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 寫:常常看到水保缺,一直想投履歷,但又不知能不能勝任,能請教板大水保日常都做那些事情,外業多還是內業多,一天要處理幾件公文幾件人民陳情案
辦理水保業務應該不好吧,農業處裡面最操的單位就是水保課了,試想要負責山坡地的水保工程,也是責任重大阿,萬一颱風造成土石流出人命,相關承辦一定被起訴,所以若覺得土木職系不好幹應該是想辦法轉到林務去而非水保,林務課(局)絕對優於水保局(課) 沒啦…
最常見,就是水保計畫審查。縣市議員壓力重重。
公所也亂搞,山坡地也不報水保計畫,他們慫恿初任公務員要勇敢,工程就給他做下去,
他們也不想想,農委會有登記水保計畫的GPS座標案件數量,遠遠少於標案管理系統的案件量,
很多鄉鎮,根本都是山坡地,所有工程都要寫水保,農委會網站一看,沒有幾件送件。
兩相稽核就抓出站上滿坑滿谷的土木學長學弟。
大型山坡地社區濫墾濫伐,你要去拍照檢舉。中部山坡地比較少。
北部比較精彩,聽補習班同學說,最近四維前立法委員,山坡地社區開墾,
Google上一看都知道缺了一大塊。新聞事件背後,
就是水保人員白天拍照,所有工人就圍上來,身上都有刺龍鳳水餃。聽說是照相機都不保。
好,那我申請警察保護,龍鳳水餃又跑出來,關說壓力一直跑出來。
最後局長下定決心,(這很重要,高層意志不明或跳動,我就是替死鬼)
仍然由 最基層的水保人員擔綱,半夜,翻牆去拍。
我講一句難聽的,
我擋人財路,半夜去那種地方被砸到腦漿爆裂,警方也查不出兇手。
這新聞都有報導,都是水保界年度新聞大事。
這還比不上環保局公務員潛水,台灣公務員真的世界第一名。
你又不是武警或特勤隊、空特領雙薪簽生死狀,或有受過武術訓練,說去就去。
『甚至暗中派員潛水進入箱涵,果然發現業者破壞水利設施』
『幾次冒險穿潛水裝備下水尋找暗管、穿戴氧氣鋼瓶進入含高濃度沼氣的污水下水道蒐證,體力與耐力都已達到極限。』
『他俐落地穿上防水裝備,背起十幾公斤重的氧氣瓶,與同仁合力打開重達百公斤的水門。門一打開,高溫四十度的蒸汽、惡臭隨即撲鼻衝來,幾乎令人窒息。他帶著天下記者鑽入進行巡察,在轟隆的水聲中,聽不清彼此對話。為了蒐證,他們時常幾個小時穿梭這水深及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道。有些充滿一氧化碳的涵管,下去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出來』
哇塞,那不是英國M-16派出來的電影007對抗蘇俄才有辦法嗎?
拿個圓鍬往頭敲下去,是007也得掛。
水保的工作,跟環保稽查員差不多。以上請指教。
~~~~~~~~~~~~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5866
環保稽查員力抗砂石場—北縣河川,重現美麗
作者:彭昱融 出處:天下雜誌 407 期 2008/10
相關關鍵字:環保署/無間道/砂石場/板橋/周錫瑋
他們潛伏在暗夜中,躲過非法業者的布哨,賭上性命進行蒐證。只因為他們相信,有一天,河川會因為他們的努力,重現清澈美麗……
這是關於一群對土地、河川有感情,冒生命危險、稽查污染無名英雄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的努力,淡水河各河段的懸浮固體從兩年前二四六○○mg/L(嚴重污染),降至今年七月二○mg/L(未受污染)程度以下,是三十年來最乾淨的時刻。
「阮的故鄉,彼有一條溪。溪水清清魚大尾,溪邊還有白鷺鷥塊飛,」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蘇振文用台語輕輕哼起歌來,思緒彷彿回到他童年時候光腳玩耍的雲林田邊。鄭進一的《古早的故鄉》,歌詞悠悠地唱出他守護河川的憂心與深情:「啊我每日治塊想,現在咱的故鄉,是按怎會變這樣。溪水頂高那會浮烏油?要教魚仔囝仔按怎泅?」
