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台北的新生高架橋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9:10 am
#0 由 sandaniel.tw
土木界長久以來奉行的工程制度面臨考驗

責任大、報酬少

監造人員長久以來,承受十分重大的責任,品質、進度、勞安衛...等。
工地大小事情,出了事,上頭第一個就問監造:「發生什麼事情?」

但是,監造人員在較大的工程(千萬等級),往往只有一兩個人常駐工地,
許多百萬級的工程,監造甚至只能抽空到工地(數天到一次工地)。
而工地現場千頭萬緒,有太多要查驗的鋼筋、材料、品管文件、工程查核、業主與民眾其他要求...,
工作負擔真的不輕,但是在公共工程低價競標的情況下,
這種責任大、報酬相對少的情況,也就逐漸形成了一種平衡。

因為人少,無法專業分工,大家都只是因循苟且。

不論公部門的工程主辦,現場的監造人員,有太多非技術面的雜務羈絆著,
外界(人民)高舉的行政效率的大旗,大量限縮工程人員的編制與預算,
公部門最多也只能出一個工程主辦(頂多加個協辦),應付著營造廠數個領域的專業人才。
面對數個專業領域,工程主辦與監造真的懂那些東西嗎?


這次的新生高架橋事件的接著劑FIX-4,傳出在國外被驗出有問題,
台灣的公部門與委外監造人員沒人知道,任憑民意代表宰割。
我這邊有幾個問題。
1.為何民代知道,工程人員不知道?
2.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的工程裡,不知你如何解決?
3.以後要如何防範或者面對?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10:36 am
#1 由 cy.yeh
回覆以上
1.為何民代知道,工程人員不知道?

ANS:工程人員每日要注意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光是注意工程上的進度與管理、請款、編寫工程報告內容、

現場問題說明解決,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哪還有那個閒時間去注意,

這個問題應該是施工廠商要去注意的問題,並非工程人員。

工程人員也不是萬能的,若是工地有品管人員,

或許是品管人員該去注意的問題,但可能很多資訊取得方式並不容易,

也不清楚該去哪裡調查有關黏著劑的品質或相關新聞報導等。

民代整天都在等事情爆,當一有事情他就會去動用一大堆關係

想辦法挖出一些可以上新聞的事情以利他的曝光率

這樣做或許沒有錯,但可憐的就是監造、施工廠商了。

2.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的工程裡,不知你如何解決?

ANS:提出相關試驗結果,若報告結果無誤,責任就不在己方。

若沒有提出相關試驗報告,就提出相關使用工程使用後的結果,供為參考。

有時候可能不一定是材料問題,也有可能是施工上的問題。

可能需要確認當時施工的廠商,是否有按照工程規範而行。

3.以後要如何防範或者面對?

ANS:對於使用材料或建材,在確定使用前,務必有實驗報告佐證,強度、抗拉、抗彎等

以上

請多指教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5:26 pm
#2 由 jjq519
1.為何民代知道,工程人員不知道?
這應該是檢舉信
同業之間的檢舉

2.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的工程裡,不知你如何解決?
停工
邀求監造單位及廠商說明

3.以後要如何防範或者面對?
契約有寫的規定及試驗確實去作

這次的主因 因該是西卡公司要好好的去說明
業主 監造 廠商 可能都不知情 因為西卡公司提供的證明文件 產品性能都符合設計要求

而且事前也作拉拔試驗 但是出事的是在"耐久性"
耐久性一般工地是沒在做的 作起來有沒有困難 也不清處 會不會這個事件後 國家標準有大幅度修正

譬如今天水泥廠出的水泥 如果說有瑕疵 再三五年後強度下降 那營造廠 業主會知道嗎
當下檢驗都沒問題
所以變的慎選廠商很重要 但是公務機關不能隨便指定廠牌 而承包廠商往往貪圖便宜
所以 很難有解

