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650萬中生搶工作 台生剉咧等

文章發表於 : 2010 4月 30 (週五) 3:51 pm
#0 由 easylunch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4/29 04:1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遠見雜誌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和中國、香港交流日益頻繁,有近五成的國內企業表達,未來願意雇用中國或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人力銀行業者因此發出警語,一旦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年輕人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未來恐難以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企業對台生能力要求是中生2.6倍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昨天公布「二○一○年大學生評鑑調查」,台灣畢業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團隊合作、良好的道德操守等四個指標上大幅領先,但中國學生則在溝通表達能力、對工作的熱情及企圖心、國際觀與外語能力上具優勢。

104人力銀行表示,先前調查顯示,台灣青年的生產力約為中國青年的一.八六倍,顯示台灣青年目前總體競爭力仍優於對岸。然而,這不表示台灣畢業生可以高枕無憂,台灣目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起薪約為對岸的二.六倍,因此企業主對台灣年輕人的能力也會多要求二.六倍。在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兩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青年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競爭力,未來恐難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台灣青年素質仍領先對岸

外界擔心承認中國學歷後將造成磁吸效應,遠見雜誌總編輯楊瑪利則表示,兩岸大學「直航」將是今年最大趨勢之一,今年台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達頂標,就可直接申請北京大學等一百二十三所大學,對台灣的大學已產生極大衝擊,台灣政府要提出對策,吸引大陸優秀的人才來台灣就讀,而非老是塑造錯誤的印象,讓外界誤認為招收中國學生來台,是為了解決台灣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問題,這樣不但有損台灣各大學的形象,反而招到後段班的陸生。

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則提醒,台灣學生的素質有絕對優勢,但要加強國際觀、語言及表達能力,且要勇於面對世界的挑戰,否則十年內會被趕上;而信義房屋人資部協理鍾文雄則舉例,中國信義有七年級生當上區主管,管理百名經紀人,台灣七年級生則只能當上店長,台生應加強工作上自我展現的能力。

加強國際競爭力降低衝擊

這份調查是在今年三月間針對企業發出問卷調查,有效樣本一千一百廿七份;調查另也顯示,在企業心中,成大、台大及淡大是前三名,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品牌霸主。

針對上述調查,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昨受訪表示,台灣採認中國學歷及簽訂ECFA後,人才流動是必然的,以前高階人才有全球性競爭,剛畢業的大專生也會面臨全球化競爭,更勢必要受到中國陸生的就學就業衝擊,在企業主的認知裡,台灣學子的素質比中國學生好,尤其在人格操守道德部分,這是台灣學生的優勢,但台灣學子的確要加強語言等國際競爭力,才能在職場有更好表現,減少受到陸生的衝擊。


轉載至雅虎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9/78/24qm7.html


=============================================================

小弟想請問一下,
ECFA簽定之後,
對土木業的衝擊有多大呢?
小弟對政治跟生態並不是很了解!~

如果有考上土木技師執照,
衝擊會比較小嗎?

純就事論事
希望不要扯到政治也不要引起筆戰!~
如果此文不妥,在煩請版主幫忙刪除,謝謝~!

文章發表於 : 2010 4月 30 (週五) 4:07 pm
#1 由 newyork
ECFA對我們與對岸土木人競爭似乎沒關係吧

ECFA目前對於土木業界影響也不大

以上純屬個人感覺

文章發表於 : 2010 4月 30 (週五) 4:43 pm
#2 由 kiwi
如果你想了解衝擊有多大,最好的方法是自己主動去找ECFA的所有相關條文(不過很難查的到),
經過自己思考推斷,而不是由別人幫你決定衝擊大不大!

政客最喜歡人民不關心政治,這樣他們才能夠胡搞亂搞...

很多人當初也是感覺馬能力比較好,633會做的到之類,結果呢?? (打飛1)

凡事不要太依賴感覺,這樣會死的很慘! (失魂)

Re: 650萬中生搶工作 台生剉咧等

文章發表於 : 2010 4月 30 (週五) 11:53 pm
#3 由 lawrencechen2004
easylunch 寫:ECFA簽定之後,
對土木業的衝擊有多大呢?
小弟對政治跟生態並不是很了解!~

如果有考上土木技師執照,
衝擊會比較小嗎?

