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土木人沒前(錢)途了嗎?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1 (週日) 3:03 am
#0 由 曉風殘月
土木人沒前(錢)途了嗎?
版上朋友普遍怨歎土木這行,但是已經入行了,怎麼辦?該轉行還是加強專業知識,提昇自己的能力?還是渾渾噩噩過一生?
我覺得大環境不好是事實,但是土木人還是有機會掙到前途跟錢途的,就怕土木人不肯蹲下來,再奮力躍起。
這期的遠見雜誌主題,提到臺灣人破悶的評析及方法,我個人覺得有所同感,方法就是創新及創業,但是針對土木人而言,創業何其艱難,所以很多土木人不敢跨出那一步。
除了證照之外,土木工程實務的養成有其循序漸進的歷程,以現場路線來說,從現場、主辦、施工組長、副所長到所長,以中大型工地來說,少說也要十年功。
在這十年歷練過程,除了相關證照取得需要上課外,不斷的自我吸收專業知識也是很重要,俾使印證理論與實務,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key man,薪資自然會成長,而且會是勞方市場。
再談創業之路,有了工地管理歷練加上人脈的整合,剩下的就只缺資金,因此,初期以承攬勞務為主,漸次增加施工設備,調整勞務與設備比例,最後再以「施工含設備」方式來承攬工程,以賺取設備租金,減少勞務成本,因為人是最不可靠的,唯有施工設備(不會說話的資產,人才也是資產之一)不會反骨,到這樣的規模,又得十年光陰,但也算是事業有成了。
但是現在營造業大環境不好,如何將本求利呢?這就凸顯創新的重要了,譬如創新的工序,創新的作業vs時間研究,以節省成本,增加工進等等,能生存下去,就有發展。
以上的分析,是我個人的創業歷程,提供給大家參考,我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時的職場抱怨,換取不到一生的成就,路還是要走下去的,土木人別氣餒。
ps:我設計15年資歷,施工10年資歷。營造創業之初,以承攬勞務為主,再漸次增加施工設備,到後來則設備含施工,賺取租金利益,工項則以專業施工為主(懸臂工法、場撐工法),因為利潤較高,做排水溝的話,我一定賠錢。

Re: 土木人沒前(錢)途了嗎?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1 (週日) 11:08 am
#1 由 DERER
曉風殘月 寫:土木人沒前(錢)途了嗎?
版上朋友普遍怨歎土木這行,但是已經入行了,怎麼辦?該轉行還是加強專業知識,提昇自己的能力?還是渾渾噩噩過一生?
我覺得大環境不好是事實,但是土木人還是有機會掙到前途跟錢途的,就怕土木人不肯蹲下來,再奮力躍起。
這期的遠見雜誌主題,提到臺灣人破悶的評析及方法,我個人覺得有所同感,方法就是創新及創業,但是針對土木人而言,創業何其艱難,所以很多土木人不敢跨出那一步。
除了證照之外,土木工程實務的養成有其循序漸進的歷程,以現場路線來說,從現場、主辦、施工組長、副所長到所長,以中大型工地來說,少說也要十年功。
在這十年歷練過程,除了相關證照取得需要上課外,不斷的自我吸收專業知識也是很重要,俾使印證理論與實務,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key man,薪資自然會成長,而且會是勞方市場。
再談創業之路,有了工地管理歷練加上人脈的整合,剩下的就只缺資金,因此,初期以承攬勞務為主,漸次增加施工設備,調整勞務與設備比例,最後再以「施工含設備」方式來承攬工程,以賺取設備租金,減少勞務成本,因為人是最不可靠的,唯有施工設備(不會說話的資產,人才也是資產之一)不會反骨,到這樣的規模,又得十年光陰,但也算是事業有成了。
但是現在營造業大環境不好,如何將本求利呢?這就凸顯創新的重要了,譬如創新的工序,創新的作業vs時間研究,以節省成本,增加工進等等,能生存下去,就有發展。
以上的分析,是我個人的創業歷程,提供給大家參考,我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時的職場抱怨,換取不到一生的成就,路還是要走下去的,土木人別氣餒。
ps:我設計15年資歷,施工10年資歷。營造創業之初,以承攬勞務為主,再漸次增加施工設備,到後來則設備含施工,賺取租金利益,工項則以專業施工為主(懸臂工法、場撐工法),因為利潤較高,做排水溝的話,我一定賠錢。

