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3 頁)

試著用ACI-02解一些高考考題

文章發表於 : 2007 11月 14 (週三) 3:41 pm
#0 由 紫煌
我想這是個超級大工程啊!不過總得有人開始做啊!
小弟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做個有系統的整理!因為坊間解答尚未更新至新版規範者,眾矣!
第一次用mathml-fonts,先打一題試試看~

93年結技RC第4題
`P_u=400(tf)`、`L_n=5.3(m)`、`M_ux,T=24(t-m)`、`M_ux,B=-27.2(t-m)`
`M_uy,T=31.2(t-m)`、`M_uy,B=-21.6(t-m)`,不管X、Y向都是單曲率!
`kL_u/r_x=35.3`必須考慮細長柱效應
`C_mx=0.953`
`M_2x=27.2(t-m)`
`beta_d=0.6`
`E_c*I_g=18301.94(t-m^2)`
`Delta_ns,x=1.426`
`M_ux=38.79(t-m)`

文章發表於 : 2007 11月 14 (週三) 4:06 pm
#1 由 紫煌
93年高考RC第2題
1.考慮穿孔剪力
`臨界面b_0=320(cm)`、`q_net lt=23.65(t/m^2)`
2.考慮梁式剪力
`q_net lt=66.51(t/m^2)`
3.考慮撓屈應力
`q_net lt=81.94(t/m^2)`

由第一項控制,`P_u=185.4(tf)`

同卷第3題

1.`P_u=Phi*a*P_no=0.65*0.8*1200=624(tf)`
2.`P_n>=P_b`,落在壓力控制區,是以`Phi=0.65`,`P_n=615.385(tf)`
內插得`M_n=146.15(Tf-m)`,e=23.75(cm)
3.平衡時偏心距為50cm,題意之20公分也落在壓力控制區
`M_n=0.2*P_n`內插得`P_n=666.67(tf)`

文章發表於 : 2007 11月 14 (週三) 4:08 pm
#2 由 紫煌
希望在考前,大家可以一起接龍把「近三年」的補完吧!

文章發表於 : 2007 11月 14 (週三) 8:41 pm
#3 由 sandaniel.tw
紫煌 寫:希望在考前,大家可以一起接龍把「近三年」的補完吧!


紫煌大真強~ 感謝分享~~

文章發表於 : 2007 11月 15 (週四) 10:57 am
#4 由 紫煌
93年結構技師RC第二題
我是這一年考上的,所以對這份考卷特別有感觸...當年我這一科考「24分」
當年我對這個分數很不服氣...後來我知道我錯在哪!

第二題...到現在我還是堅持`W_L`不能滿載全梁,因為題意是說這個梁承受「均佈呆載重」與「均佈活載重」,試計算中央D點所需之鋼筋量。既然是設計,當然應該用「最不利」狀況考慮之!於是在考場內,我是讓`W_u`作用在簡支段,外伸段只承受`1.2W_D`,後來複查發現我是0分,因為出題者認為他的題意是要讓全梁都滿佈`W_u`!對於這點,我很無奈,但只能接受!

但是在這邊,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沒錯,因為影響線畫出來看就知道誰對誰錯了!
以下解答,是以我觀點解的!合先敘明!

`W_D_1=0.672(t/m)`
`W_u=10.0064(t/m)`
`M_(D,max)=86.8576(t-m)`

計算拉力筋應變量為0.004時的設計彎矩
`M_(d,0.004)=102.1069(t-m)`
`M_(u,0.004)=0.812*102.1069=82.91(t-m)`
`86.8576>82.91`必須以雙筋梁配置之!

這點跟坊間解答就差多了!因為若是考慮滿載,那麼本題將是單筋配置。
題目規定必須用10號筋配置
配置壓力筋為1根10號,拉力筋為7根10號(下5上2)

check上述配筋可提供之彎矩容量
設壓不降 `X=26.18(cm)`
`C_c=211.85(tf)`、`C_s=29.03(tf)`、`epsilon_t=0.003875`
`phi=0.48+83*epsilon_t=0.8017`
`phi*Mn=94.64(tf-m)`
上述值大於86.8576,故OK!

文章發表於 : 2008 1月 15 (週二) 11:22 am
#5 由 cance
紫煌 寫:93年結構技師RC第二題
我是這一年考上的,所以對這份考卷特別有感觸...當年我這一科考「24分」
當年我對這個分數很不服氣...後來我知道我錯在哪!

第二題...到現在我還是堅持`W_L`不能滿載全梁,因為題意是說這個梁承受「均佈呆載重」與「均佈活載重」,試計算中央D點所需之鋼筋量。既然是設計,當然應該用「最不利」狀況考慮之!於是在考場內,我是讓`W_u`作用在簡支段,外伸段只承受`1.2W_D`,後來複查發現我是0分,因為出題者認為他的題意是要讓全梁都滿佈`W_u`!對於這點,我很無奈,但只能接受!

