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22 (週日) 12:44 am
#0 由 adslid951753
小弟不才 在修隧道工程的課程的時候得知
不管是RMR或是Q system的岩體評分方法
在對於軟岩隧道的評分因為弱面不明顯緣故可能會有高估的現象
所以覆蓋厚度及地下水層對其影響較大
但近日在翻閱第二高速公路興建專輯時
發現書中蘭潭隧道分布岩體都是軟岩,且屬淺覆蓋、地下水頭高的困難工程
但原設計卻一樣是使用RMR及Q system的評分,不一樣的只是他把它分成六個等級
想請問各位前輩,為什麼這兩種評分方式不利於分析軟岩隧道,
但我們的隧道工程評分方式卻依然使用它當作標準?

Re: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22 (週日) 11:25 am
#1 由 talpole
我先自首我不會,
但是如果不回覆的話,
這一篇又會沉下去了,
土木人已經很少有人會問有程度的問題了,
推一下!

Re: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22 (週日) 12:00 pm
#2 由 NBA
大地技師、應用地質技師,岩體力學、地工、隧道課程的範圍,

可能要翻閱相關資料查詢這兩種評分的方式、適用特性、與評估的方式。

難!土木的知識太多了,雜且亂,只能術業有專攻,太難學習了。

翻看看別人寫的國內外期刊與論文,或者技師報。

Re: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24 (週二) 2:31 am
#3 由 AjayLin
1.岩石力學的歷史並不長
2.請考慮時空背景
3.PCCR

Re: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24 (週二) 11:51 am
#4 由 danco0528

Re: 求解!! RMR和Q system 的應用

文章發表於 : 2017 10月 31 (週二) 3:24 pm
#5 由 2erochang
RMR與Q分類的發展地是非洲及歐洲這種地質年代較久(好多億年)的地盤,
且較無斷層、地震等地質活動影響,屬於較堅實的地盤
而台灣則是相當年輕的地質(約六千萬年),又多斷層地震影響,地質情況尚不穩定,
要用國外的系統來描述實難完全適用,

比如南二高的泥岩,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卻過於常人(誤......)
外表看起來RQD很高(拉高岩體評分),單壓強度卻很低,這種岩石對歐、非洲地質來說是相當匪夷所思
此外,台灣隧道開挖時的湧水量,拿去跟評分表比較幾乎都爆表,無法對照
故台灣地質環境跟發展分類法的地質情況不同,應該是無法適用的原因。

另外RMR的發展者(Bieniawski)是Q分類發展者(Barton)的老師,所以兩種分類方式可以說是同一個體系的。
兩者也存在轉換的參考公式,及許多岩性參數的經驗公式,兩者的差異在於Q分類較多對於隧道支撐的應用與建議。

至於台灣為什麼要用它們的評分方式嘛...
1.它們是權威。
2.世界多使用這兩套(所以跟風?)。
3.好像也沒有其它套分類方式了。

以上,給您參考
如有謬誤,再請其他前輩導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