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請問新規範(土木401-93)由短柱行為過渡到梁行為時的Φ(強度折減係數)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10:14 am
#0 由 viway
原先ACI code 規定當ΦPn(或Pu)小於0.1f'cAg時,Φ值從0.7(以下橫箍柱為例)線性變化至0.9,即:

Φ=0.9-(0.2*Pu)/(0.1f'cAg) >= 0.7

但是現在新規範(土木401-93)的橫箍柱的Φ為0.65,那麼上式是不是也要跟著修改?
又新規範中,
拉力控制的梁中,應變要超過0.005時,Φ值才是0.9;
若屬過渡斷面,其Φ值要視拉力筋應變量而從0.65線性變化到0.9。
所以我的另一個問題是,當某柱其行為實際接近梁行為時,而其斷面屬過渡斷面,則柱Φ值需要過渡到梁Φ值嗎?若需要,上述公式可用嗎?若上述公式不可用,應如何修改?謝謝!

Re: 請問新規範(土木401-93)由短柱行為過渡到梁行為時的Φ(強度折減係數)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10:36 am
#1 由 sandaniel.tw
viway 寫:原先ACI code 規定當ΦPn(或Pu)小於0.1f'cAg時,Φ值從0.7(以下橫箍柱為例)線性變化至0.9,即:

`Φ=0.9-(0.2*Pu)/(0.1*f'c*Ag) >= 0.7`

但是現在新規範(土木401-93)的橫箍柱的Φ為0.65,那麼上式是不是也要跟著修改?


02 code 橫箍柱的Φ為0.65 已經不能用上式了,要直接用"應變"來內差Φ

應變0.002 -> 0.65
應變0.005 -> 0.9

印象中是這樣,有錯請指證。

viway 寫:又新規範中,
拉力控制的梁中,應變要超過0.005時,Φ值才是0.9;
若屬過渡斷面,其Φ值要視拉力筋應變量而從0.7線性變化到0.9。
所以我的另一個問題是,當某柱其行為實際接近梁行為時,而其斷面屬過渡斷面,則柱Φ值需要過渡到梁Φ值嗎?若需要,上述公式可用嗎?若上述公式不可用,應如何修改?謝謝!


這題請高手來回答吧。不大明瞭。

喔~~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10:48 am
#2 由 viway
所以按sandaniel.tw大的意思,
當ΦPn(或Pu)小於0.1f'cAg時,構件的Φ值乃是由拉力筋的應變來決定,而與Pu無關囉。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的第2個問題也ok了。謝謝。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3:36 pm
#3 由 viway
我又找到一個網頁 http://0rz.tw/8631V,裡面也有講到過渡斷面的問題,
應該是跟sandaniel.tw大說得一樣,

不過設計時若是以過渡斷面來考慮鋼筋量的時候,
我還是理解不出個所以然來,希望國家考試不要出這種題目 (omg)

最後,發現一個PM曲線製作網頁,滿神奇的,也順便給大家。 (GOODJOB)
(http://www.twce.org.tw/members/03725/engprg/鋼筋混凝土_強度設計法_柱設計圖表.htm)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4:05 pm
#4 由 sandaniel.tw
看了viway提供的網址,不知道有沒有可以讓大家可以在討論區裡面,可以自由畫圖的論壇套件,操作方便卻又功能強大。

目前數學公式的輸入方式,已經找到解決方法了,但是畫圖的這個功能實在是有必要性。
(翻桌)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3 (週一) 9:18 pm
#5 由 ciani
我講我知道的 說錯還望指證
新版不管柱或樑 折減係數都以拉力鋼筋的應變量來決定
其中螺箍筋=0.7 橫箍筋=0.65
大部分都是橫箍筋 所以就以橫箍筋來討論
上面版主寫 應變 折減係數
0.002 0.65
0.005 0.9
其實這各0.002最主要的意思是鋼筋降伏時的應變量 大部分的(#9以上) 考題都會說Fy=4200 但其實正確的原義是 鋼筋降伏時的應變量(fy=4200 E大概等於0.002
但如果 FY=2800 E不等於0.002喔)
所以
就是x x算出來以後算出拉力筋的應變量 當發現應變量介於0.002~0.005時
折減係數需改以內插
這種題目還算簡單
就怕出設計鋼筋量 就很複雜
只是大部分的人會閃掉 用配壓力筋的方式去配 As2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4 (週二) 9:28 am
#6 由 viway
ciani 寫:我講我知道的 說錯還望指證
新版不管柱或樑 折減係數都以拉力鋼筋的應變量來決定
其中螺箍筋=0.7 橫箍筋=0.65
這種題目還算簡單
就怕出設計鋼筋量 就很複雜
只是大部分的人會閃掉 用配壓力筋的方式去配 As2


沒錯,樓上大說到我的問題了,正是疑惑這種斷面出現設計題型,
昨天試著列式子,將應變、折減係數Φ都設成中性軸位置c的常數,
但發現要用3次方未知數,我就放棄了,不知是否我的觀念錯了?

用壓力筋去配的話,我沒學過耶,不知市面上是否有類似的題目書供參?

文章發表於 : 2007 9月 04 (週二) 12:01 pm
#7 由 ciani
你的觀念沒有錯
就是3次方 牛頓法用一下 或用計算機解
計算量有點大 其實觀念很單純
結構技師郝幾年的考題都有 自己好好把考古題作熟就可以
也許解答沒有用401-93解
但前提是PU才需算到折減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