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請問登山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風評如何?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10 (週四) 1:57 pm
#0 由 hellman
各位大哥有人有在這間公司上班的嗎??
開薪水33K月修5天... (印堂發黑)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10 (週四) 2:50 pm
#1 由 Jason8087
可憐! (不要啊)
33K
月休五天
(應該每天上班超過10小時 至少8點才下班吧)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20 (週日) 9:11 pm
#2 由 me110141
33k是試用期嗎?
那家我有去面試過
你學歷方面是? 證照?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20 (週日) 10:49 pm
#3 由 lawrencechen2004
Jason8087 寫:可憐! (不要啊)
33K
月休五天
(應該每天上班超過10小時 至少8點才下班吧)


不曉得 要怎麼說才好,說了你可能會罵我,

我真的覺得加班是福利耶。加班的時候,工地主任或資深前輩比較不忙,

你可以問他 收頭、小包風評、工序安排上的考量。

再加上不是公務員身份,你愛和小包 吃飯、聊天、聊工程、聊commision多少、他到底賺幾 percent等等,

只要別 觸犯 「背信罪」等,這怎會可憐呢?

待退休公務員的薪水單寫著 4.6萬,那種薪水在大都市,怎活呢?

還得靠 太太上班貼補家用哩。繳房貸可能還要考慮一下。

有多少人 可以升官呢?能平安退休,已經是萬幸了。



我在 某補習班某年,遇到一個(大家一起看帶子的) NCTU 土木(大地組)畢業的同學,

他用每個月沒幾天的休假,幫 包商計算 cash in and out 與材料積壓的利息壓力,重新安排工序。

包商驚為天人,就挖角他當公司幹部,薪水頗高。

你想的出辦法、提出改進方案,薪水就多點。

公務員的話,科老闆會認為 你在找麻煩,很快變黑五類。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21 (週一) 12:46 am
#4 由 站長
lawrencechen2004 寫:我在 某補習班某年,遇到一個(大家一起看帶子的) NCTU 土木(大地組)畢業的同學,

他用每個月沒幾天的休假,幫 包商計算 cash in and out 與材料積壓的利息壓力,重新安排工序。

包商驚為天人,就挖角他當公司幹部,薪水頗高。

你想的出辦法、提出改進方案,薪水就多點。

公務員的話,科老闆會認為 你在找麻煩,很快變黑五類。


國內的營造廠cost down 的壓力很大,財務這塊似乎是可以著墨的方向。

國內土木所管理組就有這方面的研究方向。

文章發表於 : 2010 6月 21 (週一) 2:04 am
#5 由 lawrencechen2004
站長 寫:國內的營造廠cost down 的壓力很大,財務這塊似乎是可以著墨的方向。
國內土木所管理組就有這方面的研究方向。


親愛的站長,

國內營造廠不要再談 cost down 了啦,

您可以跟包商稍微瞭解一下,很多包商投標前向丙方詢價,以八折投標。

剩下20%損失,怎麼賺回來?

那只好從 品管人員、監工員、PCM、機關承辦人著手,

用各種手段,請他們以及機關承辦人的老闆,「沙子飛來眼睛剛好閉起來」



臺灣營造業cost down 已經發揮到極致。

假如是公共工程,採購法實施後,國內已經沒有乙方營造廠還成立「估算部」去控制標前數量,

先八折拿到標案,開工後,一邊盧甲方、每月任意做出計價數量,

將合約數量請到滿、滿、滿。

不能請款的項目,也想盡各種辦法,給他滿。工序不對、亂做也要計價。

不管是從 甲方長官下手、承辦人方面下手、PCM方面下手,無所不用其極,

反正目的是 cost down,

與其達到合約品管要求,還不如去制服店花「交際費」,還比較有機會cost down。

沒人管品質與規範,就是喬、喬、喬。



若甲方機關承辦人說「上級長官要巡視」,

要求工地清潔,乙方照辦,立刻叫10幾個粗工進場,弄了好幾天,

當月計價ㄠ丙方,丙方少少的百萬的合約扣了上萬清潔費,

利潤就那 1~3%,還有「交際費」還沒算進去哩,那你說丙方會很想落實品管嗎?

無論是偷工序、偷材料,能偷就偷了。反正 紙頭紙尾都沒有丙方人員簽章。


再比安全衛生,目前為止,還沒有公司做的比 大陸工程、潤泰來的好,

建築工地地上找不到 5cm以上大小的石頭,

Why? 這兩家公司很少承攬公共工程,私人建案較多,較好賺,要求較高。

他們自發的要求自己,不過這麼高的要求,承攬公共工程不容易拿到標案。



再以 silicone 施打的均勻程度、磁磚計畫等,

找最糟糕的私人建築案來比,都不輸給捷運站的施作品質,

公共工程裡的捷運局算是最高水平了。


silicone施打小瑕疵,未必寫入品質查驗單內,檢察官也不抓,

那誰會去要求呢?這也是「建築人」一直看不起「公共工程」的原因,

「建築人」可說是「止於至善」。

Silicone要用就用全世界最好的,GE 2000、or 道康寧991、or Hamataito

看你是單劑還是AB劑?要不要環保型?

想綁材料,就綁,想用新工法,就用,公司支持你,顧客也支持你,

工程會的函示、檢察官都管不到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了。

很多建設公司老闆,到現場一看:「為甚麼那磁磚不能整磚?

抿石子為甚麼不拉水線?打掉,公司跟包商各出一半把它做好!」

多爽快,「至善」是公司文化的一環。



我最近才曉得,中上等級的建設公司,為了控制進度,

用 MS-Project排 採購、材料送審、圖說審查、工程、請照、品管查驗等

才一億的建築工程弄了一個300多個WBS的六合一的進度表,用來推估工期。

何必呢?政府建管處又不檢查啊,很單純的想法,就是想把事情做好。

公共工程也有相近的「管制表」,不是Project喔,而且散落四處,各玩各的,

反正有作就好,與「止於至善」是兩回事。




公共工程品管實驗取樣,都叫 「粗工」去取樣,品管人員也的確簽了,但沒人願意負責,

一切都是「粗工」的錯。

cost down,誰吃虧呢?

與其抱怨廠商偷品質,這樣的比價環境,

有良心的廠商五年前早就滅頂,遑論存活。cost down都得靠「交際費」。