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維冠塌樓 建築師:關鍵在太多做假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11 (週四) 11:49 pm
#0 由 jjq519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1日電)具建築師執照的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楊裕富在臉書指出,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關鍵不在於芮氏規模6.4強震,在於太多建築生產環節做假。
楊裕富直言,如果資料完全沒有造假,以20年前的建築法,及建築管理辦法認「真」執行,這些大樓都不會倒的。
他坦言,雖然不是結構專家,但是中華民國高考最嚴格時期(錄取率只有不到2%時期)取得建築師證照的建築師,在修業過程上確實修過30幾個構造與結構學分,也實際執行過極多建築工程案例。
他感慨,在看到對2月6日地震至今諸多發言中,實在有太多的「以專家自居的妄言」應該拋出批判,但鑑於新春說好話緣故,所以忍到現在才發此文。
他質疑,建築法及建築管理辦法早就規定,一宗基地最少該附兩孔地質鑽探報告,倒掉的這幾個建築物在送審至核准時,鑽探報告是做真的還是做假的?
他感慨,現在查出來維冠大樓連建築師都是借牌,那建築師執行業務到底是真還是假?建築師公會怎麼未見杜絕蟑螂,與地下借牌的「自律」呢?
至於查出來蓋維冠大樓的建設公司是標準的「一屋建設公司」,他反問「建築投資業同業公會」怎麼從未「自律」杜絕「一屋建設公司」,乃至「集團式建設公司」,而所謂的工商登記也從未主動規範「曾任一屋建設公司的負責人」不得更名再行工商登記呢?
現在還沒完全查出來這些倒塌大樓的實際施工者「營造廠」,但所謂的偷工減料,難道營造廠的主任技師都不知道?
他批評,現在還沒完全查出來這些倒塌大樓的建造執照是何時核准,是台南市建管處哪些承辦人核准的,完工執照是何時核准的,施工期間公部門的施工查驗、使用執照是哪幾位市府公務員簽字核可的?
楊裕富抨擊,專家所謂裝飾柱「裝沙拉油桶或裝保力龍的中空柱」,通常不是震倒震歪震裂的主因,其實是錯誤的推論。
他解釋,因為裝飾柱與真柱一起灌漿,一起連著綁鋼筋時,他就讓單根柱子的「勁性升高,韌性降低」,更讓有裝飾柱到沒有裝飾柱的節點產生「應力集中」的「強大剪力」。
至於90度彎節筋與135度彎節箍筋,才是爆柱的主因的說法。他認為,這也是錯誤的推論,固然箍筋採135度彎節能增加「箍的綁緊效果」,但爆柱的主因除了「勁性構造概念」以外,輔助鋼筋的握果力無法產生,也是重要原因。

他說,握果力無法產生主要在於混凝土強度不夠、鋼筋排列空隙層不足、鋼筋排列錯誤。
他強調,所謂35年的建築物就是危樓,所以該執行策略性都更,更是錯誤的推論,或是為錯誤的政策解套的搪塞理由而已。這次地震倒塌的危樓,哪一棟屋齡超過35年?
倒掉的大樓全都是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以後的建築物,而1980年代「技術規則構造篇」早就因應多震地帶而改寫過了。1050211

小弟粗體底線字看了老半天都讀不懂,可能要重讀RC了

Re: 維冠塌樓 建築師:關鍵在太多做假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12 (週五) 12:06 am
#1 由 linlinmonkey
去看臉書比較準

Re: 維冠塌樓 建築師:關鍵在太多做假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12 (週五) 8:59 am
#2 由 CCP1942
刪除