在真相還沒確定之前
就有媒體 政治人物大肆宣染 獲取他們政治上的利益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5:36 pm
#3 由 jasonh714
說的很好~~~~
大部份的主辦人員(包括我)如果委外監造的話~~~~
都交由監造單位審查相關資料~~~~自己不太會去看的~~
因為一個主辦幾乎都要負責十幾個案子(像我才報到四個月受結束也丟給我快十個了)
所以也沒時間一個一個審查~~~~都只會備查~~~

可是如果發生事情還是都罵機關~~~主辦人員也不會好過~~~

想想還是要多充實自己的一些知識與常識~~~~
現在的公務員已經不好當了~~~~~~
民眾才是老大~~~~民意代表有時候也會做做秀~~~~~

想做的久~~~~自己還是要懂的保護自己的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7:59 pm
#4 由 sandaniel.tw
jasonh714 寫:也沒時間一個一個審查~~~~都只會備查~~~


身有同感,如果政府只期待自己的工程人員進行程序上的備查,
那只是把時間浪費在打公文備查,

為何工程主辦沒時間去現場參與工程並從中學習呢?
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那些文書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相對而言,委外的監造主任與承攬廠商,也配置了一部分的人在那邊做文書資料。
實質上來說,品管效果微乎其微。

最有效果的是向檢調單位證明,你知道他們進度到哪邊了、你也備查了他們的材料。
除此之外,似乎還有應付徒具形式的工程查核。

當初設計這套制度的人,正把許多高普考上榜的土木精英,拿去做發文備查的虛功。

台北捷運內湖線,我覺得也是中了這種毒,全台灣的政府機關,最終也只能祈禱承攬廠商的機電系統不要出問題,那些機關的主辦,永遠別想知道機電系統真正出了什麼問題。
因為他們只懂的(只能有時間)行政(發文備查),對於實際系統運作的機制,只能透過二手資訊來報告長官。

反過來,當許多只懂行政的工程人員佔滿著政府工程單位,又怎樣引領一個由政府每年出資4000億推行公共建設的產業,走向進步與興革呢?
答案是否定的,這點我跟板上某些人的看法相同。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8 (週六) 9:21 pm
#5 由 jasonh714
sandaniel.tw 寫:身有同感,如果政府只期待自己的工程人員進行程序上的備查,
那只是把時間浪費在打公文備查,


可惜公務體係還是以行政程序為主~~~~訂出遊戲規則就要遵守~~
程序的本質其實並沒有不好~~~~只是人力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像我有負責一些擴大內需5年4000億的工程~~~
感覺真的很麻煩程序一大堆~~~
計畫書~~審查~~做簡報~~修改計畫書~~~看委員心情給你多少經費~~~
開始辦工程了~~~不時就要交一大堆進度有的沒的統計資料~~~
而且又一定說要當年度完工~~~不然就懲處什麼的~~~~
程序是很重要沒錯~~~~可是有時又要積效的話真的蠻困難的~~~

其實我才剛入公職~~就覺得很多都有問題~~~~
以前我在民間機構~~~~真的沒有那麼多公文文書作業~~~~
誰叫自己官小~~~~只是依長官命令做事~~~~
也期待會有改革~~~這可能要很久的時間~~~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9 (週日) 12:12 am
#6 由 jjq519
整個事情的來緣 是波士頓隧道頂混凝土版掉落 造成一死一傷 及交通事故引起的
我看了一下照片 可見的是化學粘著劑的破壞 導致錨栓脫落(非混凝土錐形破壞)
不知道是瑕疵品 還是全面用的化學粘著劑有問題
反正官司結果 是西卡公司要賠錢
原因該產品是不適用"長期承受拉應力"
所以西卡美國分公司發文其客戶 要求客戶將結構資料送該公司顧問審核


小弟還是覺得 要看看後續發展 很多時候 只是政治人物找舞台發揮的而已

媒體報導西卡公司生產的Fix-4接著劑有問題,台灣西卡公司業務經理陳東揚表示,Fix-4並無停用,西卡美國分公司今年1月僅發函給美國當地的相關終端戶,建議Fix接著劑必須全面回收再檢驗,但台灣西卡並無收到任何通知。