要把故鄉的美麗傳下去
司法官四十五期結業,年紀不到四十歲的蘇振文,財金專業背景出身,但幼時的記憶、守護土地的熱忱促使他關注淡水河長年遭砂石場非法排污的嚴重影響。
去年中接獲舉報後,蘇振文多次私下走訪三峽、鶯歌大漢溪河岸,發現傍晚時分萬坪的綠地不但空無一人,附近惡質的砂石業者還佈線叮哨,盤查、驅趕民眾,而水門外的河灘地上更積滿了深厚淤泥。
營建事業廢土沒有總量控制,砂石業未進行採、收分離與流程控管,加上處理廢土、超抽地下水洗砂非法排放利益巨大,處理一卡車事業廢土收取一千二百元,每天處理上百車次並轉賣砂石,非法獲利可達百萬,每年大賺上億黑錢,污染全排入河川。
蘇振文皺起眉頭,想起自己身為檢察官執法的責任,決心要以鐵腕徹底稽查,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向晚輩說,我把上一代交到手中的環境,完好如初地傳下去。
聽到他要稽查大漢溪砂石場,一位檢察官學長感嘆,「二十年前就跟同一批人纏鬥。」好在經驗豐富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郭永發不吝分享、提點,讓蘇振文抓住偵辦的方向。
他積極聯絡了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環保署水質保護處、北區督察大隊等中央單位,獲得全力協助調查;但仍發現許多非法排放來自堤岸伸出的暗管,源頭往往沒入岸內大門深鎖的場區,一時苦無對策。
直到透過環保署水保處科長魏文宜引介,找到台北縣政府政風處主導成立的專案查核小組合作,稽查成效終於有了大幅突破。
北縣府專案查核小組成員為了蒐證,過程高難度有如「無間道」諜對諜。
稽查現場一:餐風露宿的危險任務
二○○七年十二月寒冬,半夜,台北樹林枌發砂石場外河床。業者合法有照,但暗中經營廢土處理,常在假日凌晨非法排放污水。
六名稽查員已輪班監控兩個多月,不時假扮釣客、遛狗民眾巡察,其間幾次冒險穿潛水裝備下水尋找暗管、穿戴氧氣鋼瓶進入含高濃度沼氣的污水下水道蒐證,體力與耐力都已達到極限。
凌晨四點,隱身大漢溪對岸樹叢後的稽查員建榮(化名)冷得直發抖,透過夜視望遠鏡發現提防盯哨業者離去後,大雨中橫渡寬百公尺的湍急河面,潛入監控區域錄下偷排廢水鐵證。
數天後,夜間九點,蘇振文率百名警力、霹靂小組進入監控區域,台北縣政府政風處處長沈鳳樑指揮消防局調來大型探照燈,水利局、環保局成員搜尋管線,工務局拆除大隊、救護車待命。
雖然當場被恐嚇,但蘇振文毫不退縮地回應,「看你心臟強,還是公權力有決心。」
凌晨四點,專案小組終於在廁所找到暗管開口,立刻指示工程單位開挖,在地下四、 五公尺深處,挖出長達兩百公尺的七支大口徑暗管,令非法業者百口莫辯。
稽查現場二:鬥智也鬥體力
環保稽查員力抗砂石場—北縣河川,重現美麗
二○○八年一月,三峽裕豐砂石場後方竹林。
身材壯碩皮膚黝黑、善於夜間偵搜的稽查員智仁(化名),花了兩小時和一塊雞排,總算安撫了看門的狼犬,繞過很可能帶槍的守衛,潛入砂石場放置紅色追蹤劑。
另一頭河床,稽查員建榮穿著防水青蛙裝,終於在三峽河下游三百公尺處找到正大吐污泥的排水口,隨行的員警為了追捕一名工人,不慎掉入溪水,差點滅頂。
蒐證齊全,檢察官調動刑警大隊,出發前下令全體交出手機統一保管。半夜開挖,挖出直徑一公尺、長四百公尺盤根錯節的暗管。
縣府與檢方幾次合作成功,建立決心後,專案團隊逐漸獨立作業,陸續拆除、歇業或撤照鶯歌國榮、東偉等二十八家非法排污砂石業者,也與各地區民眾建立巡守隊,共同守護河川。
一樣是領薪水上下班的公務員,基層稽查員為什麼願意如此隱姓埋名、冒生命危險深入箱涵稽查?