Re: 維冠塌樓 建築師:關鍵在太多做假

文章發表於 : 2016 2月 12 (週五) 9:13 pm
#3 由 jjq519
楊教授臉書原文如下
不得不●說真話:建築業真的該好好的改革了!!!
206地震至今看到諸多「結構專家」發言、「新聞記者變成名嘴」發言及「政治人物」發言,乃至建築師的發言。有幾點感慨!總覺得現今常以專家自居的發言者,往往未必是專家,特別是「以專家自居」的發言帶有更多「立場」而留下錯誤的「觀點」讓有權做決策的人,陷入錯誤決策的誤判。我認為這是非常不理性的社會溝通模式。
我雖然不是結構專家,但是是中華民國高考最嚴格時期(率取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時期)的建築師取得建築師證照的建築師,在修業過程上確實修過三十幾個構造與結構學分,也實際執行過極多建築工程案例,在我看到對206地震至今諸多發言中,實在有太多的「以專家自居的妄言」應該拋出批判,但鑑於新春說好話緣故,所以忍到現在才發此文。
其一,206地震房屋倒塌主因不在地震屬於六點四級,而在太多建築生產環節「作假」。
建築法及建築管理辦法早就規定一宗基地最少該附兩孔地質鑽探報告,請問倒掉的這幾個建築物在送審至核准時,鑽探報告是做真的還是作假的??
現在查出來連建築師都是借牌,那建築師執行業務到底是真還是假??建築師公會怎麼未見杜絕蟑螂與地下借牌的「自律」呢?
現在查出來建設公司是標準的「一屋建設公司」,請問「建築投資業同業公會」怎麼從未「自律」杜絕「一屋建設公司」乃至「集團式建設公司」,而所謂的工商登記也從未主動規範「曾任一屋建設公司的負責人」不得更名再行工商登記呢?
現在還沒完全查出來這些倒塌大樓的實際施工者「營造廠」,但所謂的偷工減料,難道營造廠的主任技師都不知道?
現在還沒完全查出來這些倒塌大樓的建造執照是何時核准,是台南市建管處哪些承辦人核准的,完工執照是何時核准的,施工期間公部門的施工查驗是哪幾位市府公務員簽字核可的?使用執照是哪些市府公務員簽字核可的?這些核可與核准難道都是真憑查核無誤實料的「查核無誤」嗎??
我敢說,如果資料完全沒有造假,以二十年前的建築法及建築管理辦法認「真」執行,這些大樓都不會倒的。
其二,結構與構造的交節處的錯誤認識。
我不敢說是因為我主簽台北市政府「建築部門施工說明書」的重新修訂案有什麼影響力,但是1980年代確實帶動了營建署主導的「建築技術規則構造施工篇」大變革,特別是高樓建築的建築構造與建築結構從「勁性構造」觀點,改為「韌性構造」觀點,以因應多地震地區的建築該有的抗變能力。
然而什麼是「韌性構造體」,為什麼該用「韌性構造體」?確有許多自稱專家者具有「構造與結構交節處的無知」,自行為建商與營造廠辯護。這些專家的無知,容我簡單的指出如下:
二之一:裝飾柱『裝沙拉油桶或裝保力龍的中空柱』,通常不是震倒震歪震裂的主因。
這是錯誤的推論。因為裝飾柱與真柱一起灌漿一起連著綁鋼筋時,他就讓單根柱子的「勁性升高,韌性降低」,更讓有裝飾柱到沒有裝飾柱的節點產生「應力集中」的「強大剪力」。
二之二:九十度彎節筋與一百三十五度彎節窟
筋,才是爆柱的主因。
這也是錯誤的推論。當然窟筋採一百三十五度彎節能增加「窟的綁緊效果」,但爆柱的主因除了「勁性構造概念」以外,輔助鋼筋的握果力無法產生也是重要原因,而這握果力無法產生則主要在於混凝土強度不夠、鋼筋排列空隙層不足、鋼筋排列錯誤。
二之三:土壤液化是房屋倒塌的主因。
這也是錯誤的推論。在是世界各國的多地震地區,通常都指定韌性造外,也指定筏式基礎及地下開挖最少深度。只有中華民國在台灣沒有「指定筏式基礎及高樓地下開挖最少深度」的規定。甚至於從未從事「地質改良」的查驗。

其三,三十五年的建築物就是危樓,所以該執行策略性都更。
這更是錯誤的推論。或是為錯誤的政策解套的搪塞理由而已。
我們看看這次206地震倒塌的危樓,哪一棟屋齡超過三十五年??倒掉的大樓全都是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以後的建築物,而1980年代「技術規則構造篇」早就因應多震地帶而改寫過了。
我們應該說建築法與建築管理辦法的「諸多作假」與執行不嚴格,不完備的統包制,才是「危樓」的主因。
至於危樓會不會是建築設計不完善,至少目前看來應該不是,最少正常開業的建築師事務所不會幹這麼愚蠢的事,只有借牌與蟑螂建築師才會如此,而台北市政府裡就有一隻借牌建築師。是為只准州官放火,不准建築師點燈。可恥!!建築界之恥!!


上篇CCP1942前輩圖已經很清楚解釋密合箍筋對柱受壓力韌性的影響,這也是一般RC教科書的說法,致於楊教授的說的握裹力影響等等小弟就比較不能理解跟柱的韌性有什麼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