陳東揚說,台灣西卡在工程施工前、後也依國際耐震規範驗證,並通過拉拔強度抽驗,確認安全沒問題才使用;為釐清真相,台灣西卡願意接受法律調查。

承包商工信工程董事長陳煌銘說,工信所有施工用料都經過檢驗符合規定,也都依法測試品質,拉拔試驗結果均符合標準;對材料商傳出爭議,工信也正調查中。

外界擔心已使用Fix-4接著劑的路段是否有立即安全問題,台北縣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蔡榮根表示,新生高架橋所做的是高架橋結構的「補強」,目的在使高架橋承受更大的地震力,若接著劑有瑕疵,應不致於發生如美國波士頓隧道倒塌事件。

蔡榮根分析,美國發生意外的隧道所承受的是垂直的拉力,而新生高架橋則是水平剪力,兩者在工程結構上完全不同;若新生高架橋使用瑕疵的接著劑,「立即做補強不算太難」。

蔡榮根指出,國內目前沒有相關化學接著劑的規範,但根據美國材料試驗標準(ASPM)ASTM才對,化學錨栓接著劑要通過四項檢測:握裹性、潛變試驗、潮溼條件試驗以及地震行為的試驗。蔡榮根建議,相關單位可根據這幾項標準立即抽驗。

文章發表於 : 2009 8月 09 (週日) 1:29 am
#7 由 sandaniel.tw
感謝 jasonh714 兄 與 jjq519 兄的回應。

行政就是重程序而輕實體,在公部門而言,程序與實體本身應該是並重的,
如採購程序,影響許多競標廠商之間的利益,政府依政府採購法,
進行些耗時間的程序確保公平到也無可厚非,

接下來,工程進行中會遭遇一連串難題(實體),就需要工程主辦費盡心思了。
因為進入履約階段,契約書的好壞,就會慢慢浮現(通常都是壞的浮現)。
如何把時間留給實體,不知道大家都如何進行?
(白天長官找、監造找、廠商找、民眾找,簽呈公文寫到一半被打斷了好多次。)


==
附上 相關網址 http://www.udn.com/2009/8/6/NEWS/DOMEST ... 1195.shtml
(議員:剛剛監工來,一問三不知....難道品質沒問題?) Orz

另外,西卡公司生產的Fix-4接著劑 似乎是提供增加植筋的握裹力,使鋼筋發揮拉應力。
不論後來如何,承包商工信工程九月要完工的期限,似乎面臨重大的挑戰。
因為耐久性問題,不大可能在短期間之內可以得到確認。
不論找的是不是第三方的客觀單位,對於短期內要解決這個問題,幫助不大。
體制上要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可能在瑕疵材料進口前(或者販賣前),就應該要被確定。
而非等到工程已經在進行中,來討論這些問題。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7 (週三) 12:36 pm
#8 由 jjq519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10/06 13:05

新生高架橋改善工程,台北市工務局今天正式公佈「工程植筋接著劑」的試驗結果。台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表示,試驗結果沒有發現接著劑有結晶現象;進行拉拔試驗,拉到極限拉力也都沒有問題,因此安全沒有疑慮。至於新生高架橋的恢復通車時間,明天(7號)交通局就會進行勘驗,一切順利的話,十月上旬可以恢復通車。(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新生高架橋改善工程從去年7月26號開始進行改善工程,經過了14個月的工程,已經在上個月底完工,而之前外界質疑,新生高架橋改善工程中,可能使用了有瑕疵的美國西卡Fix4植筋黏
著劑,台北市政府委託台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等單位進行物理及化學試驗,結果正式出爐,台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藍朝卿表示,試驗結果,新生高架橋使用的西卡Fix4接著劑,沒有
發現有結晶現象,進行拉拔試驗,拉到極限拉力強度也都沒有問題,代表黏著的強度比鋼筋大,安全沒有問題。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新生高架橋的安全沒有問題,接下來會交由交通局進行最後的勘驗,交通局長羅孝賢表示,勘驗時間訂於週三,會針對新生高的主線、匝道、橫行道路逐一勘驗,勘驗項目包括周邊標線、標誌、安全設施等,只要勘驗一切順利,新生高架橋十月上旬就會恢復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