是我自己粗心錯
唉~不知道是不是年紀關係
明明寫 Pu = 1.6 * PL
下一步就會寫成 Pu = 1.2 * 15

之前技師考就犯了好幾題這種錯 嗚

還是
謝謝大大指正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5月 02 (週五) 5:26 pm
版主: 紫煌
duzzkiller 寫:不好意思,能不能請教一下RC兩題的新規範的算法?
(另外想請問有沒有什麼書講解到新規範對各類鋼筋和梁詳細列式?第三題牽涉到T型梁+雙筋梁的設計我就比較會搞混,以及規範中像bw,第四題設剪力筋求簡支外挑懸臂梁的Wu和Mu求法我會帶錯)
這類只要出沒看過的題目就比較容易反應不過來.所以我想先熟悉公式再推怎麼應用吧.
kce 寫:
請問一下,既然判斷並非單獨T型梁,有效梁翼為何是120? be小於等於4bw是判斷式,
在我的認知,單獨T型梁有效梁翼的寬度規範是判斷,好像並不等於計算式耶....
我的算法是直接以保守方式,以矩形梁設計,雙筋設計這樣....
查過不少資料,單獨T型梁檢核不合乎規範又要雙筋設計的題目幾乎沒有,
但我個人的認知是,單獨T型梁梁翼過薄過長都無法承壓...
所以應該以矩形梁(梁翼不計)來計算似乎較為合理。
cance 寫:不過這部份有爭議的是題目已經明確的給你梁寬,雖然不符規範規定是否要自行縮減寬度
還是裝傻用題目所給的數據見仁見智,因為題目也沒有要你檢核梁寬是否合乎規範要求,
而且以往歷屆考題所給的獨立T型樑,各家補習班解答也都是直接沿用該數據,多半都是
連續T型樑未給梁翼寬度要考生自己算。
evolet 寫:cance 寫:不過這部份有爭議的是題目已經明確的給你梁寬,雖然不符規範規定是否要自行縮減寬度
還是裝傻用題目所給的數據見仁見智,因為題目也沒有要你檢核梁寬是否合乎規範要求,
而且以往歷屆考題所給的獨立T型樑,各家補習班解答也都是直接沿用該數據,多半都是
連續T型樑未給梁翼寬度要考生自己算。
嗯嗯
這就是為何這種大考試 國家都不公佈答案的缺點
奇怪 為何考試就是不公佈答案 跟每題考生拿了幾分
這很難嗎
既然出了題 想必一定早有解答 公佈一個真相不是造福考生嗎
讓考生知道各題的分數可以了解答題的方式是否可以取分 不是很好嗎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