當然有錢途
發展兼職第二三專長加技師或公務員月入八萬到二十萬都很容易
共勉之
(GOODJOB)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1 (週日) 12:44 pm
#2 由 廉價技術員
多元化!多人多看法反正沒有個準則!

土木人
賺錢為什麼要那麼痛苦?

畢業後 要花大錢拿證照 還要花錢補習拼技師 還有先要長期忍受不合理的待遇 至少也要二到三年以上吧 那考公務員呢拼死拼活考上公務員又雖小去填到地雷屎缺

撐不下去!幹!又要重考

就只是賺錢而已!為什麼要那麼痛苦?

我看過一些蹲補習班的考生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錯?虎!那眼神恰似有濃濃的怨念+恨意!

那麼花錢證照法條不都是叫獸搞出來的嗎?你們這樣搞自己學生又賺自己學生一票
會不會太惡質?
幹!你們擔任審查委員 比較敢的 或是沒被抓到的 或是被放過的? 已經賺了那麼多?
花錢證照法條又要賺一手?你們會不會太超過?


(沒有找我一起賺!更是該死!)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勞安就算了 這隸屬勞委會管理範圍
品管 工地主任 為什麼不能列入大學四年中的課程嗎?也就是土木人畢業後 有經驗後 直接就可以去考 為什麼又要花大錢上課?我們大學土木四年是在讀身體健康的?

做哪行都吃不飽餓不死!
土木人你在本行要蹲下去
你轉行也是要蹲下去啊!
看你自己想過哪種生活?

擺在事實眼前的
為什麼我同樣的付出

倘若
月休四日(這是絕對休的到)
每日工時 10~12
中餐公司有補助
有加班費
其他加給
固定上班地點

以上工作條件 同樣的時間工作付出時

我在工廠科技廠 薪水會破 35000 至少做的有價值 累的有代價
但營造廠呢?給我的是什麼?營造廠裡面如果有那種多年經驗又擺爛擺老的老人 你新人進去有苦頭等著吃

土木人畢業後
要轉機電電子電機機械 談何容易?你沒學過電的東西 物理基礎又不好的 又因為科系限制

多數人只能應徵的到 作業員 技術員 了不起 工程助理(這職缺我在工廠看到的 也是女性居多)

但機電電子電機機械要轉土木領域會比較容易

目前台灣已蓋了那麼多大樓 公共建設 台灣的農地重劃又重劃 蓋了又蓋 地不會變大阿

各位覺得
大樓蓋好了 公共設施蓋好了 其他各種建築蓋好了 沒有地蓋了 土木人要做什麼?
每年燒香祈佛 保佑天災不斷?或是工程施做時偷工減料降低成本?以利公司永續發展?


大樓蓋好了 公共設施蓋好了 其他各種建築蓋好了!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來保養維護這些設施呢?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3 (週二) 12:43 am
#3 由 曉風殘月
既然唸了土木,就不要輕易轉行,寧可投資自己,在土木這行當土木專業人,也不要到別行當老二。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3 (週二) 2:31 am
#4 由 廉價技術員
曉風殘月 寫:既然唸了土木,就不要輕易轉行,寧可投資自己,在土木這行當土木專業人,也不要到別行當老二。


土木人若要轉行的 先想清楚!

