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施工廠商材料送審卻一直被監造單位退回怎麼辦?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12:26 am
#0 由 rageterry
各位先進好~
小弟我在某基層單位擔任承辦(新手)..目前遇到一個狀況~
以下我簡述工程狀況:
承包商於得標後一直很積極的想進行工程(因為限期),但監造單位卻一直退回送審材料(退個2-3次才通過)...導致承包商施作緩慢,延誤工程進度,經過幾次私下溝通..還是無法達到共識...而且每次去會勘都沒看到監造人影(連實驗.灌漿都沒出現)..搞的我好像變監造... (jolin)
但是承包商施工期間也沒有發文反應..僅只有電話聯繫...眼看工期將至..承包商急的跳腳,已有罰錢打算....

就上述情形..請教各位先進..
1.對於監造單位情形,業主可以提出哪些懲處或連帶責任...
2.對於承包廠商除了罰款以外,還有哪些方向可以進行...
當然...最不希望看到3方皆輸的局面... (昏)
請各問先進不吝指教~~謝謝

Re: 請教各位先進..有關於監造單位應負的責任~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12:44 am
#1 由 lawrencechen2004
rageterry 寫:
但監造單位卻一直退回送審材料(退個2-3次才通過)...
導致承包商施作緩慢,延誤工程進度,經過幾次私下溝通..
還是無法達到共識...



請問監造單位是『xxx設計團隊』嗎?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12:58 am
#2 由 sandaniel.tw
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履約管理的藝術層面了。

首先要先查明送審材料為何被退的原因,如果監造單位合於契約,自然要尊重。
這案可能是廠商與監造正在攻防,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奇特。
但是用公文溝通本身就是一個很沒有效率的方式。
解決的方法就是開會。
建議由甲方召集雙方,把溝通時程縮短,避免文來文往退材料。強制把廠商與監造爭議點在會議中解決。當然會議中甲方人員就要具備判斷能力。

罰款與懲處都是下策了。

至於監造不到工地,要看契約的金額,某個金額以上監造是不能兼任的,必要時可以用督導名義去工地點名,做成書面紀錄,幾次不到換監造。
最後也可以形成監造不確實的文書資料,進一步有解除監造契約的態勢。

Re: 請教各位先進..有關於監造單位應負的責任~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4:23 pm
#3 由 swdswd
1.發文恐嚇監造....連灌漿都不到場...監造不確實....嚴重時可讓監造之建築師或技師事務所停牌
相關罰責技術服務契約內應該多少都會有吧....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11:35 pm
#4 由 lawrencechen2004
sandaniel.tw 寫:1.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履約管理的藝術層面了。
2.這案可能是廠商與監造正在攻防,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奇特。


乍看,一開始也沒想那麼多,

這個考慮方向很周全,也很致命,謝謝前輩指導。

我看過的有:

1.工程會規範剛好沒有律定的,拿設計案前就瞧好。
2.非市面常見的材料,
3.特殊尺寸的材料,
4.修改工程會規範中括號[]的數字,使之異常。

比如,標單或BOM材料詳細表不寫尺寸。

就這麼巧,好巧,有夠巧,

就只寫在設計圖上,別的地方都不寫,

營造廠投標大多亂算就投,拿到標等於踏到陷阱,夾斷小腿骨。
建築也有、土木工程也有的獨門暗器。
隔間牆厚度多5mm或3mm,那是打死買不到的。

但業主會care 5mm嗎?隔間配置都OK啊,業主不知道他已經被綁了。

竟然開出這種規格,營造廠敢申訴嗎?那不是打死公務人員承辦?

全台灣就只有一家有庫存,或專作這類生意。
鍊丹等好久,某人就出大老二,Spade 3才出的去的case。

只有『設計團隊之友』才供應的特殊尺寸材料,
要帶小孩小朋友一起去才買得到的材料。
很重視小孩小朋友的營造廠當然不幹。

當然,大家都是成年人,都很重視家庭及小朋友。

設計團隊可能之前就屬意某家,若別家拿到標案,就要請小朋友出面解決。

採購公報拿到電子檔後,精明的營造廠,還是躲的過,不一定要變成設計團隊之友。

也有很多營造廠一聽是哪個設計團隊設計的,他就不投、或他一定投。
這幾乎是conspiracy。這是每家營造廠的生存之秘。

公務人員的風險是:

營造廠若直接抓爬告政風,標案規格有問題,公務人員審查不周。

但,就目前生態而言,

也只有公務人員有這權力,可以嚇止設計團隊,

大前提是得弄清楚,麵店老闆是站在那一邊,

萬一站錯邊,那跟史可法壯烈成仁是同意思。


但這類狗皮倒灶的事,不是抓不到。

還記得採購公報的電子檔吧?用AutoCAD解開圖層,還是可以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也難講,就是偏偏有人故意在電子檔用多個文字block組成一個字。