純就事論事
希望不要扯到政治也不要引起筆戰!~
如果此文不妥,在煩請版主幫忙刪除,謝謝~!


此文只是拋磚引玉,還希望各位大哥指教。

我約略看過 WTO與GATT 對台灣各產業衝擊報告。
每個產業國內都已經做了分析,包含各類服務業、製造業。

土木業、建築業是比較奇怪,跟LOCAL非常密切,
包商、營造公司都非得當地註冊不可。

您可以想像看看,巴黎廣場上金字塔由名設計師貝律明先生所設計,
受委託來台蓋房子,他總不能從美國帶美國營造廠來蓋吧?
美國技師會來,但營造廠、整組工班坐飛機來,那是不可能。
除非是很特別的技術工種,台灣真的沒有。

好,他用台灣工班。品質沒達到,怎辦?又叫美國整批工班作飛機來台嗎?

不行。

他就叫美國工頭、美國工程師坐飛機來台,訓練工班,
試作多次以後,就上路了。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 榮工處去五大洲到處支援友邦,或是拿國外標案
(是的,榮工處訓練一堆台灣根本用不到的特殊領域人才,拿標案還得考慮匯率、政治經濟)
他們在五大洲訓練出各國當地工班,達到建築師的要求。

非洲當地沒有預拌水泥廠?那怎辦?

拿國外標案的營造廠就好像工兵團一樣,編列預算買二手開礦機械,
從礦產探勘、開挖礦產、興建工廠、工廠營運、品質檢驗逐步展開。
從無到有,生出預拌廠,生出整棟設計圖上的建築物。

這也是很少見歐美營造廠來台駐地,捷運高鐵、核能電廠特殊項目(大陸人把project翻譯成項目)除外。

所以外國土木業來台有幾種型態:
1. 類似熊x組、鹿x建設,台日合資,長期養人投領標案。
2. 受聘於台灣公司,項目結束後,人員解散。
3. 受聘於外國公司,項目結束後,人員解散,甚至台灣分公司解散。
4. 純外資,美國x泰公司,他的業務範圍,我真的有點不清楚。

顧問設計公司通常不會長期駐點台灣,
他們看成是國外的專案,事務所主體根本不會遷來台灣登記營業。

技師也是,很少有國家直接承認國外技師,
英美系統大多必須參加該國技師考試,重新取得資格。
美國甚至是各州獨立考試、獨立承認。

所以,你別怕大陸人,
是美國人比較怕台灣人去賺美金。

那我們去賺大陸人的錢,可能嗎?
這十幾年來,去大陸開發市場的營造廠不知凡幾,上市上櫃幾乎都派人嘗試過,大多煞羽而歸。

跟美國營造廠來台灣,也是一樣的問題:

*. 建築法令、施工中管理的法令、通通不同
*. 工班重新訓練
*. 大陸PCM很強,不需要台灣人
*. 設計規範不同,大陸有點混到蘇俄版RC、鋼構規範,恰巧這國家材料力學超強。
*. 政府官方人脈完全不同。
*. 人機料、包商、工班品質必須重新測試。

寫不完。掛筆休息,請諸位先進補充。

Re: 650萬中生搶工作 台生剉咧等

文章發表於 : 2010 5月 01 (週六) 3:38 am
#4 由 justshow98
考選部沒有規定外國人不能考技師
以後ECFA簽訂後 中國學子來台就讀並取得台灣學歷後也來考土木技師了
如果未來像外國人一樣可以申請工作證 相信會衝擊就業市場吧

也許現在中國學生較落後台灣學生
但相信中國學生若來台"取經" 未來的潛力深不可測

台灣學子 要加油! (失魂)