我建議技師高普考 考試常常考不好的(我就是) 不如多培養自己第二專長 第三

921之後
那時我知到有不少 聽到的 看到的 本來在土木領域作的

因為工法改變趨嚴 用料變多 加上業主 監造 釘得緊
那時很多小包 中小型營造廠 建設公司
紛紛關門大吉 因為怎麼做都賠錢

比較有規模的 有本錢 大間的 也轉投資其他產業

這當中不少人被迫轉行 轉行行業五花八門 有的人苦撐
由於他們多半是四 五年級生 要轉行當學徒 或是技術員 作業員 有年紀了 錄取機會相對降低
加上工地管人管習慣了 部分人難適應被人使喚 蹲不下去

有些則是做起生意買賣 開店的(做吃的) 這當中佔住了數年時間之久(也許是少數個案)

部分則是在前些年2008?2009? 又回鍋做土木的

想學的專長 想做的工作領域可以挑比較符合自己特質的 專精它
不預設它是自己唯一的工作領域 專長

土木新鮮人未來謀生的技能多幾項 會比較好

若轉行 覺得不適應 大可再回鍋做土木
但你會多了不同產業工作領域的體驗 眉角 心得就是

如果家中有錢 有資金的 又是做土木的 有多年經驗的 就持續深入專精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3 (週二) 2:56 am
#5 由 曉風殘月
廉價技術員說:「土木人若要轉行的 先想清楚!」,我有同感。

本來我也想去考檢事官,因為薪水高達8.9萬,後來深入研究之後,聽說檢事官聽說整天與屍體為伍,連書記官也瞧不起,因為你不是法律人,何苦呢?還是乖乖的待在土木老本行。
失業時,也曾經想過去賣牛肉麵,但是一個月賺的錢還不夠一個晚上喝酒的花費,結果還是打消念頭。
有一陣子我也當過醫院裝修的監造,老闆是建築師,結果因為機電圖搞到頭昏眼花,常常被包商唬弄,有一次還差一點工程品質稽查沒過。
所以囉,工程已經細分到很專業了,轉行更是隔行如隔山。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3 (週二) 2:56 am
#6 由 廉價技術員
只是我以前也說過

工廠 科技廠 作業員 技術員 工作單調 長時間站立工作 加班輪班 同樣很累
工廠多半是是電風扇 灰塵多 悶熱 噪音
科技廠 則是冷氣 灰塵較少 但終日不見天日

這當中職缺有不少是 契約工 派遣工
契約中至少是固定地點上班

轉行之後 工廠 科技廠 工作在那換來換去 也沒有比較強 (一年算二次好了)
不會轉正職嗎?有的會!有的不會!
會的話不用高興!只怕你撐不下去

看你們土木新鮮人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還沒讀土木的 或是就讀中的 深入瞭解這產業的特性之後 (學校老師不會跟你們講的)
想一下 自己的路要怎麼走?

文章發表於 : 2013 8月 13 (週二) 3:35 am
#7 由 曉風殘月
我覺得與其要轉行,不如趁早進修第二專長比較實際。
第二專長很多,主要看個人的興趣,譬如說不動產開發、休閒產業、銀髮產業或是精緻農業等,將來應該不錯。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大學念電子工程,現在做的是太陽能+植物工廠,走的是光電與精緻農業路線,我就覺得前景很好,土木人當然是負責蓋廠房啦。
不動產開發方面也因為現在房價高漲,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他們從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到不動產估價師連考三張證照,當然前景火紅,有經驗的估價師年薪更是超過200萬,估價師證照考試方面,因為土木人大學修過的學分已佔一半,只要再補修一半的學分即可(不動產法規、不動產估價理論、不動產估價實務),值得土木人試一試。
休閒產業方面,週休二日之後,加上陸客自由行效應,休閒產業前景一片大好,土木人若將來開個民宿,並且與文創產業結合,應該也不錯。
銀髮產業方面,臺灣已經進入人口老化階段,未來銀髮市場商機龐大,從安養中心到老人保健及照護都有機會賺錢,跟土木有關的當然就是建設階段的項目。

當然,版上朋友也許有更好的發想,歡迎共同來討論。
總之,技術並不值錢,有技術頂多是賺錢而已,想要發財,則得靠開發與科際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