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土木人面對服貿協議,有何看法?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0 (週六) 2:11 am
#0 由 曉風殘月
兩岸服貿協議,是ECFA四步曲之二,先前已簽投保協議,接下來是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及爭端處理等,而以上協議完成後,才有可能與其他國家簽FTA,或是美國太平洋區域協議,或是加入東協+6,臺灣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的路途還很長呢。
其他行業我們就不談了,本人想請問版上朋友的是針對土木工程方面的看法。
營造業是服務業的一種,在現今區域經濟整合的時代,其實很難再自外於世界而獨自運作。當前,我們首要面對的是中國,在中國崛起之後,產生了很強的磁吸效應,導致臺灣的資金與人才一直流向中國,根據維基百科的紀載,至今為止,臺灣投資中國是中國投資臺灣的180倍,可怕吧!
服貿協議簽訂實施後,因為人才與資金的交流,會產生經濟學上「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效應,屆時我們的薪資可能又要倒退嚕,至於到退多少,目前尚未有定論,所以土木人應該未雨綢繆,集思因應之道。
現在土木人的薪資待遇跟我當年相比,已經令人心疼痛惻了,到時候該怎麼辦呢?屆時已經不是一句轉行的話就可以化解的,這是血淋淋的生存競爭,所以土木人,尤其年輕後進切莫掉以輕心。
服貿協議效應,根據我近一個月的研讀各方訊息,正反面意見都有,政府機關及受益者鼓吹優點,民間產業及受損者怨聲載道,顯得莫衷一是,然而這關係到我們的將來甚巨,所以本人發起這個議題,無非希望版上朋友除了辛苦準備考試、抱怨職場環境與薪資外,能提供一些意見,冀望能匯聚共識,提供各界參考,這不也是土木人公民力量的開始嗎?
先提供個人淺見如下:
1、專技人員到中國發展,目前較有利,但只有約十年利基。
2、中國人治重於法治,關係重於實力,加上審批不易,時程較難掌握。
3、中國規範(設計、施工、材料)與臺灣不同,要重新熟悉規範。
4、中國設計院兼有審批權,球員兼裁判,形成不公平競爭,開小門,綁小腿。
5、中國地方債高達18兆人民幣,影子銀行問題嚴重,隔拆利率高昂,投資中國,小心碰到陷阱而血本無歸。
6、中國目前正進行經濟調結構,希望能軟著陸,過去以政府投資促進經濟高成長率時代已不復見,加上美國QE退場,預估爾後經濟成長率僅有4%,案源已經大幅減少,同時也面臨中國人才的強力競爭。
7、土木人走出去是正確的方向,嚴酷的競爭更是常態,所以現在就要認真磨練。
8、中國不適合單打獨鬥,要糾眾打組織戰。
9、中國土木技術先進,不輸臺灣,別小看他們。
10、中國土木年輕人肯學肯做,臺灣土木後進要加油,別再自唉自怨環境與薪資待遇。
11、中國工程規模大,有實力者機會不少。
12、臺灣土木人才電腦分析能力強,不用怕競爭。
總之,臺灣土木人,應該先考技師牌,加強基礎功夫,將來才能從容不迫的與中國土木人競爭。
還有,不想去中國的,去東協十國發展也不錯,問題是英文要好,因為臺灣營造榮景已經不再,每年公共工程預算不到2,000億已是常態,個人概估差不多就五年光景吧,等蘇花替及國道四號豐原大坑段完成後,國道七號又不興建(環評委員認為沒有興建必要),應該已經沒有重大工程了,土木人唯有走出去才有前途,才能擺脫僱主的剝削,才對得起妻小。

Re: 土木人面對服貿協議,有何看法?

文章發表於 : 2013 10月 04 (週五) 4:59 pm
#1 由 sandaniel.tw
採購法最低價標影響下,工程大概不會受影響。

工程顧問這類勞務服務才會受影響。

不過工程日後一定會開放,大型工程公司進台灣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