[彎矩][分配法]這類的。他要講的是[彎矩分配法]。

就偏偏不放在同一個文字block,甚至兩個文字block還放不同圖層,

但設計圖印出來,[彎矩][分配法]看起來就是[彎矩分配法]。

不曉得各位相不相信,這還是可以克服的,

可以海量過濾出這些有毛病的設計圖。

因為這都是公文書,也都送出去了,都具有證據力。

或特定釘死某個設計團隊,刻意挑出來看,最後都是抓的到。

各位不可不小心。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4 (週六) 11:40 pm
#5 由 rageterry
謝謝各位先進的回覆~~
其實這件工程有一些內幕...只是不方便透露..
今天上面通知星期一要召開工務會議...
我想這兩天已經私下再喬了吧...
我已經準備好錄音了...我不想當炮灰~~ (jolin)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5 (週日) 12:24 am
#6 由 jasonh714
sandaniel.tw 寫: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履約管理的藝術層面了。

首先要先查明送審材料為何被退的原因,如果監造單位合於契約,自然要尊重。
這案可能是廠商與監造正在攻防,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奇特。
但是用公文溝通本身就是一個很沒有效率的方式。
解決的方法就是開會。
建議由甲方召集雙方,把溝通時程縮短,避免文來文往退材料。強制把廠商與監造爭議點在會議中解決。當然會議中甲方人員就要具備判斷能力。

罰款與懲處都是下策了。

至於監造不到工地,要看契約的金額,某個金額以上監造是不能兼任的,必要時可以用督導名義去工地點名,做成書面紀錄,幾次不到換監造。
最後也可以形成監造不確實的文書資料,進一步有解除監造契約的態勢。

跟我之前遇到的問題差不多~~~
雖然說監造單位審查材料送審資料~~~其實權利真的蠻大的~~~
所以後來也是都找來開會~~要求監造排材料送審完成期限~~~
並要廠商問清楚監造要的資料一次補齊~~~~
其實蠻多後來都私下橋好~~~
最後承包商都要買較貴的那家廠商提供的材料才行~~~~


所以還是要努力考個建築師或都是土木技師~~~~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5 (週日) 1:21 am
#7 由 sandaniel.tw
lawrencechen2004 寫:只有『Ar之友』才供應的特殊尺寸材料,
Ar可能之前就屬意某家,若別家,就要請小朋友出面解決。
採購公報拿到電子檔後,精明的營造廠,還是躲的過,不一定要變成Ar之友。

lawrencechen2004大,我知道你的法律方面的能力特別強,但是你那些行話,我實在看不懂,建議你直接了講明,不然大火看不懂也是白搭。

還有想問,麵店老闆的典故是啥?
要用行話,至少出來講一下典故,這樣好統一大家的行話。
(XD)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5 (週日) 9:47 am
#8 由 lawrencechen2004
sandaniel.tw 寫:但是你那些行話,我實在看不懂,建議你直接了講明,不然大火看不懂也是白搭。
還有想問,麵店老闆的典故是啥?
要用行話,至少出來講一下典故,這樣好統一大家的行話。
(XD)


sandaniel.tw大哥,

拍謝,拍謝,我先綜整一下。

您提到『我知道你的法律方面的能力特別強』,
為了求生存,這是在村鄉鎮市公所的直屬老闆(麵店老闆)訓練出來的。
村鄉鎮市公所的每個案通常是複合式的,
我只好上網看法規,打電話、親自拜訪縣市政府、中央部會承辦人理解相關法規,回來再綜整。
拿到了一些特別函釋,也未必出現在法規搜尋系統。
乍看好像很簡單,但其實是跨局處,法規函釋適用範圍很廣。
但我在大型上億的GPL、履約、建管較弱。

通常 剛到任的新人,前五案,還叫你趕快進行,通常是有法律疑義,新人看不出來罷了。

所以有朋友提問,我也會跟著擬答。
答錯就一番兩瞪眼,除可以驗證思路對錯,這跟練習結構題目的道理一樣。
不寫下來,用看的,還真以為每題都會對。
有寫下來,思路錯了,別人斧正,獲益很多。先謝謝各位前輩。

未受過一個月訓練的新朋友大概不瞭解,
公務界同單位、同系統下很難認識真正的朋友,也可以說沒有朋友,
各職系老的少的都太聰明,很會算計10幾步之遙,這是受訓後某人提及。
或許也唯有站上,大家沒有利害關係,有機會勉強吐實。