但是在這邊,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沒錯,因為影響線畫出來看就知道誰對誰錯了!
以下解答,是以我觀點解的!合先敘明!

`W_D_1=0.672(t/m)`
`W_u=10.0064(t/m)`
`M_(D,max)=86.8576(t-m)`

計算拉力筋應變量為0.004時的設計彎矩
`M_(d,0.004)=102.1069(t-m)`
`M_(u,0.004)=0.812*102.1069=82.91(t-m)`
`86.8576>82.91`必須以雙筋梁配置之!

這點跟坊間解答就差多了!因為若是考慮滿載,那麼本題將是單筋配置。
題目規定必須用10號筋配置
配置壓力筋為1根10號,拉力筋為7根10號(下5上2)

check上述配筋可提供之彎矩容量
設壓不降 `X=26.18(cm)`
`C_c=211.85(tf)`、`C_s=29.03(tf)`、`epsilon_t=0.003875`
`phi=0.48+83*epsilon_t=0.8017`
`phi*Mn=94.64(tf-m)`
上述值大於86.8576,故OK!


紫煌大哥...可否再用新規範解一些其他的RC考古題讓後輩可以多多參考阿,因為我發現這版
就屬你實力最強又熱心,其他人多辦只會出一張嘴而已,對真正準備考試沒有多大幫助

文章發表於 : 2008 1月 15 (週二) 11:40 pm
#6 由 努力
實力補習班rc題型班補充講義95年版以後皆是以新規範求解,可找同學是補實力的借來印,紫煌大大93年結構技師第2題我的想法跟你不同我的想法是先算出作用的Wu然後求d點的彎矩,以此為設計彎矩求解鋼筋量,你的想法比較偏影響線觀念也是沒錯,可是題目已將W擺至全梁應不需用影響線觀念自行擺設載重,其實只要做簡單的結構分析即可設計鋼筋量,這是小弟的看法以供參考

文章發表於 : 2008 1月 22 (週二) 1:40 pm
#7 由 cance
努力 寫:實力補習班rc題型班補充講義95年版以後皆是以新規範求解,可找同學是補實力的借來印,紫煌大大93年結構技師第2題我的想法跟你不同我的想法是先算出作用的Wu然後求d點的彎矩,以此為設計彎矩求解鋼筋量,你的想法比較偏影響線觀念也是沒錯,可是題目已將W擺至全梁應不需用影響線觀念自行擺設載重,其實只要做簡單的結構分析即可設計鋼筋量,這是小弟的看法以供參考


問題是我想要看95年以前的RC高考技師考題而且是用最新版去計算ㄋ...實力出的

95年土木結構試題解析一書我有,是用最新版解答沒錯,但是95之前的考古題我都

是用舊規範去計算的,想用新規範去解之前的考題以增加實力,但又不知道解答

文章發表於 : 2008 1月 23 (週三) 12:22 am
#8 由 努力
cance 寫:
努力 寫:實力補習班rc題型班補充講義95年版以後皆是以新規範求解,可找同學是補實力的借來印,紫煌大大93年結構技師第2題我的想法跟你不同我的想法是先算出作用的Wu然後求d點的彎矩,以此為設計彎矩求解鋼筋量,你的想法比較偏影響線觀念也是沒錯,可是題目已將W擺至全梁應不需用影響線觀念自行擺設載重,其實只要做簡單的結構分析即可設計鋼筋量,這是小弟的看法以供參考


問題是我想要看95年以前的RC高考技師考題而且是用最新版去計算ㄋ...實力出的

95年土木結構試題解析一書我有,是用最新版解答沒錯,但是95之前的考古題我都

是用舊規範去計算的,想用新規範去解之前的考題以增加實力,但又不知道解答

我說的是他rc題型班補充講義,後面從91-96高考皆以新規範求解,你去找你補實力的朋友借來印,96年題型班就是以新規範求解

文章發表於 : 2008 1月 30 (週三) 3:47 pm
#9 由 cance
努力 寫:
cance 寫:
努力 寫:實力補習班rc題型班補充講義95年版以後皆是以新規範求解,可找同學是補實力的借來印,紫煌大大93年結構技師第2題我的想法跟你不同我的想法是先算出作用的Wu然後求d點的彎矩,以此為設計彎矩求解鋼筋量,你的想法比較偏影響線觀念也是沒錯,可是題目已將W擺至全梁應不需用影響線觀念自行擺設載重,其實只要做簡單的結構分析即可設計鋼筋量,這是小弟的看法以供參考


問題是我想要看95年以前的RC高考技師考題而且是用最新版去計算ㄋ...實力出的

95年土木結構試題解析一書我有,是用最新版解答沒錯,但是95之前的考古題我都

是用舊規範去計算的,想用新規範去解之前的考題以增加實力,但又不知道解答

我說的是他rc題型班補充講義,後面從91-96高考皆以新規範求解,你去找你補實力的朋友借來印,96年題型班就是以新規範求解

我本身就是實力學員,想請問是在題型班第幾堂課的補充講義?因為我問高雄班的結果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