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29 (週四) 5:13 pm
#0 由 deadcrol
根據"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100.7)"這次改版

就鋼筋混凝土構造而言,依極限強度設計法, ay 值可採1.5(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地震力
載重因子取1.0 設計者,ay 值取1.0


這句話是新規範才有的,也就是採極限強度設計法ay取1.5又載重因子取1.0ay取1.0

請問各位前輩,載重因子取1.0是什麼意思= =

以前RC造的就用1.5就對了啊,現在多了這句話變的好奇怪

用1.5或用1鋼筋量可是差很多的耶 = =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29 (週四) 6:24 pm
#1 由 newgreen
deadcrol 寫:根據"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100.7)"這次改版

就鋼筋混凝土構造而言,依極限強度設計法, ay 值可採1.5(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地震力
載重因子取1.0 設計者,ay 值取1.0


這句話是新規範才有的,也就是採極限強度設計法ay取1.5又載重因子取1.0ay取1.0

請問各位前輩,載重因子取1.0是什麼意思= =

以前RC造的就用1.5就對了啊,現在多了這句話變的好奇怪

用1.5或用1鋼筋量可是差很多的耶 = =


載重因子應該是指地震力的Load Factor吧

以前含地震力的載重組合是0.75(1.4DL+1.7LL+1.87EQ)
地震力的Load Factor是0.75*1.87=1.4025
現在含地震力的載重組合是1.2DL+1.0LL+1.0EQ
地震力的Load Factor就是"1.0"囉

白話一點說
用舊的載重組合(0.75(1.4DL+1.7LL+1.87EQ))設計的話
ay用1.5
用新的載重組合(1.2DL+1.0LL+1.0EQ)設計的話
ay用1.0

有錯請指正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29 (週四) 6:46 pm
#2 由 newgreen
newgreen 寫:
deadcrol 寫:根據"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100.7)"這次改版

就鋼筋混凝土構造而言,依極限強度設計法, ay 值可採1.5(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地震力
載重因子取1.0 設計者,ay 值取1.0


這句話是新規範才有的,也就是採極限強度設計法ay取1.5又載重因子取1.0ay取1.0

請問各位前輩,載重因子取1.0是什麼意思= =

以前RC造的就用1.5就對了啊,現在多了這句話變的好奇怪

用1.5或用1鋼筋量可是差很多的耶 = =


載重因子應該是指地震力的Load Factor吧

以前含地震力的載重組合是0.75(1.4DL+1.7LL+1.87EQ)
地震力的Load Factor是0.75*1.87=1.4025
現在含地震力的載重組合是1.2DL+1.0LL+1.0EQ
地震力的Load Factor就是"1.0"囉

白話一點說
用舊的載重組合(0.75(1.4DL+1.7LL+1.87EQ))設計的話
ay用1.5
用新的載重組合(1.2DL+1.0LL+1.0EQ)設計的話
ay用1.0

有錯請指正


附帶一提
ay的定義是"第一個斷面達到降伏的地震力"除以"設計地震力"
舉例來說
某個結構受到DL、LL、地震力EQ作用時
計算後發現各載重乘以Load Factor後
也就是說在0.75*(1.4DL+1.7LL+1.87EQ)這個力量作用時
會使得其中1個斷面到達極限

但問題是真實的情況下
這個結構只會受到1DL+1LL+1EQ的力量而已
很顯然的這個斷面還未到極限
所以若要降伏的話地震力還需要放大某個倍數n
也就是在1DL+1LL+n*EQ這個力量作用下會讓斷面降伏

而這個n就是ay

ay會因為DL、LL、EQ彼此之間的比例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以規範就定個保守一點的值1.5


有錯請指正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8:50 am
#3 由 deadcrol
感謝回答,可是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100 7 1)

2.4.2 設計載重之組合如下:
(1) U=1.4(D+F)
(2) U=1.2(D+F+T)+1.6(L+H)+0.5(Lr 或S 或R)
(3) U=1.2D+1.6(Lr 或S 或R)+ (1.0L 或0.8W)
(4) U=1.2D+1.6W+1.0L+0.5(Lr 或S 或R)
(5) U=1.2D+1.0E+1.0L+0.2S
(6) U=0.9D+1.6W+1.6H
(7) U=0.9D+1.0E+1.6H
各符號之說明詳見本規範第2.1 節及其他有關規定。
以上各種組合遇下列情況,可作調整:
(a) 除供公眾使用之場所、停車場或活載重L 超過500 kgf/m2 之區域外,上述(3)、(4)及(5)
式中:1.0L 可減至0.5L。
(b) 風力不受方向因數折減時,上述(4)及(6)中:1.6W 可減為1.3W。
土壤力H 引起之構材內力若有抵消風力或地震力引致之構材內力時,上述(6)及(7)中H
項應予不計。因其他力作用下對土壤產生反力,該反力不得計入H,但構材設計時該
項反力須予計入。
風力W 或地震力E 引起之土壤力H,如其方向與W 或E 相反時,上述(6)及(7)中H 項
應予不計。因其他力所引起之土壤抵抗力不得計入H,但於構材設計時應考慮土壤抵
抗力。

審查委員就一直說用這個載重組合5和7地震力的載重因子就為1啊
我跟他說垂直地震力不是用1,他就一直說這裡都用1所以我ay要用1...
這該怎麼說呢?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9:39 am
#4 由 newgreen
deadcrol 寫:感謝回答,可是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100 7 1)