歐陽老師提及在圖書館7 AM~11 PM,
我資質不好(謙虛狀),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考上的,
所以有經歷過類似室內設計類的事務所,也經歷過營造廠,
以前專門看制度的各類破壞斷面,現在是提高制度系統的抗壓壓力的防禦面。很兩極。

尤其是設計團隊當初考證照是每年約千人錄取2人的(從資歷推算),
他們有久年的業界習慣病比較多。
比如要先拜碼頭,吃果子要拜樹頭,才能成為xxx設計團隊之友。

通常他們『國會關係』也會很好,不可思議吧?!
也一樣,先拜碼頭,吃果子要拜樹頭,成為代議政治的好朋友。

請參考國家考題,生死就這25分。真的很困難。
圖檔

回到本文正題:
--------
從設計圖作特別標註來綁特殊材料,工程會有函釋明令不可,
但設計團隊有『材料選擇權』,他們的解釋是,這是法定空間。

文章發表於 : 2009 11月 16 (週一) 5:21 pm
#9 由 nobility
其實如果你是一直在參加考試的學生,沒有在工地工作過,真的很難聽的懂lawrencechen2004大所說的一番話。
一般來說,雖來預算雖然會編列設計「監造費」,但有時候預算一個月所編列的費用才三萬多,卻要求要「二名」監造駐場,你想有可能嗎?(看合約規定幾人駐場)
設計業界其實也非常競爭,就算不划算,他們也是得做。所以常常派駐在工地的監造人員一個人要身兼三、四個工地,你要見到他們,比見到鬼還困難。
如果你是承辦人員,一開始到工地查看工程進度時,對於他們沒有到現場,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他可能他未來會出現的機會,可能性會大幅降低。
那一場的承辦盯的比較緊,他的皮才會繃的比較緊,承辦人比較軟,他自然缺席率很高,這跟在學校上課一樣,老師不點名,當然你比較不捧場。如果不出席,會造成沒法畢業,該緊張的人就是他了。
另外,設計單位設計的東西,可以優於法規(如CNS),因為法規規定是「最低標準」,優於法令,當然是歡迎了。
但是如果尺寸是大於市面上的尺寸3mm到5mm,很多材料廠商會告訴你,市面上沒這種規格,如果要做,要重新「開模」。
如果你重新做一套模,重新鑄造產品的話,東西會貴到不行,而且時程上會來不及,那怎麼辦?
這時候會有一個傳說中的材料商出現了,風聞說,只有它有在做這種尺寸。你會覺得納悶,重新開模比較貴,這個廠商只做你這一場的生意,怎麼划的來?
這個你就不用放在心上了,這個廠商是設計團隊的好朋友,只要設計團隊設計出來的尺寸,都跟這個尺寸一樣,「字同文、車同軌」,這個模會永遠流傳下去的。
至於材料價錢會介於預算和你自己開模的價錢之間,如果你不想讓他賺,你自己開模也可以,問題是開了模,東西送審還不過,那你就頭大了﹗
我曾看過室內礦纖天花板,要求要耐「水洗五百次」,而不會壞掉(問題室內的礦纖天花板為什麼要防水洗?),或者是要求隔間牆要預鑄的,是一般混凝土灌的價位的三倍。預鑄表面要含陶土內容物的。
你也可以去工廠預鑄啊﹗他可沒有綁材料,有些東西你去工廠問,他還真的可以開模做給你,問題划算嗎?
有的廠商會認了,會去打聽設計團隊的好朋友是誰,要如何去買這種材料,如果真的買不到,監造也會暗示你。
做營造廠很可憐的,這是小弟以前在營廠商當小弟時遇到的,由於剛出社會,只是個跑腿的角色,一切就冷眼看一堆人在演這齣戲了。這都是十幾年前的生態,我想至今應該不會變太多才是。
至於公務人員是否要扯入其中?幫營造廠解套?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因為我只對於設計單位送來的東西做審查,沒有問題就沒事了。誰知道設計團隊是誰插乾股?反正就依法行事就好了﹗況且每件案子幾乎都是如此?如果要每個案子都解,我當初就去考司法官、調查員了﹗還考什麼公務人員?因為這是台灣的生態。
夜路走多了,會遇到鬼,說的不只是設計團隊,有的時候指的是公務人員。太熱心有時候不是一件好事。
lawrencechen2004大不敢直述其事,因為這是公開場合,他講這樣已經夠白了﹗這跟你法律素養一點關係也沒有﹗有遇過才會知道。
事情已經過了那麼久了,或許台灣已經沒有這種現象了﹗
我說的是十幾二十年前我在營造廠發生的事喔﹗或許我聽錯了也說不定﹗ (石化)
這一切都是謠言,我相信謠言會止於你們這些智者的...。
我也很想知道「麵店老板」的由來.... (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