這批稽查員平均年齡不到三十五歲,由政風處從北縣府各局處挑選操守好、口風緊、肯犧牲奉獻的同仁組成。
冒生命危險,只為守護河川
「剛開始我也心不甘情不願,同事也笑說不可能成功,」時常半夜出任務,把妻小晾在家裡的稽查員智仁不好意思地說。他指了指身旁穿著破牛仔褲、皮軍靴的稽查員建榮,「都是因為他。」
去年加入小組初次認識時,建榮帶著他到板橋土資場出水口外,一群鴨子在黑色污泥裡打滾。建榮指著眼前的景象說,「有一天,我們會讓它變乾淨。」
建榮的使命感與熱忱,也逐漸打動了其他幾位成員。幾次帶妻小下南部休假,因為不放心蒐證,他臨時「拋妻棄子」北返出任務。熱情傳染開來,彼此之間也建立起同袍情誼。
三十三歲,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安靜木訥的稽查員士豪(化名),去年甫一加入縣府,就被徵召入「特遣隊」。他俐落地穿上防水裝備,背起十幾公斤重的氧氣瓶,與同仁合力打開重達百公斤的水門。
門一打開,高溫四十度的蒸汽、惡臭隨即撲鼻衝來,幾乎令人窒息。他帶著天下記者鑽入進行巡察,在轟隆的水聲中,聽不清彼此對話。為了蒐證,他們時常幾個小時穿梭這水深及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道。
「有些充滿一氧化碳的涵管,下去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出來,」滿臉笑容,兩鬢略顯斑白的立德(化名),原先任職顧問公司,加入縣府後反而結交了一批共同出生入死的弟兄。
因為任務必須保密,許多危險與細節都無法向親人說明,甘苦只能往肚裡吞。
服務台北縣政府二十年的水保科長朱益君轉述,一位環保警察私下透露,「我們有配槍都不一定敢靠近砂石場,他們居然敢空手潛入。」稽查員唯一的防身武器,是長柄手電筒。
回顧一年來的辛苦,稽查員志仁說,「有檢察官運籌帷幄、背後長官的支持,我們只要就專業的部分全力往前衝,沒有後顧之憂。」
每一場開挖都到現場壓陣的沈鳳樑分析,從縣長到各局處長決心全力支持,抵擋來自議員、業者的壓力,讓稽查員專心蒐證,是任務成功的關鍵。
台北縣長周錫瑋還因為擔心稽查員安危,特別指示財政單位幫他們投保一千萬意外險,年初更破例記兩大功表揚他們的傑出環保成績。
雖然北縣水質大幅改善,但環保局長鄧家基坦言,大漢溪源頭的桃園縣境內,仍有非法排放。「還有很多值得努力。」
跨局處合作,落實稽查
「對國土的破壞大於其他的犯罪,」蘇振文認為,破壞環境因沒有被害人,民眾感受較弱,但公害性卻極強。非法排放洗砂廢水不但污染河川、流失水土,有時排泥口甚至緊鄰淨水廠,嚴重威脅民眾健康。
不僅如此,泥漿往往排入下水道箱涵,淤積間接造成淹水,導致公共危險。
但是,地方政府主管單位因長期利益結構,容易受制於惡質民代,查緝工作施展不開。檢方則因為具有較高的自主性與獨立性,適合居中扮演地方與中央的「協調、發動者」角色。
地方政府更建議,由政風單位領導,整合各事權與主管單位(環保、水利、經發、城鄉、地政、工務等)成立跨局處小組,可打破各單位長期利益掛勾、彼此合作不易的結構。
主事者的決心,司法的力度,搭配中央與地方行政單位廣泛、無私的專業協助,正是大漢溪稽查砂石場非法排污的成功關鍵。樹林西盛排水站原先都是污泥,在砂石場拆除後,轉而變成清水。
三鶯大橋下,夕陽滿天,秋末的甜根子草搖曳,稽查員建榮帶著記者走在不再淤積泥沙的岸邊。他望著平靜的河面出神,「有一天,我可以對兒子說,這清澈的溪水裡有你父親的熱情。」
~~~~~~~~~~~~~
http://www.ethics.tpc.gov.tw/web/News?c ... tId=161672
發佈單位: 政風處
類別 : 新聞
發佈日期: 2007/12/26
截止日期: 2008/01/26
:
【北縣訊】臺北縣政府相關單位於25日深夜配合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赴樹林市八德街228之1號「枌發砂石場」調查該場偷排洗砂廢水之不法事證。經環保局長期監控,報請檢察官偵辦,經過漏夜檢查開挖,26日上午在場區管線水閘門挖出一條埋設暗管(口徑12吋、長約80公尺),從場區內經門口地底下接至馬路下方雨水下水道箱涵,由涵洞排出堤防外大漢溪,嚴重污染河川;枌發砂石場偷排洗砂廢水事證明確,全案除由檢方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外,縣府將依法予以最嚴厲行政處罰。
縣府環保局於96年10月起,即配合板橋地檢署長期監控「枌發砂石場」之場區作業及區域排放狀況,為有效蒐集違法事證,甚至暗中派員潛水進入箱涵,果然發現業者破壞水利設施,而偷埋暗管,利用深夜將泥漿直接排放。經過數月之嚴密蒐證,於昨夜時機成熟,由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蘇振文指揮本府警察局刑警大隊,持搜索票展開偵辦行動,同時縣府由政風處召集環保、水利、工務、消防、經發等機關派員會同,共計支援 30餘人,以及挖土機、消防照明車、抽水幫浦等機具。
縣府呼籲,河川環境的維護需縣民共同關心,如發現有任何不法排放及污染,請迅速通報縣府主管機關處理,對相關合法業者,將會持續嚴格監督輔導;而對於非法業者,則成立聯合稽查小組清查取締,希望業者不要心存僥倖。
資料詳洽:政風處 電話:29603456轉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