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誰殺了小林村?(中、下篇)-越域引水之迷思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1 (週二) 3:50 pm
#0 由 samchang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1 (週二) 8:30 pm
#1 由 站長
samchang真的很不錯喔,
這次的這兩篇文章,可以收集到這麼多資料,而且也有邏輯論述。
比起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述,這種言論實在是彌足珍貴。

但是以下提供幾點供你參考。
關於 誰殺了小林村?(中篇)部分。
迷思一:來來來!大家來玩數字遊戲!
一般所謂的供水系統聯合運用,是指藉由不同的水源設施互相調度來增加供水
也就是說,即使A水庫每天可供給50萬噸的水,b攔河堰可供給10萬噸的水,但是經過A、B水源聯合運用後(通常要有管線串起供水系統),總供給量有可能會高達100萬噸
這是因為,A與B之間的聯合運用,可以將水源的調配作用更加發揮。

所以,如果以你的觀點,分別看單一水源的供水能力,並無法有效質疑該項計畫的供水能力。

迷思二:給你那麼多水你也沒辦法引!
越域引水的水庫,其目標總是要盡可能的提供水能力,並且盡量讓水庫不淤積,因此才會訂定某個標準,讓含砂量過多的水,不引進入水庫中,避免淤積。
另外,河川的輸砂能力與流量的2~4次方成正比。因此來水越大,含砂量越高,越要謹慎處理引水。
而已你的標題而言,總體來說,是正確的,因為含砂量過多,真的無法引水。
但是,這會影響到水源聯合運用的供給能力嗎?我想並不盡然。
要正確判斷是否能有這麼大的供水能力,勢必要進行水源運用分析,看看在特定的缺水風險下,到底能有多大的供水能力。
至於學者的估計那項事情...詳情是?

迷思三:水都被引走了,下游怎麼辦?
河川中的水,是公共財,屬於政府所管轄,並不能被私自用來經營私人的公司(泛舟...),而引水也會考量生態基流量,而保留下游的生態環保基流量(、下游灌溉用水量),這已是該領域盡人皆知的道理。給你參考。

水源設施著重的點,在於盡可能不影響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增加水源供給能力。因此主要的作用在於供水能力,不在於引水量多寡。
水源聯合運用,只要能提高水源的綜合調度能力,即使只引少少的水量,亦能發揮其最大效益,而且引的量少,更是符合盡量保留最大的水量給生態環境。

迷思四:水庫都要洩洪了,還引什麼水!
水庫洩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因為水庫的功能主要為、蓄水供水、發電、調節洪峰
你說的洩洪,就是屬於調節洪峰的功能,在大雨來臨前,盡可能的將庫容空出來,等洪峰一到,就將這些洪峰滯留於水庫中,保障下游的堤防安全
因此,大雨來臨前的水庫中的水資源,為了人類消減洪峰的需要,將之放棄而流入大海,其目的都是要造福人類。
有些這次曾文水庫洩洪,民眾抱怨水庫洩洪導致淹水,其實乃是其不了解水庫的操作特性與優點。
(如果沒曾文水庫檔著,那台南縣那一帶,恐怕不只這種災情。)

下雨的時候,水太多,我們把水盡可能安全的排掉,但是枯水季季時,我們又是極為缺乏水資源,因此引水工程,此時就是要發揮水源聯合運用的調度能力。
就因為如此在颱風天時,引水工程沒有作用。

以上幾點給你參考,板上很多土木系的,一定有更多高人,有錯不吝指教。
基本上我認為你這篇 誰殺了小林村?(中篇)部分 ,並無真正的強力論點,而且下的結論也屬聳動。

另外,有關誰殺了小林村?(下篇) 姑且其實也是有些疑點有待澄清,等下次我在寫吧。

但是身為土木人,已經比媒體更具專業性了,理性陳述證據與事實,是我們土木人的強項,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本能。
即使現在民主掛帥,常常侵犯了專業領域的見解,但是,我們仍然要秉持的我們的專業,發揮撥亂反正的功能才行。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1 (週二) 9:52 pm
#2 由 lrdf
拜讀samchang大的文章及站長大的回應文,專業的土木人、專業的論述,小弟敬佩萬分。
謝謝!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2 (週三) 8:22 pm
#3 由 站長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2 (週三) 8:36 pm
#4 由 站長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3 (週四) 8:31 am
#5 由 lrdf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3 (週四) 3:47 pm
#6 由 samchang

文章發表於 : 2009 9月 03 (週四) 6:54 pm
#7 由 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