2.4.2 設計載重之組合如下:
(1) U=1.4(D+F)
(2) U=1.2(D+F+T)+1.6(L+H)+0.5(Lr 或S 或R)
(3) U=1.2D+1.6(Lr 或S 或R)+ (1.0L 或0.8W)
(4) U=1.2D+1.6W+1.0L+0.5(Lr 或S 或R)
(5) U=1.2D+1.0E+1.0L+0.2S
(6) U=0.9D+1.6W+1.6H
(7) U=0.9D+1.0E+1.6H
各符號之說明詳見本規範第2.1 節及其他有關規定。
以上各種組合遇下列情況,可作調整:
(a) 除供公眾使用之場所、停車場或活載重L 超過500 kgf/m2 之區域外,上述(3)、(4)及(5)
式中:1.0L 可減至0.5L。
(b) 風力不受方向因數折減時,上述(4)及(6)中:1.6W 可減為1.3W。
土壤力H 引起之構材內力若有抵消風力或地震力引致之構材內力時,上述(6)及(7)中H
項應予不計。因其他力作用下對土壤產生反力,該反力不得計入H,但構材設計時該
項反力須予計入。
風力W 或地震力E 引起之土壤力H,如其方向與W 或E 相反時,上述(6)及(7)中H 項
應予不計。因其他力所引起之土壤抵抗力不得計入H,但於構材設計時應考慮土壤抵
抗力。

審查委員就一直說用這個載重組合5和7地震力的載重因子就為1啊
我跟他說垂直地震力不是用1,他就一直說這裡都用1所以我ay要用1...
這該怎麼說呢?



耐震設計規範在2.18節垂直地震力的地方
只講了舊規範載重組合的情況
並沒有把載重組合是1.2DL+1.0LL+1.0EQ的情況講清楚
但規範有提到這樣一句話

"上述垂直地震力的處理,
是把它單獨看成一種載重情況,可稱其為EQv,
但是係把它看成一種垂直載重情況來處理。
當與其他載重情況組合時,
吾人可假設配合的某水平向地震為30%。
當然也要考慮水平向地震100%,
垂直向地震30%的情況。"

就我的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要把水平地震力(EQx、EQy)與垂直地震力(EQv)看作是一個合力

也就是說地震力
EQ=EQx+0.3EQv
EQ=EQy+0.3EQv
EQ=0.3EQx+EQv
EQ=0.3EQy+EQv
這四種情況

所以有地震的載重組合就是
1.2DL+1.0LL+1.0EQ=1.2DL+1.0LL+1.0(EQx+0.3EQv等四種情況)

所以地震力的Load Factor是1.0
ay自然也是1.0了



有錯請指正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11:28 am
#5 由 Eliot
RC新舊版本規範的實際地震力值都相近,
鋼構極限設計規範的ay早早就是1.0
ay是在設計地震力V的分母 !!!

old : 0.75*1.87/1.5=0.935
new: 1.0/1.0 =1.0

請詳閱耐震設計規範的2.9章節
沒有新舊版規範差1.5倍的事 !!!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3:23 pm
#6 由 deadcrol
感謝分享,我了解您的意思了!
再請教一下您認為哪一種比較省鋼筋量?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3:25 pm
#7 由 deadcrol
這位前輩您好!舊RC規範ay是1.5喔
鋼構或src採極限設計法是1.0
鋼構採容許應力法是1.2
我在討論的是RC喔!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9月 30 (週五) 6:25 pm
#8 由 newgreen
E大的意思是
雖然說過去的ay是1.5
但是配合的Load Factor是0.75*1.87=1.4025
也就是說地震力雖然因為除以ay而比較小
但Load Factor是比較大的

也就是說,舊規範的設計地震力是1.4025/1.5=0.935
而新規範的設計地震力是1/1=1
單看地震力這一項的話
舊規範地震力會稍微小一點

如果整個看的話
舊規範是 1.05DL+1.275LL+0.935EQ
新規範是 1.2DL+1.0LL+1EQ
一般的情況下
新規範的力量會稍微大一些

而且混凝土的設計需採用ACI-02
以壓力斷面的主筋來說的話
ACI-02的phi值是0.65,而ACI99的phi值是0.7
設計出來的鋼筋量會比較多
剪力筋也是比較多

所以結論是
在一般的情況之下
用新規範設計的話鋼筋會變多


有錯請指正

Re: 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

文章發表於 : 2011 10月 03 (週一) 2:32 pm
#9 由 deadcrol
newgreen 寫:E大的意思是
雖然說過去的ay是1.5
但是配合的Load Factor是0.75*1.87=1.4025
也就是說地震力雖然因為除以ay而比較小
但Load Factor是比較大的

也就是說,舊規範的設計地震力是1.4025/1.5=0.935
而新規範的設計地震力是1/1=1
單看地震力這一項的話
舊規範地震力會稍微小一點

如果整個看的話
舊規範是 1.05DL+1.275LL+0.935EQ
新規範是 1.2DL+1.0LL+1EQ
一般的情況下
新規範的力量會稍微大一些

而且混凝土的設計需採用ACI-02
以壓力斷面的主筋來說的話
ACI-02的phi值是0.65,而ACI99的phi值是0.7
設計出來的鋼筋量會比較多
剪力筋也是比較多

所以結論是
在一般的情況之下
用新規範設計的話鋼筋會變多


有錯請指正


感謝N大及E大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