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關於『深梁』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1 (週三) 3:29 pm
#0 由 stevenlin
請教版上的前輩們,
在新規範中,以前深梁的公式(如下),是否依然可再繼續用,或是得依『壓拉桿』方式設計呢?
Vc=(3.5-2.5Mu/(vud))*(0.5sqrt(fc')+176ρ(vud/Mu)

Vs = [ Av/s1*(1+ln/d)/12+Avh/s2*(11-ln/d)/12]fy*d

Re: 關於『深梁』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1 (週三) 4:53 pm
#1 由 紫煌
stevenlin 寫:請教版上的前輩們,
在新規範中,以前深梁的公式(如下),是否依然可再繼續用,或是得依『壓拉桿』方式設計呢?
Vc=(3.5-2.5Mu/(vud))*(0.5sqrt(fc')+176ρ(vud/Mu)

Vs = [ Av/s1*(1+ln/d)/12+Avh/s2*(11-ln/d)/12]fy*d


深梁的經驗公式並未被廢棄,當然能用。

壓拉桿模式對於a/d<2.5的無腹筋梁能準確預測,對於短柱也很好用,

重點是公式非常簡單,而且能預測應力流就能設計。

剛好之前我在做這方面研究,看了幾篇論文,給您參考看看!

壓拉桿模式重「經驗法則」,但是通常都可以做出89不離10的結果,

個人是認為未來走向「協調設計」的一大步。

Re: 關於『深梁』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1 (週三) 7:57 pm
#2 由 stevenlin
謝謝紫煌板大的答覆,謝謝~ (GOODJOB)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14 (週三) 10:10 am
#3 由 asd12345
請教紫煌大,新版規範(附錄)似乎查不到深梁Vc與Vs公式,已修正Av與間距或壓拉桿設計,如此舊規範還是用嗎?煩請紫煌大釋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