文章發表於 : 2010 5月 08 (週六) 8:50 pm
#5 由 lawrencechen2004
我覺得我們國家人民,真的很不簡單,真的是世界級。

居住密度世界第一高、生育率世界第一低、工作時間世界第一長,

捷運是世界第一乾淨,社會或家庭也給我們這麼大的壓力,

這代表生命品質可能是世界第一低。

但我們帶著驕傲、微笑、快樂的加班。

這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很特別的時代。


縱使這麼競爭,個人淺見,仍應該開放陸生、各國僑生,

因為從古至今,我們都是一直對外開放競爭,也未必全輸。

這是劍客的宿命,我們過去也剝奪過歐美的就業機會,

這次換我們茍活在刀口上,也不是我們貓起來,競爭就會消失。

這是特別的時代,我們一定會找到出路。

~~~~~~~~~~
周行一:重振逐漸消失的創業家精神
【聯合報╱周行一】

2010.05.08 01:28 pm


哈佛大學的波特教授四月初在2010年全球領袖論壇中演講「全球經濟變局:美、中、台的機會與挑戰」,指出台灣的競爭優勢之一是創業家精神。毫無疑問的,過去台灣創業者在資源極度缺乏的環境中創業,傾家蕩產日以繼夜的投入研發,提著皮箱在世界到處奔波,才創造出了台灣經濟奇蹟。

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因素不一而足,包括商業環境、政府政策、教育投資、融資的便利性、企業經營能力等等,但是一旦國民失去了創業家精神,國家就失去了進步的基本動力,再好的環境也會因缺乏持續改善的動力而日益衰頹。簡單的說,創業家精神就是自力更生、不畏競爭的精神,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憑著一股意念,堅持理想、募集資金、感動創業夥伴、善用資源、努力經營、拚命競爭,一點一滴腳踏實地的實現夢想。

我非常擔憂台灣的創業家精神正迅速消失當中。現在企業家與中小企業主經常發表的聲音是:台灣的經營環境不佳,競爭過於激烈,政府的獎勵不夠,賦稅不合理,人才不好找,銀行融資不易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政府的幫助與貼補。改善經營環境當然是政府的天責,但是創業家精神就是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惡劣,靠自己拚命突破困境,這是即使過去環境不理想,台灣仍有許多創業典範的原因,如果企業家瀰漫著要別人幫助的心態,台灣企業的未來就堪虞了。

我也很擔心台灣年輕人會愈來愈害怕競爭,最近立法院為了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大打出手兩次,教育部為了取得反對派的認同,強調會保護台灣人的權益,打出「三限六不(限校、限量及限域,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台灣就業)」的大旗。這種政策所能吸引的必定是那些付得起學費(但不是最優秀的),也不想在台灣生根發展的陸生。

世界各國都競相吸引優秀外籍生就學及就業,由於台灣現階段無法提供外籍人士舒適的工作環境,最務實的方法就是吸引優秀陸生來台就學及就業,教育部的政策暴露的是台灣年輕人的不安全感,害怕陸生搶了我們的機會,我們不但沒有像優秀選手遇到勁敵的興奮目光,反而怕無法贏得競爭,久而久之創業家精神就會在年輕人心中蕩然無存了。

我也擔心台灣民眾愈來愈覺得別人幫助我們是應該的,譬如社會應提供高品質,但是學費低廉的教育;環保雖然重要,但是社會應貼補自己的油、電、水價;健保、社福、公共建設都要,但是賦稅不能加;在發生意外的時候,我們較易於歸咎於社會,而忘了自己的行為通常是造成意外的原因之一,因此社會要負擔自己的損失。當我們習於依賴別人幫助的時候,也就是自力更生能力消失的時候。

曾經有一位令人非常尊敬的企業家告訴我,他的公司從未接受政府補助、一向誠實納稅、他是清寒子弟,靠著創業家精神,從不間斷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台灣現在充斥的是懼怕競爭、希望補助的氣氛,我們一定要扭轉這種情勢,發揚創業家精神,自己及國家才有希望。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文章發表於 : 2010 5月 08 (週六) 9:44 pm
#6 由 f1106921kuo
會有這問題應是對大陸就業市場不了解。在大陸的大城市,頂著名校的招牌是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何必來台灣當廉價勞工呢?會來台灣搶工作的,大概是三四流的學校,想想在台北市一個月三四萬扣掉房租車費,實質所得跟工讀差不多呀!

文章發表於 : 2010 5月 09 (週日) 8:38 am
#7 由
恰巧看到傳閱的公文,提供參考
就目前來看,大陸的"東東"要來台灣,是有一定的困難度
只是不知法規能撐多久
http://plan3.pcc.gov.tw/gplet/mixac.asp?num=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